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莉 《中国教师》2011,(4):29-31
<正>教学反思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近年来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受到了广泛重视。很多学校把"写教学反思"作为提高教师基本功的硬性要求。尽管反思被研究者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然  相似文献   

2.
教学反思是教师个体针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它有利于教师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改进教学设计、积累并生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而提高教学水平。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教师可以通过总结精彩教学片段、反思教学中的欠妥之处、捕捉教学灵感等途径展开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为再教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51):160-161
上好每一堂课是教师的职责。要上好每一堂课,必须演奏好教学预设、教学组织、教学反思这三部曲。课前精心准备,解读学生、解读教材、做好教学预设;课中灵活引导学生,将教学预设付诸教学组织;坚持课后反思。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反思教学:青年英语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教学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回忆、思考、评价,是教师对过去经验的反馈;反思教学是青年英语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重点介绍了6种操作性强、实用有效的反思活动法。  相似文献   

5.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以文字记录并思考的形式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一种记录方式。这种记录,并非每见必记、所做必录,而是建立在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考查、反思的基础之上,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学  相似文献   

6.
程竹怀 《辽宁教育》2013,(4X):71-72
<正>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时下在新一轮的教改热潮中,许多学校开始大力倡导并开展反思型教学研讨活动。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很多所谓的反思活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目前的一些反思型教研活动的弊端在哪里,如何改进与提高,这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亟待认清和解决的问题。一、反思型教学研讨的通病以课堂教学反思为例,很多教师的"教学后记""教学随笔"无一例外地存在一些通病。1."完成任务"型。一些教育管理者将教学反思作为一种目标和任务强加在教师身上,量化考核,与奖惩挂钩。有些教育管理者为了便于操作和管理,或应付上级检查,展示本单位教师在课改中取得的成就,对相关反思文章的篇数、字数甚至格式都做了明确要求,这样就导致教师缺乏真情实感的投入,没有基于  相似文献   

7.
沈颖 《教师》2014,(34):58-58
反思是促使教师将教学设计和学生实际有效结合的手段。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把精力和耐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还要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进行预设反思;教学结束之后对课堂中出现的状况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来使教学内容和过程更适合幼儿学习,通过反思找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促使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学会从实践案例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得失,以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反思性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教学中推行教学改革、增强教师专业发展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相长,必须以反思性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并将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方式,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应该直面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此前提下可着力探讨课堂教学三个阶段教学反思的目标、特性和实施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之一,但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缺乏针对性,过于强调面面俱到,致使教学反思的成效大打折扣。课堂教学涉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方面面,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应该专注于自己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一名教师觉得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不知如何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往往是简单的重复和沿袭,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自觉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改良,不失为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所谓反思,就是一种有思考的学习,也是一种有理性的总结。而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监控、教学体验等方式,辩证地否定(即扬弃)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教学反思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突出的主体性、理性的创新性。一名教师要想成为学习型的教师,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有效性,永远具有生命的活力,养成反思总结的好习惯、善于进行反思是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著名教育学家弗莱雷(P.Freire)说:教育和教学是一种“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在课堂教学中,不论教师课前如何精心设计,不论课堂中师生配合如何默契,一堂课结束,总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因此,对教学进行反思是必要的,这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学生进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反思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强调“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的过程。笔者在多年的音乐教学生涯中体会到,反思是点亮智慧教学的阿拉丁神灯,它使我们原有的经验不断被强化、修正、提炼,有助于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现就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教学反思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作用已是毋庸置疑的,很多学校甚至把教学反思作为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列入对教师进行检查和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固然也体现了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我觉得,教学反思更是一种自觉行为,而不是强制任务;否则,其意义和功效必然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成为心理负担或表面形式。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一直把教学  相似文献   

17.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以文字的形式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一种记录方式。这种记录,并非“每见”必记、“所做”必录,而是建立在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考察、反思的基础之上,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等方面作出回顾、分析与总结。它既包括对自己教学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教学行为的体察,也包括对自己教学工作理念中出现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寻求解决的对策。那么,教学反思应如何思?思些啥呢?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课后反思呢?课后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地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教师用来提高自身的能力,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解决教学实践中一系列问题。使教师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为  相似文献   

19.
曹圣萍 《教书育人》2014,(11):37-38
教师进行持续不断的周期性教学反思,能够帮助增强教师教学能力,及时发现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使学生有更好的机会接触新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在周而复始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会对课堂教学有一种熟视无睹的感受,这种感受不利于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显得尤为必要,研究反思的必要性、反思的方法及反思的策略方向等就成为必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观念、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再认知、再创造的过程。教师通过对教学的反思,形成自我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理性的思考,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