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潘玉良·庞薰琹·张道藩 回忆徐悲鸿、蒋碧微夫妇,由此想到同期亦在法国的另两位江苏籍乡友,俱在巴黎习画,回国后,都成为国内知名的艺术家.其一为潘玉良女士,时人誉之为"中国第一位女西画家",江苏扬州人[1].1921年自费赴法学画,在参观巴黎罗浮宫(Paris duLouvre)及某次苏籍同乡会中,我经四川同学郭有守介绍数度与之晤谈.潘时在巴黎某美术学校学习油画,为人快人快语,谈锋甚健.  相似文献   

2.
<正>姚钟华,1939年生,云南昆明人,国家一级美术师,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云南油画学会名誉主席,云南书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画院副院长。姚钟华先生擅长油画、国画,先后在北京、巴黎、中国台北、洛杉矶、费城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并且前往法、英、荷、比、西、波、俄、及美、加、墨诸国进行艺术交流和考察。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  相似文献   

3.
吴宓(1894-1978),曾名玉衡,小名陀曼,字雨生(又作雨僧),别号藤影荷声馆主,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人,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诗人、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一生桃李满天下,被誉为"教授的教授",有"才子"、"诗人"之称,钱钟书、曹禺,李健吾、吕叔湘,张俊样、季羡林、李赋宁等都曾是他在清华大学外文系培养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星神画像是六朝隋唐时代中国画家笔下的时髦题材之一。这些画像的来源、意蕴以及社会功能,以往很少被注意,而实际上它们是古代中国与域外天学交流的一大关节。 佛教在六朝时已盛行于南北各国,但它对于中土绘画题材的影响尚极微弱。传世及有著录的六朝绘画作品,绝大部分都是中国的传统题材——只有为佛寺所绘壁画不在此例。在当时画家中,有萧梁之张僧繇与刘宋之陆探微,二人名声甚大,却专以佛教题材的绘画名世。其中张僧繇更是几乎以佛画为专业,《宣和画谱》卷一云: 僧繇画释氏为多,盖武帝时崇尚 释氏,故僧繇之画往往从一时之好。 今御府所藏十有六:……。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2008,(2):F0003
刘岩,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油画专业,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油画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学会会员。绘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和省部级美展并获奖。  相似文献   

6.
都说民间美术在人们现代化节奏的生活中沦为被“抢救”的对象,可在新疆,民间美术却以各种形式依然活跃在各民族的生活中。新疆自古就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贯通中西、联系欧亚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中亚各族的文化在以中原文化为主的引领下在西域活跃着、碰撞着、融合着,  相似文献   

7.
弘一法师在中国近代绘画历史上是一位富有有开创精神的画家,他在留学期间把西方油画引进我国。弘一法师在中国近代的绘画历史进程中有具有首建之功。而今纵观弘一大师一生的绘画生涯,他在各方面均有所造诣,例如他的油画、国画、水彩画、漫画、版画等等,其中,以他的油画成就最大。弘一法师当时的油画作品或描绘中国乡村的景色,或刻画了海边拄着拐杖的老人在朝霞或夕阳的辉映下安逸而平和的神态。这些形形色色的题材,构成了弘一法师开拓的油画中的"中国风景"。  相似文献   

8.
一批湮没四十多年的文化宝藏——中国早期油画前不久在浙江被发现,作品数量近二百幅,作者达五十多位,其中有中国最早赴国外学习西方艺术的李铁夫,有最早在国内创办西洋画学校的周湘,有中国现代绘画之父美誉的林风眠,有著名美术教育家、艺术家徐悲鸿,有色彩学大师之称的颜文樑,有国际大师级的赵无极,有至今未见其油画真貌的李叔同,以及吴冠中、常玉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留学海外的中国美术学子相继回国,以油画为主的西洋画创作和教育模式也被引入中国。美术学校和土山湾画馆等机构或工场成为中国20世纪早期传播西方美术、工艺美术创作经验和知识的两个重要载体。他们开展的美术科目教育活动为中国早期设计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杨楠 《大观周刊》2012,(51):42-42
油画艺术从一开始传到中国就立即参与社会的文化启蒙,作为外来的艺术形式,油画艺术给当时的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他提供新的美感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人的思维变革与社会进步。油画艺术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色。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环境是非常宽松的,油画也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局面。总的来说,当代油画已经打破传统、单一的油画写实样式风格,而逐渐转向多元、个性、自由、学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是新中国美术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许多重要题材,如建党、长征、抗日等,都成为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的经典题材。而这些经典美术作品的创作与产生,与档案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著名画家沈嘉蔚创作的油画《红星照耀中国》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时代的转型以及美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大量革命历史题材油画作品被创作出来,一批批散发出艺术魅力、洋溢着革命激情、再现开国元勋形象的油画作品相继走入人们的视野,在美术界掀起一股影响深远的红色浪潮,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时代经典。本文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革命历史题材油画作品为例,从开国元勋形象的历史演变、艺术塑造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这类作品中历史与艺术相统一、个性与共性相融合的特点,进而研究其中构图、色彩与表现技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单伟 《大观周刊》2011,(44):127-127
中国油画中的民族性是中国油画区别于西方油画的关键所在。中国油画民族性的建构应当从借鉴吸收西方油画中的优秀元素、扎根在民族生活土壤之中、紧随时代步伐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现代卷会议,3月底在南昌举行。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共400卷,其中现代美术部分为48卷,该卷涵盖辛亥革命以来的绘画、雕塑、壁画、油画、陶瓷、建筑、书法、篆刻等多个艺术分类,聚集了九十年的艺术精华,堪称“现代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郎世宁将西方的绘画透视与明暗技法,与中国水墨画的韵味相结合,大胆第将油画特有的色彩运用在中国画线条中,融会贯通后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焕然一新的绘画风格,创作出许多传世珍品,为中西方美术交流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明末的张岱有一则写"西湖七月半"的小品,他把当天看月之人分为5类:"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宣部副部长龚心瀚、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出席了于10月22日举行的座谈会并讲话。《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第一批包括《中国画·人物》上、下2卷、《油画》1、2卷、《壁画》1卷,共5卷,是《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第一批成果是有关出版社和新华书店总店联合投资推出的。  相似文献   

18.
金国明 《编辑学刊》2016,(2):113-115
20世纪初,海派美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得到迅猛的发展。中国的油画、水彩、漫画、连环画、新兴木刻等艺术样式都相继发源于上海,使海派美术样式得到极大的拓展。我们可以结合市场营销理论,研究目标市场定位,进行市场细分,以海派美术着眼,为图书选题策划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近日,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册美术作品赏析类图书——《红色的历程》。这本以中国革命历史为题材,大32开,共201页的画册,不尚奢华,不比高档,但无论是内容、形式、质量,均臻于上乘。对受众而言,均具有一种不可遏制的艺术张力。 《红色的历程》中选载的97幅作品,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过程中,历久弥新之作。主编汤麟教授以其美术史家的广阔视野和美术理论家的敏锐思维,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采撷集英,以历史进程为线索,将融合了高度政治性和精湛艺术性的珍品汇成一册。这些作品以油画为主,辅之以国画、雕塑,其中充盈着革命英…  相似文献   

20.
全形拓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早期,著名金石僧六舟为创始阶段的代表人物,由他制作的此类作品是所知保存至今最早的全形拓原件。六舟的全形拓技法多种多样,至少包括颖拓、翻刻椎拓、原器椎拓及补绘等,他以其中一种或多种方法结合来制作作品。六舟制作全形拓的本意,是为了方便金石学研究,在当时的金石学界享有盛誉。六舟进一步将全形拓与中国画相结合,创作了一种全新的绘画形式。他借此表现金石文字传千秋而不朽的顽强能力,并尝试以补绘花卉的方式来赋予它们崭新的生命。全形拓及全形拓入画还深深地影响了19至20世纪的中国美术界,成为当时非常流行的美术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