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中国与韩国电视剧在表现思想上有某些共通处,因此,韩剧在中国颇受欢迎。许多中国观众在欣赏韩剧时很容易与剧中人物的言谈、行为等产生共鸣。然而,由于制作理念的不同,造成两国电视剧在表现主题、方式、叙事基调及创作意识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李红坦  周柯  窦芳 《出版广角》2018,(15):61-63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个年轻多元的艺术领域,为影视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艺术可能.在国产电视剧视觉艺术效果创意中,制作人员愈发重视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数字媒体艺术为电视剧视觉艺术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创作途径,视频包装的手法越来越丰富,创意也越来越新奇,在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视觉特效的同时,也为观众与电视剧的双向互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2005年的中国电视剧创作呈现出多姿多彩.多元创新的宏大气象。据统计.全国各地报送申请立项的剧目共2977 部89402集,其中批准立项的剧目2128部57629集,与前一年相比.申报的数量有所增加。2005年中国电视剧创作质量有较大提高.创作理念和手法有明显的突破与创新。内容题材方面.在进一步弘扬主旋律.挖掘现实题材的主要构架之下.题材选择及创作亦呈现出多样化,表现领域大大拓宽。反法西斯及抗战题材电视剧占了相当大的部分.成为今年电视荧屏上的重头戏.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热度增加.军旅题材.家庭生活与伦理剧创作持续繁荣.公安涉案、历史.古装武打题材的作品大幅减少.但创作理念有新的变化。各类题材电视剧相互延伸补充.构成了一个生动活泼.丰富多  相似文献   

4.
中国早期电视剧的历史,由于以往一直没有一部全面反映它的历史专著,故一直鲜为人知。在这段历史中参与电视剧创作(特别是担任主演)最多的第一代电视剧工作者之一的作者,一直觉得将当时的创作生产状况让今天和未来的人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己负有不能推脱的历史责任。眼下这篇文章,作者根据自己的回忆和几年来在编纂《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过程中,对当初这段历史所得出的总的看法。希望人们通过它,对中国电视剧起步阶段的大概轮廓能有一个比较简明扼要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张靓 《声屏世界》2006,(3):14-15
秉承着“电视剧名台“的发展理念,走有湖湘特色的电视剧创作之路,长沙电视台在电视剧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创作出《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等经典力作。作为内陆城市台,他们是怎样做到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曾菲棠 《东南传播》2010,(4):132-133
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参与程度是主持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主持人应该打破容貌至上论,主动参与现场报道,在创作思维活动中让自己的主持意识、采编意识、驾驭能力得到融会贯通,才能在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并由此在观众中树立权威的媒体形象,也为自己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贾晓虎 《新闻传播》2007,(5):32-32,33
仿佛是转眼之间,国产电视剧的创作方向就有了一个重大的转变——从生产偶像剧转移到了对生活剧的创作上。这些生活剧,无关反腐斗争,无关警匪帮派,无关时代英雄,电视剧的眼睛更多的关注着生命和生活个体的流动。这些个体都是一个个从平凡的日子里拽出来的鲜活的人,电视剧讲述的多数都是城市平民的日常生活,“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陆军  吴英姿 《传媒》2008,(7):46-47
作为一个规模不大、实力并不那么雄厚的内陆城市台,长沙电视台选择了"电视剧名台"的发展理念,强调精品意识,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剧创作之路.在电视剧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视剧网络传播在文化与经济方面的影响力已经不容小觑。中国的电视剧创作者应该关注网络受众与传统电视受众的不同,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及时调整创作思路,更好地满足各类受众的观赏需求。  相似文献   

10.
王韪义 《视听》2023,(9):17-20
英模题材电视剧以英模人物为原型,体现主流价值观,是中国主旋律电视剧创作中的新发展。《大山的女儿》是典型的英模电视剧,它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角色塑造、叙事结构和内涵发掘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挖掘了新时代中国式的青年英雄角色、新时代叙事策略以及新时代青年初心与使命的内涵。正是这种艺术创新,让该剧有了不同于普通英模类电视剧的时代内涵,体现出新时代英模电视剧的新创作形态。  相似文献   

11.
叙事媒体转换是将一种媒体的叙事艺术作品转换为另一种媒体的叙事艺术作品.过去的叙事学理论没有把叙事媒体转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其重大缺憾.在当前电视成为最重要的叙事媒体,小说成为电视剧素材的重要来源的情况下,叙事媒体转换的研究应该成为当前叙事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小说和电视剧在叙事语言、叙事思维、故事情节、叙事时空、视听造型等方面的媒体转换,认为在叙事媒体转换中应充分发挥电视声画叙事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2.
电视剧音乐由于参与了电视剧叙事,它与一般音乐在创作对象、创作上也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文章主要对电视剧音乐与一般音乐在创作目的、创作时间、创作环节、创作思维、创作要求等方面的差异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朱凯歌 《新闻爱好者》2010,(10):122-122
近年来,从事电视剧创作的人越来越多,专业作者的作品层出不穷,业余作者的创作亦百花满园。综观电视剧坛,佳作美不胜收,但也每每见到一些粗劣的作品问世,因此,笔者以陋闻拙见,就电视剧创作探索一二。  相似文献   

14.
优化电视剧市场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剧制作的数字意识,电视剧创作的策划意识和电视剧产业的文化意识是每一位置身于我国电视剧产业的主创者.管理者以及观察者都应认真研究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着电视剧的耕耘与收获之比,关系着电视剧文化样态的现实吸引力与未来影响力,关系着电视剧产业发展的结构要素与调整。  相似文献   

15.
刘杰  陈晓光 《新闻世界》2011,(11):57-58
电视剧《幸福来敲门》的热播,为婚姻家庭剧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范式。本文以该剧的创作模式为切入点,探讨婚姻家庭剧创作模式在新的传播环境下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从196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刘文学》算起,中国儿童电视剧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最初的儿童电视剧说教味道比较浓重,而真正丰富多彩的儿童电视剧创作应该从1978年算起。有数据显示:据2005年对中国不同性别和年龄观众收看各类节目的人均收视时间的统计,我国4~14岁儿童一年在电视剧上花费的收视时间平均为7333分钟,相对于青少年节目和新闻、财经、综艺、体育等其他电视节目多出了许  相似文献   

17.
香港警务题材的电视剧除了在香港拥有稳定的受众群,长盛不衰,在内地也很有市场,广东地区的受众更因为语言相通而情有独钟。本文谨以香港警务题材的电视剧为研究对象,以警察形象的特点与塑造手法为切入点,分析研究香港警匪剧的创作模式,借以反观内地警匪题材电视剧的人物塑造问题,以资提供借鉴和参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一.投资电视剧的理由 为什么要投资电视剧?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对投资和融资的一般常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当今电视剧的一种主要创作倾向是平民化创作风格的流行,而且大行其道地充斥于电视屏幕上。从最近湖南卫视播出的《孙红雷系列》《王姬》系列,到近时播出的《保卫爱情》系列,以及省内其它频道播出的《欲望》《豁口》《姐妹》等无不是平民化创作风格的蔓延。我国是电视剧生产大国,电视剧作为电视文艺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长期以来占据了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剧制作出现了从流派到类型激变的轨迹。表面看,这是市场化带来的创作机制的转变,内里却隐含着文化结构的松动和偏移。类型剧本来可以构成电视剧制作的重要层面,但事实上它几乎成了许多电视剧创作的先导形式,其结果是对个性化、风格化的自发创作形成了挤压,新的电视剧流派难以形成。当务之急是增强电视剧制作机制内的自我调节能力,以理性和艺术信念强化创作者的主体性,构筑电视剧多样化的创作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