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电视购物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始探讨前首先要为电视购物定性。直复营销是以盈利为目标,依托个性化和大众媒介而非以个人方式(如电话)向目标受众发布信息,以期获得对方直接回应(咨询或订购)的社会互动和管理过程。直复营销的定义有许多种,其中最具权威性当属美国“直复营销协会(ADMA)”的定义:直复市场营销“是一种互动的营销系统,运用一种或多种广告媒介在任意地点产生可衡量的反应或交易。”电视购物是通过电视媒介向消费推销商品,其中主要的推广形式就是电视广告,广告可以由电视行销的专业公司或是专业广告公司制作,聘请知名人士(如专家、明星)在广告中形象代言推销该商品。可以说电视购物是直复营销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广告舆论是指广告发布者通过特定的媒介,借助权威认证、明星代言、形象比附、事件关联等方式向其选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目标受众传播广告信息、强化立场主张、引导消费观念、制造营销氛围,  相似文献   

3.
广告是“可识别的组织或个人,有偿使用媒介,向选定的对象传递有关商品、形象或观念等信息,并说服目标对象产生态度转变或购买行为的传播活动”.①美国学者托马斯等认为:“广告是由可确认的广告主,对其观念、商品或服务所做出任何方式付款的非人员式的陈述与推广……是一种有偿的、经由大众媒介的、目的在于劝服的企图……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广告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广告是一种商业、一种艺术、一种机构、一种文化现象.”②广告语言是由文本语言符号系统和视听语言符号系统组成的超文本符号体系.广告语言对消费现实进行重构,这种意义建构机制形成了广告语言表意空间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4.
熊蕾 《新闻前哨》2008,(10):92-94
广告主需要以大众传播媒介为工具传递商品资讯,鼓动大众消费,实现广告沟通信息促进销售的本质功能,而受众对货币支出的敏感性高于时间支出的敏感性,因此,广告依附式的成本转嫁,也是传媒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如果将广告信息本身视为商品,媒介是信息商品的分销平台,受众是信息商品的接收者,三者之间的这种结构,实际上已经隐含着传媒作为渠道位置而形成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是电视家族中异军突起的新军,是利用电视媒介传播的最新变动和最近发展事实的信息。较之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介,电视新闻具有视听兼备的优势。换句话说,报纸是通过字(也有照片,但它是静态的)把信息传递给读,广播是通过声音把信息传递给听众,而电视则是通过电视的多样化符号——形象、声音、字等,把信息传递给观众,这种声画并茂的形象化传播,现场感强,真实可信,在单位时间里使受众获得较大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6.
广告如何充分利用受众“眼球”?从广告媒介自身属性人手思考.不失为方法之一。根据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强弱,广告媒介可分为主动媒介和被动媒介。所谓主动媒介,是指媒介对受众注意力的吸引非常强,能够把其承载的广告讯息主动地推(push)给消费者,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接受,如电视、广播等受众完全可以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接受此类媒介所传达的讯息.在不自觉中受到广告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宁 《声屏世界》2006,(10):8-10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活跃在我们面前的人物,不仅仅是那些政治家、演艺明星、体坛明星等名人,还包括一些在某个学术领域具有话语权的知识分子。 这样的人物,不再纯粹地从事学术研究,他们走到台前,通过各种传媒,特别是电视媒介不断地为人们所熟知。媒介除了传播他们的专业知识外,还将他们的整体形象传播给了受众,使得这些原本远离大众视野的人物,清清楚楚地呈现在了受众眼中。  相似文献   

8.
视听率调查最终给出的是一组数据,这些数据从各个角度描绘出广电媒介的用户情况(用户指观众或听众,以下统称受众),包括用户数量,构成,收视收听的节目和时间分布等。而这些精确量化了的情况恰恰是广电媒介内容和广告经营者所非常需要的因为作为内容运营者而言,这些数据可以告知受众对内容的收视收听情况。作为广告运营者而言,则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衡量所投播广告的受众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马嘉  海燕 《新闻传播》2005,(3):19-22
自从实现媒介市场化运作以来,有两种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窄播论”者称:“窄播”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的分化。广告上更注重对特定人群的宣传:“大众化”论称:目前广告商看重的还是收听(视)率,而提高收听(视1率就必须使节目大众化。这似乎是一个永远的悖论。无论是“窄播论”还是“大众化”,都是以广告商锁定的目标受众为核心。来增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论现代档案信息传播中媒介运用的三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是“直接为接收者传递或运载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构件,档案信息要向受众传播,必然要运用到媒介。目前,档案部门运用的媒介可划分为四个类型,即语言媒介、文字媒介(包括档案原件和印刷媒介)、声像媒介(照片、广播和电视)和新媒介(互联网、手机等),这四类媒介各有其信息传播的特点,档案部门只有遵循媒介运用的三...  相似文献   

11.
整合广告传播是形象塑造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形象”由“形”与“象”合力而成,可分为“源像”、“文本”、“映像”三阶段,三者既是环环相扣的历时性的共存状态,也是一种共时性的并举状态,其合力构成了一个动态、完整的“形象”,其一致性或者说动态平衡则是“形象”的良性传播。形象塑造的一种新模式,即整合广告传播模式,以资料库为基础,以目标受众为中心,以信息沟通为手段,整合目标受众、形象文本、媒介、传播形式等等资源,为塑造形象服务。  相似文献   

12.
网红现象作为移动互联网文化的显要表征,得到学界从经济、技术、社会等视角的广泛关注,然而网红的感官气质和社会形象无不具有视听媒介的建构色彩,当前鲜少研究从视听文化衍进的视角考察网红兴起的媒介归因。本文援引麦克卢汉的"后视镜"观念作为思考方向,考察名人建构方式从电视媒体到网络媒体的延续与深化,剖析网红现象兴起的媒介文化动因,思考视听融媒时代媒体名人的本质特点。研究认为,从电视名人到网络红人,建构片面化的真实性和差异化的普通感是视听媒介上名人演化的动力机制,这一机制带来"媒介人格"的全面兴起,它以生动的表象包裹资本的意志与失真的现实,是理解和批判新媒体文化的重要起点。  相似文献   

13.
胡游 《采.写.编》2018,(2):155-156
《明星大侦探》依靠网络新媒体传播的独特优势走红,但新媒体和旧媒体之间本质的视听语言要素是一致的.本文从受众和媒介生产者角度论述了《明星大侦探》视听语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张政  刘渊  陈旭 《新闻世界》2011,(12):156-157
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具有携带方便、获取信息及时和个性化等特征。手机媒体广告是指以手机作为媒介向受众介绍商品、服务以及企业文化等的广告,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受众的态度或使其产生购买行为,从而提升商品的销量和企业的形象。本文试图从态度改变理论的视角,运用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探讨手机媒体广告的投放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楠 《新闻世界》2012,(11):93-94
近年来,植入式广告伴随着电影、电视、游戏、新媒体等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广义来讲,植入式广告是“将商品(服务)或品牌信息嵌入媒介内容中的活动”。狭义来讲,“植入式广告是受商业利益驱使而有意识地使商品或服务及其品牌名称、商标、标识等信息隐匿在媒介内容中,以期影响消费者活动”。本文借用心理学理论框架探析植入式广告的心理动机,为植入式广告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要聚焦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创新节目的呈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挖掘视听语言的合理性因素渗透到节目中,提高新闻的艺术色彩,打造高质量的新闻节目。视听语言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应用要从健全评估体系、创设批评氛围和提高媒介素养等方面展开,提高媒体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加强自律,为受众创设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传递社会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伴随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传媒手段的日益丰富,电视名人广告已成为商家宣传产品的重要手段。电视名人广告有其利弊,本文通过分析电视名人广告的市场现状及内在价值,研究和剖析电视名人广告的效果影响,从而提出如何正确运用电视名人广告策略,完美地将名人、广告、品牌、受众相结合,最终达到最优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8.
微信摇电视的商业模式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的复合型模式。它以“红包”为切入点,利用微信的社交功能、第三方支付功能和电商功能打通了电视内容观看、互动、广告、销售等整个产业链。在此过程中将电视的受众转化为用户并将用户数据沉淀下来,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电视内容、提高广告回报率,实现电视相关商品、视频内容的O2O业务,颠覆了传统的“二次售卖”商业模式,转而升级为电视+社交+电商(广告商)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9.
广告双关语的语效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广告协会给广告下的定义是:“广告是付费的大众传播,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传递情报,改变人们对广告商品的态度,诱发其行动而使广告主获得利益。”英国语言学家Torben将广告的功能概括为:传播信息、劝说、建树形象及刺激消费功能。在广告的众多功能中,劝说、刺激消费的功能居于第一位,一般也被认为是广告的最终目的。广告的劝说、诱导功能是在特殊的交际环境中得以实现的:交际双方(广告人和广告受众)彼此都明白广告的目的在于推销产品,刺激消费。在双方之间的信任度与合作度都很低的情况下,为了使广告受众产生注意、发生兴趣、形成记忆并最…  相似文献   

20.
叙事:电视广告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中,过去赤裸裸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式的说教式广告慢慢淡出受众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故事性情节化的广告。本文首先从受众心理需求、竞争需要、电视传媒的特殊性三方面探究了叙事广告盛行的原因及设计的技巧,探讨广告人应如何巧妙地将商品或服务信息融入到情节之中,让受众被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的同时,牢牢记住商品或服务信息。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