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国社会的全面回归,民生新闻,成为当前电视媒体中最热门的关键词。彰显人文关怀,强化受众意识,关注百姓生存状态.从央视到各地方台,业界对电视民生新闻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此同时.民生新闻也受到民众的空前欢迎,广东电视台的《今日关注》,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深圳电视台的《第一现场》,西安电视台的《直播西安》,许多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屡创收视率新高。  相似文献   

2.
陆蓉 《新闻知识》2006,(6):41-43
从2002年江苏的《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到湖南的《都市一时间》、哈尔滨的《都市零距离》,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全国共有20多家电视机构开设了此类节目。他们高举“民生新闻”的大旗,以“关注百姓身边生活”为宗旨,以反映百姓冷暖,喜怒哀乐为己任每天惟妙惟肖地讲述寻常巷陌新闻,观众收视率一路攀升,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收视率奇迹”。民生新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引起业界、学界的广泛关注,多数论文从新闻学的角度进行了解读、阐释。本文通过传播学的视角,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成功经验和潜在的问题进行论述,期望民生新闻获得更为深广…  相似文献   

3.
这两年,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从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的扩版到海南电视台《直播海南》的筹办,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  相似文献   

4.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重庆电视台《天天630》、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杭州西湖明珠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等一批民生新闻栏目,都受到观众的空前欢迎,成为当地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新闻栏目。电视民生新闻为什么一问世就广受欢迎,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丁理 《新闻采编》2007,(5):32-33
随着《南京零距离》“零距离”贴近民众的“民生新闻”的成功运作,全国范围内随即引发了“民生新闻”热,各大地方电视台相继推出自己的“民生”节目。由此,运城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第一时间》栏目也应运而生。像其它台的民生节目一样,这是一档站在百姓立场、以平民视角来关注百姓生计的本土化的民生新闻节目,内容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以及日常的七零八碎、家长里短等。节目中关注百姓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让他们自己在镜头前述说,增强其话语权,并尽心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体现出媒体对百姓深切的人文关怀和“三贴近”的新闻从业理念。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作为近些年日益为观众喜爱和新闻界重视的一种节目类型,无论是央视二套的《第一时间》还是黑龙江卫视的《新闻夜航》,都有着较高的收视率。《晚间新闻》也是绥化电视台近两年新开设的民生新闻栏目。它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因而很受广大观众欢迎,并成为连接政府与百姓的桥梁,百姓吐露心声表达意愿的公共平台,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新的渠道。绥化《晚间新闻》正是从百姓的新闻动机出发来策划、采访、编排节目,所以被百姓称为电视台“给老百姓办的节目”。那么怎样做出民生新闻的新闻点呢?  相似文献   

7.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出现催生了民生新闻。近几年来,各地电视台纷纷上马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成为各新闻媒体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跟百姓最为接近的电视新闻栏目,民生新闻栏目迅速成为电视节目的收视明星和各媒体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民生新闻节目如此“受宠”呢?  相似文献   

8.
发轫于报纸、滥觞于近年来的电视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如今正呈现“蓬勃”之势,《民生热线》、《今日一线》、《民生大参考》、《行风热线》、《民生关注》之类的民生新闻栏目可谓层出不穷!各媒体纷纷追求“民生新闻”、群众百姓谈沦关注“民生新闻”、领导赞赏鼓励“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以其一股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清新之风、上升之势,迅速占住一些媒体的新闻视角,吸引民众眼球与耳膜,说其正成为一股“民生新闻热”不算为过!  相似文献   

9.
发轫于报纸、滥觞于近年来的电视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如今正呈现“蓬勃”之势。什么《民生热线》、《今日一线》、《民生大参考》、《行风热线》、《民生关注》之类的栏目可谓是层出不穷!各媒体纷纷追求“民生新闻”,群众百姓谈论关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中国新闻领域里出现的最大亮点就是民生新闻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新闻改变了原有的高高在上、并且板着冷面孔说教的姿态.而是由“俯视”变为“平视”,直击社会问题,贴近百姓,关注民生。从上世纪90年代厦门电视台的《特区新闻广场》和福州台的《新闻110》,到之后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这些民生新闻栏目的推出,开拓社会新闻报道的外延,更多的有关百姓的家长里短,更多的逸闻趣事、更多的生活信息和服务类信息.进入了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1.
荆华 《新闻窗》2014,(3):72-73
贵州电视台《百姓栏目》诞生于2005年,迄今已9年有余。2009年岁末,《百姓关注》栏目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贵州电视台建台40多年来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民生类新闻栏目,也是贵州电视媒体唯一一个连续9年保持高收视的节目。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从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的扩版到海南电视台《直播海南》的筹办,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武汉地区的民生新闻栏目也红红火火。湖北电视经济频道的《经视直播》经过一年的打磨,收视率也从刚开播时的不到1个点到现今已经突破10个点。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自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成功推出《南京零距离》后,各地方电视台相继办起了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目前,武汉地区就有《现在直播》(湖北电视台)、《经视直播》(湖北经视)和《百姓连线》(武汉电视台)三档这样的栏目.。然而,在这股民生新闻热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潜在的危机。大多数民生新闻太过于关注天灾人祸、邻里纠纷等生活琐事;相同题材的新闻事件隔三差五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难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如果不加以改进,这类节目的路可能会越走越窄。那么,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应该如何改进?  相似文献   

14.
如果要对我国电视事业2004年的发展状况作一番回顾和梳理。就不能不提到“民生新闻”这个词。的确.这类“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关怀”①的新型电视新闻形态,无疑成为2004年电视领域的最大热点之一。这一点.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说明。在实践方面.自2002、2003年以“民生新闻”为主打的“《都市一时间》《南京零距离》和《第一时间》等栏目开始让各自所在城市的电视观众眼前一亮”②开始,到2004年全国首届百佳电视栏目评选时.在入围百佳的栏耳中新闻专题类节目占30%.而其中与纪实纵深类平分天下的就是民生类关注节目。  相似文献   

15.
何唯  杨洪 《新闻前哨》2007,(5):73-74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电视民生新闻《南京零距离》,一炮走红。此后,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在经过四、五年的发展后,观众当初对民生新闻的新鲜感已经消失了,产生了审美疲劳。在这种形势下,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挽留住观众?襄樊电视台的经验或许能给大家一个借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各种新闻媒体和受众的关注。从省级到地方电视台纷纷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如辽宁电视台的《说天下》、《新北方》以及营口电视台的《视点》、《政风行风热线》都是比较典型的范例。民生新闻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百姓,符合传媒的平民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刘力 《新闻前哨》2012,(9):64-65
2002年江苏南京的《南京零距离》播出后,我国掀起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走过10个年头,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琐碎化,让观众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于是,作为电视民生新闻一种创新和延续,帮忙类节目应运而生,如《范大姐帮忙》、《小溪办事》、《帮女郎》、《帮女郎帮你忙》等等,这类节目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宗旨,立足为百姓办实事,贴近生活,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朝阳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今晚关注》是一档民生新闻节目,自2003年3月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飙升,成为朝阳电视台最受观众欢迎的电视栏目。《今晚关注》为什么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朝阳电视台最具影响力的名牌栏目?新闻选题贴近百姓、播报方式亲切自然、、叙事注重故事情节、观众参与新闻节目和电视优势充分展现是《今晚关注》栏目成功的五大要素。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8日,湖北电视台在非主流时段17:30-18:20强力推出全新面孔的新闻栏目——《现在直播》,仅隔10天之后,湖北电视经济频道(原湖北经济电视台)在相同的时段,打出他们电视新闻改革的王牌——时长1个小时的《经视直播》。两档新闻栏目基本锁定武汉大都市的新闻事件,报道内容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烦心事和趣事。这些事件发生在观众身边,贴近他们生活,很快就引起观众的关注、认同和共鸣。2005年8月,武汉广电局对旧有栏目《百姓连线》进行改造,以关注民生、贴近百姓为宗旨。甚至连局外人都敏锐地感觉到:继平面媒体之后,武汉地区电视业界的民生新闻大战硝烟在即。  相似文献   

20.
周历历 《新闻窗》2009,(5):84-85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成功推出《南京零距离》后,民生新闻就因其讲述的是百姓的新闻、百姓的心声、百姓的生活,关注的是百姓的衣食住行而特别受到老百姓的青睐,并以其本土化、贴近性、低视角、平民化的特点,很快抓住了受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