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伍法权研究员,长期从事岩体工程地质国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知名的工程地质专家.  相似文献   

2.
翟明国,男,河南省济源市人。1947年出生于邵原镇。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人大附中,1968~1973年文革期间作为知青在新疆伊吾军马场牧马。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79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读研究生,先后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2年起他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任研究员、博士导师,  相似文献   

3.
孙枢,著名沉积学家,沉积大地构造学家和科技管理专家。1933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坛,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随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4.
连俊 《金秋科苑》2011,(24):23-26
刘嘉麒,辽宁北镇人。1967年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6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层古生物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和所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地质科学》主编。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地层与年代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艳 《科学中国人》2006,(11):70-71
专家档案邹捍研究员,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低层大气探测研究部主任,1959年12月12日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1993年获得挪威卑尔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0-1994年在挪威卑尔根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95年回国工作。现在为美国地理学会、美国AAS学会、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会员。曾从事大气动力学、降水预报、大气水分平衡、山地气象学等研究。现从事大气环境动力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尺度地形对臭氧行为的影响。曾参加国家与国际南极、北极、珠峰等地区科学考察,在极地研究方面有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6.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3):F0002-F0002,F000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为沙金庚研究员。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学研究所,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本所拥有一大批资深的专业人才,其中有12人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7.
以丁仲礼博士为学术带头人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群体,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之一。近年来,该群体成员团结协作,奋力拼搏,求真务实,协力攻关,在风尘沉积、新生代环境演变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中国的黄土再次成为国际古环境研究的焦点,开创了陆地新生代环境研究的新  相似文献   

8.
2016年3月23日,我国著名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副理事长刘振兴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刘振兴先生1955年南京大学气象系毕业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师从赵九章先生,1961年获得副博士学位,先后工作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他曾任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国际地磁和高空物  相似文献   

9.
沈远超,祖籍山东淄博,1943年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1966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并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质学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相似文献   

10.
王军 《科学中国人》2010,(10):106-108
<正>殷勤伟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198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继而在美国15年的学习和工作中,获得了MBA硕士学位、通过了全美医学执照统考、历任了博士后研究员、正式教职员,实验室指导、助理教授和高级研究员等职。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白登海研究员等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上的题为"Crustal deformation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revealed by magnetotelluric imaging"的文章引起了科学界广泛关注。2010年4月14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0,(2):146-150
1950年,中国科学院接管原中央研究院在南京的科研单位,先后成立中国科学院华东办事处、社会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地理研究所、土壤研究所等单位.1969年撤销中国科学院华东办事处,1978年11月,经批准建立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作为中国科学院的派出机构.设立的研究所历经变迁,现中国科学院在南京地区有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天文  相似文献   

13.
掌声雷动,经久不息。2002年4月12日下午,美国南加州大学报告厅。一位身材微瘦、身着黑色礼服的中国科学家步入领奖台,接受世界环境科学最高奖——“泰勒环境奖”这位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大陆科学家,就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6):441-443,477
1 项目顾问孙鸿烈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理事。 195 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 ,196 0年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80— 1982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科学联合会 (ICSU)副主席。长期从事农业自然资源及区域综合开发方面的考察研究 ,在土壤地理和自然资源综合研究领域成绩显著。 2 0世纪 70— 90年代主持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5.
<正>专家简介:李立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技术主管。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技术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到兰州地质所工作,后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获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伍法权研究员,长期从事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知名的工程地质专家。他建立了“统计岩体力学”理论,提出了裂隙岩体的结构统计理论和参数模型、统计断裂力学本构模型、统计断裂力学强度判据与破坏概率理论,以及断续裂隙网络岩体水力学模型,为裂隙岩体的力学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受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委托,牵头完成了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工程规划。他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  相似文献   

17.
池顺良,男,我国资深地震监测预报领域观测技术专家,河南省鹤壁市科委副主任、市七届政协副主席、鹤壁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主要从事钻孔应变仪器研制、地壳应变与应变固体潮观测、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是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地震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18.
“人如其名”,当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董再励老师的名字第一次映入我的眼帘时,我脑中不禁浮现出这样一句话。现供职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董再励老师于1986年获得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方向的工程硕士,1987年至1993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PurdueUniversity工作。主要从事模式识别、机器视觉、机器人遥操作等领域的研究。同时他还是该领域的硕士生导师以及博士生副导师,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生数十人。自90年代以来,董老师承担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计划、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省市地方科研课题就高达几十项。在机器人…  相似文献   

19.
更正     
正2014年第3期第15页的文章"2013《nature》的中国声音(上)"名字错误,"许琛"应为"许琛琦",特此更正。许琛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肿瘤研究所从事免疫学研究,先后为博士后(受美国关节炎基金会资助),讲师。2009年6月回生化与细胞所工作,担任研究员,研究组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膜对受体功能的动态调控和T细胞介导型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魏彦霞 《科学中国人》2011,(1):62-64,82
有这样一位深深地热爱地质事业、热爱祖国山河的地质科学家,他倾听着地球的心跳,探寻着地球的宝藏,经历艰难,无怨无悔,只因为对祖国母亲的依恋。二十几个春秋岁月.他的执著追求和满腔热情从未改变。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秦克章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