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胡斌 《考试周刊》2013,(23):83-84
口译笔记,是帮助译员回忆讲话者的原语信息的重要工具,在口译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口译笔记中常见的问题、口译笔记的原则及技巧等方面分析口译笔记的特性,强调口译笔记的重要性,旨在让口译学习者更好地利用口译笔记辅助口译工作。  相似文献   

2.
口译笔记是口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因此也是口译行为训练的必要环节。本文结合实例对笔记的重要性、笔记特点以及笔记训练策略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口译工作人员必须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发展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笔记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通过优化了的笔记系统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3.
记录口译笔记是口译考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良好的口译笔记记录能力可提升译文的准确度、流畅度以及语言表达的规范程度。由于各种影响因素,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常出现语速不当、混淆逻辑、遗漏信息等问题,从而导致考试结果不理想。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和语言功底不扎实,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考试过程中记录口译笔记的能力较差。文章首先阐述了口译笔记的特点以及其在口译考试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考试过程中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如身心状态,记忆能力和笔记之间的互补性等。此外,文章就如何在口译考试中有效地记录笔记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如简要性,层次性以及多符号混用等方法综合使用。最后,文章指出口译考试成功与否,既依靠译员长期积累储备知识、经验,还需要将瞬间接收的信息与长期记忆激活,并转化成笔记,使口译过程持续流畅进行。  相似文献   

4.
记录口译笔记是口译考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良好的口译笔记记录能力可提升译文的准确度、流畅度以及语言表达的规范程度。由于各种影响因素,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常出现语速不当、混淆逻辑、遗漏信息等问题,从而导致考试结果不理想。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和语言功底不扎实,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考试过程中记录口译笔记的能力较差。文章首先阐述了口译笔记的特点以及其在口译考试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考试过程中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如身心状态,记忆能力和笔记之间的互补性等。此外,文章就如何在口译考试中有效地记录笔记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如简要性,层次性以及多符号混用等方法综合使用。最后,文章指出口译考试成功与否,既依靠译员长期积累储备知识、经验,还需要将瞬间接收的信息与长期记忆激活,并转化成笔记,使口译过程持续流畅进行。  相似文献   

5.
口译笔记作为包含听辨、理解、记录的一个认知过程,是译员尤其是交替传译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译员借之储存大量信息,有效弥补大脑短期记忆不足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口译笔记的记录训练成为口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分析了口译笔记的重要性、作用和特点,并详细介绍了口译笔记的方法,力求帮助教师完善口译课堂训练并指导学生掌握口译笔记技巧。  相似文献   

6.
口译员复杂的口译过程是研究口译的一个重要方面,其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记忆—输出,基于三个主要过程,口译员必须采取正确的口译策略。储备一定的背景知识是准确快速理解源语言信息的一个必要条件,而笔记则是保证长时间记忆的必备策略,使用顺应原则是口译输出这个环节的重要手段。在研究口译过程和口译策略的关系基础上,以口译过程为出发点,在剖析口译过程中大脑的复杂运作的同时,强调准确运用口译策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杨莉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7):119-122
笔记技能训练是口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口译学习的难点。文章通过阐述元认知理论,讨论了口译笔记训练中学生元认知意识培养及元认知策略发展,并对元认知口译笔记教学的内容、步骤及评估进行了设计。根据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发现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合理分配脑力,形成一套具有个性的相对固定的笔记系统,从而有效提高口译水平。  相似文献   

8.
口译笔记教学的关键因素是强化口译逻辑思维的训练、强调笔记的逻辑结构,提出分阶段的训练方式——从对源语和目的语的复述训练、文字材料的笔记训练过渡到听力材料的笔记训练,从主要信息的记录过渡到细节信息的记录等,强调学生进行模仿操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从口译笔记的构成出发,提出有效口译笔记理论研究的论证假设,并通过相关信息论、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对口译过程进行微观分析,特别是对口译中信息解码过程运用语义三角形模型加以探究扩展,探究理论上不同效率的口译笔记。经逻辑分析综合论证得出结论:经完整信息加工过程并选择“路标式”提示符号记录下的笔记是有效笔记;“速记主义”或信息加工不完整而直接记录下的笔记不是无效也不是错误的笔记,只是次有效笔记;因各主客观原因未使得信息加工为成品直接进入思维而对之记录会导致低效甚至无效笔记。  相似文献   

10.
《大连大学学报》2016,(6):109-112
无笔记交替传译(主旨口译)是专业口译培训(交传/同传)的准备阶段,要求口译学习者在不记笔记的情况下,复述一段话的主要意思。无笔记交传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听,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清关键信息、相关信息及无关信息,进而组织语言进行主旨口译。通过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可以自发并且快速的分析处理信息。无笔记交传选用的材料大多长度为1-2分钟的新闻小段。本文对大连大学2014口译大赛主旨口译环节中英文10段材料通过主位推进、信息结构、实词/关键词衔接三种方法进行文本分析,旨在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建立无笔记交传信息分析模式,找到一种便于指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组织信息的模式,为口译培训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材料处理方法用以进行口译训练的语言强化,更好的指导口译入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对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口译笔记教学方法的一次探索。首先讨论了口译笔记的必要性和传统的口译笔记教学方法,然后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笔记模仿教学法,并借用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为笔记模仿在口译笔记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实验设计,检验笔记模仿在教学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证明笔记模仿教学法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证及非正式访谈,研究口译笔记法对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作用。两个平行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接受了相同的英语授课内容,但实验组接受了口译笔记法培训,结果显示:口译笔记法有助于实验组学生提高听力成绩,因此建议在听力教学中溶入口译笔记法的讲授以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口译课是英语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主干课之一,口译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交替传译中的基本技能,而这一技能的核心则是自成体系的笔记系统。在ACT-R理论指导下,从阅读笔记开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笔记能力,并逐渐过渡到听译过程中自然的笔记系统,这对口译教学和学生口译能力的自主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笔记是交替传译过程中的一项核心技能。交传笔记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文章对笔记的必要性、特点、原则和要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译员应该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笔记符号系统,结合极富逻辑性的笔记结构,才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钟擎 《海外英语》2012,(10):133-134
Interpretation is a very immediate translation practice.To be a qualified interpreter,you must have a good bilingual ability,rich knowledge as well as some relevant skills.The scene of interpretation is very complicated,so interpreters often can not successfully com plete the task of interpretation only by memory.They have to rely on the help of taking some notes.Therefore,note-taking is of essential importance in interpreting 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in interpreting practice.This paper mainly make a brief summary of five kinds of note-taking symbols commonly used and illustrates each one by one.Besid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practical training methods of note-taking.  相似文献   

16.
浅谈口译训练中的记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人经常把口译技巧训练等同于记笔记训练。然而,从对吉尔的口译模式分析中可以看出,记忆力,尤其是短时记忆,是口译成功的关键。因此,口译技巧训练的第一步应该是记忆训练。结合短时记忆的特点,可以总结出三种有效的记忆训练方法,即逻辑整理练习、复述练习和影子跟读练习。  相似文献   

17.
口译,一项特殊的语言处理行为。坊间对口译员有"民间的外交家"之称。口译一度神秘。口译笔记,似乎一直都颇具争议。巴黎和会时期,欧洲译坛曾视译员借助笔记为实力不济。而如今中国的各大对外场合,小至商务谈判,大至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总会依靠口译笔记辅助记忆。近几年,许多国内学者纷纷在不同的外语类核心期刊(尤其是《中国翻译》)发文,试图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口译笔记。2006年以来,市面上便出现了口译笔记教学的专业书籍,可见口译笔记正逐渐引起重视。本文试图从国内三大主流口译笔记入手,也谈谈口译笔记,望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张玉红 《海外英语》2012,(14):155-156
近些年来,人们对汉英交替传译研究这一课题越来越关注,笔记策略也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该文通过对现有国内外有关汉英交传笔记方法的研究,总结和梳理出一套可行的汉英交传笔记策略。从而提出:要在熟练所有笔记方法的基础上,反复地练习,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最终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09年国家主席胡锦涛新年讲话分析发现受训译员在汉莫交替传译过程中的各方面的特征,试图探讨汉英交替传译提高交替传译质量的策略。在实践过程中研究分听辨、笔记、表达诸方面相关因素与口译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交替传译质量受到听辨能力、记笔记能力和双语转换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