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谈竖心旁(忄)的笔顺──兼与聂在富同志高榷无棣县教委崔子锋《山东教育》97年10月第19期第24页刊登了聂在富同志答复冯金梅老师的文章,认为竖心旁(忄)的笔顺是点、点、竖。对此。我谈一点自己的不同看法。书写汉字的基本笔顺规则主要有:先横后竖,先撇后...  相似文献   

2.
问:我们这里的老师对“竖心旁”(忄)写法有不同看法。有的老师说应该是“竖、竖、点”,有的说是“点、竖、点”,还有的说是“竖、点、点”。到底哪种说法正确?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东庄小学冯金梅答:您所提的问题不仅涉及笔顺,还涉及笔画形体。“竖心旁”(I)的笔顺应当是“点、点、竖”(。。I)。在“通用字表”中,“竖心分”(t)的字排在同笔画数的“三点水”(f)旁的字后面、“宝盖地”(入)头儿字的前面,说明“竖心旁”(I)的开头两笔是“点、点”。汉字的笔画名称是根据楷书的笔画形体确定的。“竖心分”(I)的第一笔…  相似文献   

3.
1997年8月第1版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对“忄”笔顺的说明是:左点、右点、竖。《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基础上形成的.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写的、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巾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它具有权威性,应该在汉字教学中被认真执行。  相似文献   

4.
近来接触了几个二年级的小学生,随意在书中生字表里找了十几个字,要小学生写写看。其情形令人大吃一惊:书写笔顺正确率仅占38%,大部分小学生不能按笔顺规则写字,而是根据自己的意向随意拼凑。如材料的“料”字,正确的笔顺应当是先写左边的“米”字:点、撇、横、竖、撇、捺。再写右边的“斗”字:点、点、横、竖。对于组合字小学生们知道先写左边,再写右边。  相似文献   

5.
近来,许多教师来信、来电反映,在新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某些汉字的笔顺和原教材不同,其中有些汉字的笔顺本来就存在不同的看法,如:“肃”字的最后四笔,是从左到右写,还是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母”字的第三笔是“横”还是“点”另外,对“垂、重、再、里、爽、脊、敝”等字以及“竖心旁”忄、“登字头”登等的笔顺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希望能说明一下这些汉字和部首的规范笔顺。笔顺规范是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的组成部分。国家语委、国家新闻出版署曾在1998年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和笔顺。…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老师的来信中,有几位谈到“母”的笔顺,说法不一:《新编小学生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规定末三画是横、点、点;北京语委办公室编《常用字笔顺字典》(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规定末三画是点、横、点。到底哪一种笔顺对呢? 要弄清楚“母”的笔顺,必须先弄清楚汉字笔顺的依据是什么。汉字笔顺的依据一般认为是字典、讲笔顺的书或语文课本。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正确。应当知道,汉字笔顺最根本的依据是国家正式公布的含有汉字笔顺内容的文件,这就是1965年1月30日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3月25日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下简称“通用字表”)。前  相似文献   

7.
学习现代汉语文字部分也可以利用图表的方式,把分散的知识点集中在表格中,给人以视觉的冲击,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一、笔画和笔顺笔画指的是构成汉字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在工整地书写楷书的时候,从落笔到提笔就叫一笔或一画。传统上把汉字的基本笔画分为八种,即:横、竖、撇、点、捺、提、钩、折。196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横、竖、撇、点、折。传统笔画中的“捺”被归并到“点”类,“提”被归并到“横”类,“竖钩”被归并到“竖”类,“竖钩”以外的所有复合笔画…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学写字笔顺教学亟待加强□四川安县教委刘志国在农村小学识字教学中,“按笔顺规则写字”是个薄弱环节,许多学生不按正确笔顺写字,致使书写速度慢、字形不规范或造成错字。例如将“光、先”等结构的字上面竖画与下面撇画连起来一笔写成,将“式、可”等结构的字上...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130页明确提出: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伴你成长手册》是为了配合北师大版《语文》实验教科书而设计编写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科书和《成长手册》统一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因此,备课前我都要仔细阅读《成长手册》的相关内容。可是当我看到2单元《学写字》的第2题中对“山”字的笔顺做出“起笔先写竖折”的规定时,我产生了一些疑问和想法。笔顺是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汉字笔顺的规则之一是“先中间后两边”。按照规则,应该先写中间的长竖,再写两旁。“山”是象形字、…  相似文献   

10.
一天,我收到一位青年教师的来信。信不长,现将正文部分辑录如下:我平时经常翻阅《小学青年教师》,受益匪浅。如2001年第7期刊登的《笔顺漫议》一文,让我明白了写字必须严格依“法”———《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写好规范字。这些天,我遇到一个疑惑,特向《笔顺漫议》的作者———张老师您请教。在写全包围结构的字,如“田”、“园”、“国”时,有些老师,包括我在内,总是习惯于把第二笔写成“横折钩”,认为这样写好看些。有些老师认为这样写是不对的,应该写成“横折”。也有些老师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两种写法都可…  相似文献   

11.
贵刊今年第二期所载《六年制小语第二、四册——难分析汉字的结构、笔画、笔顺举例》(下称《举例》)是一份难得的好资料.小语课本中确有一些字的结构、笔顺难以分析,历来就是有争议的,亟须有统一意见.《举例》的作者为此花了个少心血,无疑是做了一件很有益的工作,其实用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学习了《举例》,我深感获益不浅.不过,我也觉得《举例》似乎还有不足之处,特提出来,就教于作者和编者.1.有几个字的笔顺“说明”明显有误:(1)剩:左边部分《举例》规定的笔顺是:①撇②横③竖(以上无误——笔者注)④撇⑤点⑥竖⑦横⑧提⑨撇⑩竖弯钩(④和⑤应改为⑨⑩,⑥⑦⑧⑨⑩相应改为④⑤⑥⑦⑧——笔者说明)(2)柳:⑤撇⑥竖提⑦撇⑧竖折钩(应为横折  相似文献   

12.
规范书写汉字不仅要求字形书写正确,还要求笔顺也符合规范,所以倒笔画写出的汉字,是不规范的汉字。正确地掌握了汉字的笔顺,不仅可以提高写字的效率,容易把字写清楚、整齐、美观,也便于汉字的排序、检索和信息处理。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汉字笔画有五种:横、竖、撇、点、折(序号分别为1、2、3、4、5)。横包含横和提,竖包含竖、左竖钩、右竖钩,撇包含所有向左斜下的笔形,点包含点和捺,折包含各种折笔笔形。除了个别一画的字(只有“一、乙”两个)之外,其他的字都存在笔画书写先后顺序的问题。笔·顺·规··范不·是··学术·问·题·,不·允…  相似文献   

13.
知错就改     
写字课是孩子们特别钟爱的,你别看他们握笔的姿势还不那么“老练”,但写起字来却是有板有眼。   一次写字课上,在教“车”字的笔顺时,我把第三笔写成了“ |”。当我让学生口述:“车”字的笔顺时,只说到第二笔,所有的孩子都闭上嘴巴不说话了,一个个瞪大眼睛,疑惑地望着我。我刚要发问,这时平时最认真听讲的小班长小心翼翼地举起了手,只见他打开写字书说:“老师,第三笔应该是‘横’啊 !”我一下子“醒悟”过来,红着脸说:“老师把这个字的笔顺写错了,这说明老师上学的时候也怎么样了 ?”立刻又有几个孩子举起了小手:“老师…  相似文献   

14.
“延”字是六画还是七画中卫县柔远小学章彦,张露在讲析《周总理的睡衣》(“义教”五年制语文第五册)一课的生字字形的过程中,当问及“延安”的“延”字的笔画数时,学生一致回答是7画。指名学生书空笔顺,为“一撇、二竖、三横、四竖、五横、六横折折撇、七捺”。我...  相似文献   

15.
张立花 《山东教育》2003,(16):33-33
面对枯燥的写字教学,刚刚入学的孩子们兴趣索然,我也教得很吃力。但因为一节课,我们班却改变了这种消极的状态。“下面,请同学们抬起头,睁大眼睛看老师写‘母’这个字,大家注意一下母的笔顺。”我努力地用生动的、幽默的语言唤起孩子们的兴趣。“竖折、横折钩、横、点、点,大家注意要先写横……”我正讲得卖力,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嚷了一句:“老师,你写错了!”“错了?”我的脸腾地一下红了,“‘母’我写了20年了,一直就这么写。怎么会错了呢?”“老师,你是错了。昨天,爸爸、妈妈帮我预习,爸爸跟你写的一样,妈妈却是先写一点,然后写一横,最后…  相似文献   

16.
近日,朋友给我寄来一份2006年第33期《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数学二年级版),Q1的“数学趣事”看点多,Q2的“名师导航”学点多,Q3的“小鬼当家”慧点多,Q4的“同步检测”考点多,内容丰富,吸引眼球,好报!但是,我看了报中Q2的“名师导航”栏目熊老师所著《竖式计算经过时间》一文后,一种担忧油然而生:用竖式计算“经过时间”,究竟是利多还是弊多?我个人认为这种算法的劣势。远远超越了它的优势,特别是在低年级,我不主张这种算法。现借贵刊把自己的一些观点提出来与熊老师及一线教师商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常对某些字的笔顺,笔画弄不大清楚,我们如果把一些笔顺、笔画的规律交给他们,就可避免出错或少出错。这里介绍两种规律: 一、一些学生常把“区”,“凶”,“画”等字的笔画算错,因为他们往往把这类字的左下角的竖折“(?)”误认为是两笔:竖,横。这里,我们应该使他们把这类字与“国”、“四”、“凹”等字区别开来,告诉他们这样一条规律: 凡是全包围结构的字,如国,团、回、凸等,其左下角的“(?)”都是分两笔写,最先写那一竖,最后写那一横封口;凡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如区、  相似文献   

18.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该社教材研究中心十二省小语教材编委会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六年制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在教学《村居》中的“忙”时,教材提示了“竖心旁”的写法。教材中是这样提示的:“我知道竖心旁的笔顺是:……”换言之,即先写左一点,再与右一点,然后写中间一大竖。我和学生对教材十所提示的笔顺写法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9.
日文假名即来自中国汉字,它的书写笔顺与汉字笔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主要将日文中依然使用的汉字选取出一些类型,将之与汉字的书写笔顺进行对比。通过比对我们发现,虽然二者有一些差异,但是日文中的汉字基本上是遵循汉字书写笔顺规则的,尤其是保留着相当程度的近代汉字笔顺书写特征,诸如"臣"字先写左边的竖,"右"字先写撇笔画,"必"字先写中间的点,"成/皮"字先写左撇等等。  相似文献   

20.
视觉的错误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这是一堂作文课。老师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两条线段:一条横着的,一条竖着的。大家都奇怪:作文课怎么画起线段来了?这可不是数学课呀!“大家看一看,这两条直线哪条长?哪条短?”“竖的长!”我抢先说。“竖的长!”“竖的长!”大家也随声附和着。结果,通过老师的测量,两条直线是一样长的。老师又画了一个里面有横条的长方形和一个里面有竖条的长方形。老师问大家哪个大,这回大家都认为里面有竖条的大。可结果呢,还是一样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