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品德课程为青少年成长奠定基础,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比具体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塑造人格、提升素养对学生更具价值,是思想品德教学应追求的深层目标。  相似文献   

2.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总目标明确指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这一目标体现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很重要的一门课,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加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刻不容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要有所突破,认清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明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真正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融入生活中,让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更加喜爱学习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4.
王海燕 《甘肃教育》2013,(24):45-45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确立了初中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当前,摒弃旧的教育观念.使思想品德课摆脱枯燥乏味的境地,成为广大思想品德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使思想品德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一、转变观念1.不能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品德的唯一标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思品教师往往专注于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把教学的重心放在怎样提高学生试卷分数上,忽视了平时对学生品行的要求,甚至对一些"好成绩"学生出现的思想偏差比较纵容。而新课标明确要求思想品德课程把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统一,更是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了教学目标的首要地位。为了顺应这种变化,教师也应该转变观  相似文献   

6.
知识目标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三维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主干知识、核心内容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和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因此,夯实主干知识、把握核心内容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复习的重要环节,对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下面以“责任”为例,就抓好主干知识...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印发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为思想品德课制定了新的目标要求的同时。也对教师教擘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努力学习《课标》;吃透教材,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提高搜集、开发、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能力;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技巧。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更新观念,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如何上好活动课,有效地利用活动课教学提高学生能力,达到思想品德课知行合一的目标,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今,从中央到地方,对思想品德活动课的研究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学校政治教研组也组织教师对思想品德教学进行了专题课研究,以带动思想品德课程结构改革,大力加强思想品德活动教学.面对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笔者也进行了系列探讨,并付诸教学实践.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落实在学科素养培养上,通过学科教学和学习,促使学生习得各种具有发展连续性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笔者通过调研,探究农村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有鹏 《山东教育》2013,(11):38-39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它起着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有效设计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活动中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目标设计要做到"一二三四":一、教学目标设计要确立一个理念教学目标设计首先要确立一个理念,即目标理念。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理念,就是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健康有意义的生活。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三维"目标的首位,依次是能力和知识目标。一些教师缺乏目标理念,不能全面、准确地兼顾"三维"目标,或脱离文本,引导学生漫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属于必修科目,主要是用来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所以思想品德的教学也是值得被重视的。在小学教育来说,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行上的教育,它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好教材的实际内容,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学。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新的教学理念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辨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的掌握知识已经成为思品教学的三维目标。为了能够落实三维目标,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3.
要上活思想品德新课程,就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学生与教材和材料的关系,知识内化与运用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学情景的关系等,才能达到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柴学军 《考试周刊》2011,(21):157-158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摒弃旧的教育观念,让思想品德课堂脱离枯燥、乏味、说教式,努力向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这一目标迈进,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下我就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谈新课程下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上活思想品德新课程,就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学生与教材和材料的关系.知识内化与运用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学情景的关系等,才能达到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教育源于生活,生活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思想品德教学资源同样来源于生活,教学中应以课标为基础立足教材,将教材融入生活,有利于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今后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指导广大思想品德教师的行动指南。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以及终身发展的能力,成为每一位品德教师必须追求并努力实现的教学目标。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出发,结合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教学不理想表现,分析了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策略。①融洽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思想品德课堂;②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有效思想品德课堂;③加强学:去指导,争创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18.
正长期以来,思想品德教学(尤其是复习课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生本理念下的自主学习、有效课堂才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以生为本"理念下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复习),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课的课前策动,是指为了更好地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目标,教师依据课标、教材和教学对象,对学生进行谋划鼓动的教学准备过程。精心预设,方可精彩生成。从目前思想品德课现状看,课堂教学重考试成绩轻品德内化、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结果产生轻过程生成、重知识目标实现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的现象仍然严重存在,课前策动策而不动、不策不动,不能从根本上真正达成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要改变这种现状,让思想品德课充满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必须进行课前策划谋动。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改革的重点是让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让思想教育充分融入生活,整合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并以学生的感受、体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思想品德教学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打破应试教育局面下思想品德教学枯燥,乏味单一的窘迫局面,丰富教材内容,切合生活实际,施行交互式教学,情境教学的全新教学模式,降低教学难度,优化教学课程。探索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的思想品德教学新思路,构筑全方位的思想品德教学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