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贺龙与生俱来的体育性格 1896年3月22日,贺龙诞生于湖南桑植洪家关的一个农民家庭,也是这一年,第一届奥运会于4月6日至15日在希腊雅典举行,这种巧合仿佛注定了他的一生和体育结缘.贺龙4岁时就跟随祖父贺良仕练拳习武,经多年磨炼,养成了他的豪爽侠义之气.贺龙特别喜爱运动,这与他的家传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是山里伢”1911年11月14日,在武陵山中、澧水源头的桑植县樵子湾的一个小山村里,诞生了一个男伢子,他就是廖汉生。他的本名叫廖百俊,学名叫廖杰,名字中寄托了家族的希望,只是参加红军后,贺龙仍旧喊他的小名,于是“汉生”就成了一个红军战士响亮的名字。廖汉生10岁丧父,但他却是桑植县立高等小学堂最优秀的毕业生,在省城长沙深造数年后,便回乡开办新学。贺龙是廖汉生童年时崇拜的英雄,并一直在贺龙的呵护下就学成长,这为他以后参加贺龙的红军部队打下了基础。在贺龙极其艰难困苦的时期,家庭中有人指责贺龙:“你当过镇守使,当过军长,是有前程的。现在你当共产党、红脑壳,脱下将军服穿粗布衣,脱下皮鞋穿草鞋,图的是什么?”贺龙斩钉截铁地说:“我找  相似文献   

3.
八路军一二○师是由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关向应任政训处主任的一支英雄的部队,师长贺龙具有超前的体育意识,他认识到艰苦的战争环境更需要钢筋铁骨般的体格,为此贺龙师长号召一二○师全体官兵积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以强健的体魄参加未来的战斗.1937年8月6日,贺龙在《新中华报》发表文章,号召部队:"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练好身体,提高战斗力,更好地打日本,打球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而且可以通过打球活动促进军民团结,增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舞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此后,贺龙师长又明确提出"开展体育运动,为打败法西斯服务"的口号.  相似文献   

4.
八月三十一日,体育报举行创刊五周年庆祝会.贺龙副总理出席了庆祝会,并讲了话.贺龙副总理祝贺体育报从一九五八年九月一日创刊五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他要求报社同志坚决贯彻毛主席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示.他说,这是个大问题,应该详细地调查了解一下,我们的体育运动在贯彻执行增强人民体质为国防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方针方面,实际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5.
贺龙是湖南桑植县人,他的革命生涯却与湖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创立了湖北的洪湖苏区,而且开辟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6.
葛莉 《兰台世界》2012,(16):64+53
贺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大元帅之一。贺龙元帅的革命生涯极富传奇色彩,尤其是他早期的斗争经历最具传奇性。反映贺龙元帅早期革命斗争经历的、脍炙人口的"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然而,考诸史实,流行的"两把菜刀闹革命"故事其实并非准确。  相似文献   

7.
王澄 《陕西档案》2003,(4):36-37
贺龙(1896——1969)元帅在我心目中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我十分敬仰和崇敬他。他戎马终生,弛骋疆场,为党、为国的英勇业迹经常在我脑海涌现。1955年12月14日,贺龙由西南路过西安,在人民大厦礼堂给陕西省、西安市党政军领导干部作讲话,我给作了速记记录。贺龙元帅讲话不带底稿,气壮声粗,但却讲得切近实际,入情入理。他讲话口直心爽。直来直去,出口明意,使听讲人易于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8.
1928年,贺龙领导的红四军仅剩91人、72支枪;1933年,贺龙率红三军从洪湖突围到湘鄂边区,1.5万人锐减至3000余人.在这两个困难关头,贺龙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叫“黑洞”的“神兵窝”,两次争取一千多黑洞神兵走上革命道路.回首戎马生涯,贺龙将收编黑洞神兵视为“得意之笔”.  相似文献   

9.
1935年,年仅18岁的祁文山踏上了革命道路.1941,他被党组织派往苏联红军军事学院学习.归国后,他到敌占区单独执行潜伏任务,开始了他的红色特工生涯.解放后,因形势需要,他仍在河南省新乡、郑州等地"潜伏".直到1968年,他才结束了27年的潜伏生涯.  相似文献   

10.
周逸群(1896~1931)是我党的早期领导人,杰出的革命家.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他是贺龙元帅的入党介绍人,曾与贺龙一道开创洪湖革命根据地.不幸的是,1931年5月,他由洞庭湖特区返回江北汇报工作时,途中遭国民党军伏击,壮烈牺牲.他的英年早逝,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损失. 初识周恩来接受主编《火星》任务 1924年8月,周逸群遵照党的指示,离开了上海,来到广州,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辎重队学习. 当时,国共两党正处于第一次合作时期,大批共产党精英都到黄埔军校帮助国民党建校,例如周恩来、叶剑英、恽代英、肖楚女等都是学校的骨干力量.因此黄埔军校创建初期是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1.
柯云  丽阳 《档案时空》2012,(3):30-33
众所周知,贺龙原名贺云卿,乃举世闻名的福将,一生传奇故事甚多,可一般人只知道他的籍贯为湖南桑植县。后来渐渐传闻慈利九溪是他第二故乡。那么他的祖籍到底在哪里呢?他为什么改名?诸说不一,一直是个谜。九十年代初,笔者通过寻访他原贴身警卫员张德、吴绪清等知情人,结合档案史料,终破解了迷底。寻根问祖1930年8月,秋雨绵绵。贺龙率领红二军团在攻克沙洋之后,冒雨乘胜挥师北上,于28日攻  相似文献   

12.
1931年,红二军团驻扎在湘鄂边五峰地区的枝枳坪。部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物资缺乏。一次,贺龙提出要带红二军去搞粮食。中央代表、红二军团政委邓中夏想故意难一下贺龙,说:“你去搞粮食只能带一个班。”“一个班就一个班。”贺龙走出指挥部,像他在洪湖出去钓鱼似地向卢冬生吆喝一  相似文献   

13.
易彪 《兰台世界》2012,(19):15-16
贺龙,原名贺文长,字云卿,1896年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于1969年6月逝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重要领导者之一,可以说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为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光辉事迹将永载史册。以下是贺龙在武陵山区具体活动。  相似文献   

14.
《湖北档案》2006,(10):29-29
黄文洲出生于1921年,湖北人.在他还是一个稚气少年的时候,就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他跟随着贺龙、关向应的红二方面军,走过了草地,爬过了雪山,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到达了延安,完成了我党的一次重要的战略转移.长征时的经历,在黄文洲老人记忆中永远是刻骨铭心的.  相似文献   

15.
采访随笔     
老练春雨蒙蒙,湖山笼罩在烟云雾气中.那是在波兰政府代表团访问我国停留在北京的时候.这—天,波兰部长会议主席西伦凯维兹和他的夫人,还有别的几位波兰贵宾们,由贺龙副总理陪同,冒着雨来到颐和园,他们的游兴很高.一路上,谈笑风生,可把记者们忙煞了.记者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的,四处打听,边走边记,生怕漏掉了什么.有一个年轻的女记者,别人叫她小陆,钻劲很大,不时在向左近的人探听情况.贵宾们走到长廊里,她又向翻译问起什么事来.贺龙副总理回头看  相似文献   

16.
<正>贺龙(1896—1969),字云卿,祖籍湖南桑植,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在贺龙50多年革命生涯中,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作出了大量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其中,他对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关怀也成为他革命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2,值得后世缅怀。  相似文献   

17.
吴明仁 《湖南档案》2002,(11):27-28
贺龙与关向应,一个司令,一个政委,俩人的友谊至为深厚。不幸的是关向应患了肺结核,行动也感到困难,留在延安治病的日子多。由于战事频仍,俩人见一次面,都不容易。关向应唯有在病床上苦苦思念贺龙,而贺龙呢,则只能利用难得的战争间隙,去看望一下关向应,希望他早日痊愈。那年月,那艰苦的环境,柒上肺结核,就等于急上了绝症。关向应更了解自己的病情,因此,他心里想得很多,也想得很特别。  相似文献   

18.
冯家昇(1904~1970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民族史学家.在他的人生道路和治学生涯中,图书馆对他的影响都很大,令他终生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19.
规划你的学术生涯(英)温·格兰特/26元/2010.1本书的作者既享受着相当成功的学术生涯,又没有过多地加班加点,还有不少时间用于闲情逸致.他与读者分享了他的秘方,向刚开始学术生涯的新人们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规划其学术生涯,以便实现其特定目标的建议。本书行文亲切、友好,内容具体、翔实、结构清晰,给对学术生涯感兴趣的读者开具了切实可行的良方。  相似文献   

20.
一 贺龙的第一次婚姻,是一九○六年腊月19岁时,奉父母之命,与比他大几岁的原燕罗界邻居,贫农女儿徐月姑成的亲,他们在第二年秋生下一女叫贺金莲。几年后,徐月姑病故于南昌暴动,贺龙去湘鄂西拉队伍, 贺金莲则留在上海。没多久,体弱多病加上上海的白色恐怖,贺金莲就夭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