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答复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驳斥阶级敌人对农民运动的种种污蔑和攻击,支持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进一步将农村大革命推向前进,毛泽东同志于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深入湖南农村,先后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农民运动的情况,于2月16日撰写了《视察湖  相似文献   

2.
魏泽民 《档案》2014,(4):37-40
王基永(1903-1930),号季培,湖南省湘乡县莲花桥人,是上世纪20年代湖南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中共早期著名的革命活动家。l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王基永神秘失踪,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后来流落甘肃天水、礼县。为隐蔽身份,躲避国民党反动军阀的追杀,王基永到天水后改名为王鸣真,经人介绍,先后在礼县法院、礼县县政府任职,后来在马绍棠县长身边作了政府录事兼民政科长。直至马廷贤礼县屠城时,王基永因组织军民抗击军阀马延贤军,在战斗中战败,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张平化,湖南省炎陵县(原称酃县)人,1926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同年投身北伐。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回家乡开展农民运动,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酃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张平化就从这时起,跟随毛泽东闹革命,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于1872年春去世后,在双峰县(原湘乡县)荷叶镇家府富厚堂留下十数万宗藏品,曾氏日记、家书、奏折等达1500万字,还有朝延谕示、朝延赐予的褒奖荣誉品等这些含金量很高的珍品,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时光倒回到晚清道光十三年秋后的一个良辰吉日,在湘中双峰县荷叶镇(旧时为湘乡县荷塘乡)白玉堂的农户家里,张灯结彩,喜联高挂,乡人忙忙碌碌,这是这家曾姓主人为其长子曾国藩完婚而大摆酒宴。  相似文献   

6.
《犁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由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共产党人主编的革命刊物,不仅对宣传革命思想和指导农民运动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中国报刊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研究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历史和近代农民问题的重要文献,具有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毕耕  马岚 《中国出版》2015,(3):60-62
《中国农民》是19世纪20年代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理论性刊物,主要用于宣传革命思想、提供政策指导和交流工作信息,被称为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指路灯"。该刊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农民问题和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历史的重要文献,至今仍然具有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 最近,笔者在湖南省双峰县发现一份我国儿童图书馆的珍贵史料——《湘乡青树镇议事会第一次报告书》.收藏这一珍贵史料的是双峰县十竹乡八十三岁的老人——王子奎先生.王子奎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祖父王焜(字质先)是光绪二十七年贡生、青树镇第一任议长.自王焜起,王家便有收藏古旧习惯.王子奎先生从小受其影响,曾收其祖父、叔伯、父亲的遗书、手迹、器物集于一室,名曰尚泊堂.其中有不少珍品,《湘乡青树镇议事会第一次报告书》即为其中珍品之一.《报告书》是王焜1912年7月充任议  相似文献   

9.
葛健豪,原名葛兰英,1865年出生于湖南省湘乡荷叶镇桂林堂(今属双峰县)的一个名门望族.16岁时,遵照父亲葛葆吾的遗嘱嫁给了永丰镇(今属双峰县)蔡寿菘之子蔡蓉峰.她与秋瑾、唐群英是志同道合的好友,受她们的影响极大.她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她用一双小脚走出了一个女人的伟大人生.  相似文献   

10.
武昌农讲所聆听毛泽东讲课 夏光,1909年11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武冈县.1926年,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各地农民运动迅猛开展起来.当时在县中学读书的夏光深受影响和鼓舞.7月从县中毕业后,就立即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武汉成为大革命中心,时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提议在武昌举办一所大型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来培训一大批农运骨干,以解各地急需农运干部的燃眉之急.为了尽快筹备武昌农讲所,毛泽东亲赴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国民党党部,得到三省党部的支持,组织农运骨干和其他进步青年到武汉参加入学考试,年仅17岁的夏光是湖南方面的报考青年之一.  相似文献   

11.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6年下半年起,随着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北伐大革命的胜利进军,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贪官污吏和119恶势力等各种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统治制度,引发了深刻的农村社会大革命。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柴生高 《兰台世界》2012,(13):66-67
一、探索革命道路的时代先驱蔡和森1895年生于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少年时代家境较为贫寒,做过大约三年的学徒。1913年,凭借着刻苦勤奋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并在此与毛泽东结识且成为挚友。在湖南一师学习期间,蔡和森读  相似文献   

13.
正翻阅渌口大革命时期的档案资料,一些人,一些事和一些感动涌上心头。1926年,安源党组织派遣中共地下党员易足山、孙小山、刘绍基等人指导醴陵地委开展农民运动来到了渌口,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以渌口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大多数农民集合在农会的组织下,进行了一场声势空前的农村大革命。  相似文献   

14.
赵秀德  江丽 《历史档案》1998,(2):121-129
1923年7月至1927年8月的中共北方(京)区执行委员会①,是北方地区党组织最早的领导机关。北方(京)区委建立后,以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为基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北方广大地区建立和发展中共党的基层组织;以国共合作的名义开展关税自主运动,国民会议运动,声援上海工人、学生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斗争,组织各界人民实行反对奉系军阀政府的三一八运动等斗争。在这一系列的斗争中,北方各级党组织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提高广大民众的阶级觉悟,巩固党的基层组织,为后来的革命斗争作了准备。大革命时期北方(京)区委领导北方群众进…  相似文献   

15.
仁悟 《出版参考》2014,(6):20-21
贺炳炎出生于1913年。父亲贺学文是个靠帮工、背煤为生的穷苦人。 贺炳炎9岁时就随着父亲在江家湾、郑家恢煤矿开始背煤,当上了“煤黑子”。 大革命的洪流席卷而来时,贺学文积极参加农民运动,当了农民协会会员。大革命失败后,到处是白色恐怖,贺学文被迫背井离乡,在湘鄂交界一带四处躲藏。1929年春,贺龙率红军第4军来到澧县、松滋、宜都边境一带活动,贺学文将孩子托付给亲戚,毅然参加了红军。  相似文献   

16.
张磊 《档案与建设》2021,(4):68-71,76
1926年10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在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上发表了题为《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1]的文章.其中写道:"有一个日本留学生顾山人周水平回到本乡,看不过眼,乃劝佃农组织团体,名曰'佃农合作自救社'.周往来各村,宣讲农民痛苦声泪俱下,顾山农民从者极众,江常锡(指江阴、常熟、无锡——编者注)三县交界各地农民都为煽动,如云而起,反对为富不仁之劣绅大地主,一致要求减租."在文章中,毛泽东详细记述了周水平在江阴乡间发动农民运动的英勇事迹,以及周水平牺牲后农民祭奠悼念他、要为他报仇的慷慨场面,热情赞扬了周水平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作为为数不多的受到毛泽东亲笔撰文称赞的烈士之一,周水平在大革命时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以共产党员、国民党员的双重身份积极参加革命工作,领导农民开展抗租斗争,成为这一时期江苏著名的农民运动先驱.  相似文献   

17.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继广州农讲所之后,由中国共产党倡议.国共两党合办的又一所培养农运骨干的学校。武昌农讲所培养的学生为以后全国各地的农民武装斗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毛泽东、方志敏在武昌中央农讲所的一段交往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8.
赤潮毛泽东与中国革命(节选)韩素音毛泽东一进校门,人们一眼就看出他是一个穷孩子。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是为地主及富家的子弟们开设的,差别甚为明显。毛泽东以前是作为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那样劳动,现在看起来仍是那样,一个吃苦耐劳、勤俭节省的青年,没有富家子弟的...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共中央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审查和纠正党在大革命后期的严重错误,决定新的路线和政策,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今鄱阳街139号)召开了紧急会议。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重大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  相似文献   

20.
富厚堂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故居,位于双峰县(原湘乡县治)攸永乡富坨村的鳌鱼山脚,东去县城38公里。它原是曾府的一处庄园,早在咸丰七年(1857),曾国藩就建书屋“思云馆”于此。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克南京,同治皇帝封曾国藩为“一级毅勇侯”,其弟国潢等遂为他在家兴建“侯府”。同治五年,曾国藩家眷移归,其子纪泽援《汉书》功臣表中列侯记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