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赛珍珠(Pearl S.Buck),美国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生三个月便被父母带到中国,前后在中国生活了40年.她一直宣称汉语是她的母语,中国是她的第二祖国.她自己曾说:"我一生到老,从童稚到少女到成年,都属于中国."史学家James Thomson称她为"自十三世纪马克.波罗以来最有影响的记录中国社会的西方作家."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她葬礼悼词中称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位敏感而富于同情心的人."  相似文献   

2.
乐翻天     
《科学与文化》2010,(1):32-33
离婚“有理” 1、美国犹他州普莱士有一男子诉请法院判决他和妻子离婚,理由是“她在我们床头上方的墙上,挂了她4个前夫的照片”。 2、新墨西哥州罗文市一位妻子向法院诉请离婚,理由是行伍出身的丈夫“要我称他为‘上校’,而且每次看到他都得向他敬礼”。  相似文献   

3.
汪新才 《知识窗》2013,(7):26-26
杨媛草是一位“80后”重庆美女,因为名字中有一个“草”字,业内人都亲切地称她为“小草”。 高三那年.外婆与父亲的相继去世.让杨媛草一夜间突然长大。本来,她拥有被保送的机会,可她却放弃了.而是靠实力参加了当年的托福考试.凭着六百多分的成绩.她坦然地走进了英国卡迪夫大学新闻学系。  相似文献   

4.
著名作家王蒙,不久前在广东中山大学就中国当代文学问题进行演讲时,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中国作家为什么伟大的不多,”然后他自己回答道“就是因为作家自杀的太少了”。那么为什么自杀率越高就越容易出伟大作家呢?王蒙给出了两条原因:一是“创新就像一条疯狗一样追着我们”.二是“精英意识会让人走向孤独”。这两点,都会让作家感到痛苦和压力。  相似文献   

5.
黄丽鹂(化名)是福建一所重点大学的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喜欢“追星”的她意外地邂逅了本省的一位知名青年作家、文化名人,在“名人光环”的作用下,正值青春花季的她义无反顾地开始了一场令人心悸的恋情。为了这份爱,涉世不深、不知人情险恶的黄丽鹂不仅付出了青春、道义和爱情,而且还付出了健康的代价.结果弄得伤痕累累.欲哭无泪。梦醒时分却发现在预支了全部的痴情后得到的却并非真爱.然而此时情感的花朵早已开败凋零在雨季的风中.再多的泪水也无法冲刷掉她心中的悔恨。我们忠实地记录下这段令人伤心的故事,主要是想告诉那些还在做着“追星”梦的女孩,千万不要被“名人的光环”遮住了自己的眼睛,从而做出悔恨终生的事来。下面是本文主人翁黄丽鹂的自述。  相似文献   

6.
钟彬娴是美国雅芳公司成立117年以来的第一位女性“一把手”.她连续6次荣获“全美50位最有影响力的商界女性”之一。  相似文献   

7.
采访到吴明珠院士是在有着椰风海韵的三亚。这样一位贡献突出的科学家,没有丝毫“人上人”的姿态.她答应可以挤出时间聊一聊。在我们面前的吴明珠.虽然已年过古稀.但看来十分精神、挺巧,问及她是否锻练.她笑着说:“我每天都要干活.选种、播种、打埂、覆地膜、授粉、鉴定果实品质.我们可都亲手操作,哪还用得着锻练?”朴实而谦逊的言语,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人文学与高等教育”一文中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两年以前,哈佛大学主持了一次中国的十位大学校长和美国的十位大学校长的会谈活动。中国的大学校长基本上是理工科出身的(现阶段北京的领导阶层也大都是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理工传统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而参加会谈的美国的十位校长除了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以外,都是研究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学者。  相似文献   

9.
陈亦权 《知识窗》2011,(6):26-26
丽贝卡.布莱克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县的一位小女孩.她的父母都是奥兰治一所中学里的音乐教师.受父母影响.她也深爱音乐与歌唱.而且还时不时地尝试着给自己写歌.2011年初.刚满13岁的布莱克又给自己写了一首名为《星期五》的歌。这一次.她的歌里没有任何心理活动的描写.只是把自己在“星期五”这一天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一位知名作家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态度冷淡,一言不发。“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作家问道。“他一直都这样。”朋友说。“那你为什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作家又问。“为什么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与作家的朋友不同,大多数人都把“快乐的钥匙”交给别人掌管。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  相似文献   

11.
诺拉·苏尔兹是一位德国作家和画家,她上小学时不擅长做手工,因为她是天生的“左撇子”。她每次面对那些不适合左手的工具和技艺时都会感到很困惑:为什么人类生来就有左右手的倾向呢?  相似文献   

12.
卞毓方 《知识窗》2013,(15):31-31
假设任你选择一种职业.你打算干什么?美国人的回答充分显示了干一行厌一行.一位军界要人说:“去乡间开一个杂货店。”一位女部长说:“到哥斯达黎加的滨海游览区开一家旅馆。”一位市长说:“改行当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13.
陈雪娟 《知识窗》2011,(11):30-30
前不久.我受邀前往瑞典的一个民间法律服务机构.进行业务交流活动。协会里有一位成员名叫卡斯蒂.她在法院工作。因为曾经在中国留过学.所以与我一见如故.活动一结束.就请我去她家住几天.她告诉我说.她们法庭很快要开庭审理一个案子.所以要急着上街去找到几位“最高判官”.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人》2007,(9):9-9
美国一位理论物理学家称,根据他建立的一个新时空数学模型,我们的宇宙并不是无中生有诞生的,它不家“前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周敏 《科教文汇》2011,(35):65-68
赛珍珠在1938年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她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她在著作中塑造中国女性角色的能力。本论文旨在揭示赛珍珠在塑造中国女性形象时所采用的独特视角,以此说明赛珍珠极力强调中国女性的勤劳、勇敢和忍耐力,以尽力重塑中国女性在西方读者心目中的积极形象。同时,赛珍珠通过这些中国女性角色表达了她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03,(15):15-16
黄世鲜认识仰融之前在四川宜宾一个火电厂的子弟学校教了19年的英语课,但同时也研究了十余年的微珠。让黄世鲜接触这方面知识的是一篇英语论文。1982年.学校的一位老师受人之托让她翻译文章,但文中相关的技术词汇难倒了黄世鲜。文章在她那里搁了很久,“我当时到食堂打饭都要躲着那位老师。”黄世鲜说。  相似文献   

17.
在T3航站楼     
苏婷 《科技新时代》2007,(10):54-56
号称“世界十大新建筑”之一的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计划在明年2月试运营,如果有机会.你一定要来这里看看。它的设计者称其外形犹如一条中国神话中的蛟龙:从市区到T3航站楼的首都机场快速轨道交通线是“龙须”.“龙头”是主航站楼T3A,这里设有330个值机柜台和国内候机厅。“龙身”是T3C,奥运期间这里将担负起奥运专机的接待任务。航站楼内的捷运“小火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李荔 《科教文汇》2010,(16):59-60
《喜福会》是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品,也是她的处女作。她是根据自身的体会进行创作的。在小说中,她呈现给读者的是四位中国移民母亲生活经历和她们与女儿之间的故事,探索了人们普遍关心的母女关系的主题。本文将透过小说中母女之间情感历程来诠释深深的母女亲情。  相似文献   

19.
漫漫太空信步,寂寞“嫦娥”舒广袖。这是几千年来一直流传在中国人民中间的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今天这一神话已成为现实,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一位美国宇航员——萨娜·路西娅。她创下了妇女一次太空飞行188天的世界纪录,成为人类历史上在太空滞留时间最长的活着的“嫦娥”。  相似文献   

20.
90年前,她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大家族中;她的祖父是被誉为“旧世纪的一代完人”的南开大学创始人严修;她27岁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并成为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的得意门生。她是一位杰出的妇产科、妇幼保健专家,更是一位活跃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 她,就是被誉为“中国围产保健之母”的严仁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