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批评报道是新闻报道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和表现手段。它对于加强党风建设,制止贪污腐化,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批评性报道不但要讲求方法、方式,更要注重效果。选词造句一定要准确,不可过于激烈,尽量减少“反弹”现象。把握好批评尺度木匠做家具讲究尺度,长了不行,短了也不行,要严丝合缝恰到好处。批评性报道也是如此,不要不疼不痒说几句,解决不了问题;也不要动不动  相似文献   

2.
在电视新闻中进行批评性报道,是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毫无疑问,新闻应以正面报道为主。但在报道大量成就、经验,发挥重要的鼓励、激励和示范等教育作用的同时,积极地、正确地开展批评性报道,也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人们全面地认识社会,帮助人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社会,看待生活。批评性报道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公开性,能起振聋发聩的作用,帮助人们改进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前进。  相似文献   

3.
批评报道是新闻报道中十分重要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表现手段,它对于加强党风建设,制止贪污腐化,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批评性报道不但要讲求方法、方式,更要注重效果。选词造句一定准确,不可过于激烈,尽量减少“反弹”现象。把握好批评尺度木匠做家具讲究尺度,长了不行,短了也不行,要严丝合缝恰到好处。批评性报道也是如此,不要不疼说几句,解决不了问题;也不要动不动就乱,  相似文献   

4.
当前,党报在批评性报道方面面临种种困境。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不理解,认为批评性报道是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抹黑";另一面,批评性报道作为党报工作的重要方面在改进党的工作,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更新观念,改进工作,促进批评性报道的健康发展,成为新时期党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正面宣传?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效果的好坏是检验一种宣传是不是正面宣传的唯一正确标准。”意思是:社会效果好的报道,就是正面宣传,反之,是非正面宣传。还有的人把批评报道也划在正面宣传之内,说什么“把批评性稿件笼统地划在正面报道之外,也是不妥当的”。我认为,正面宣传是指事物好的方面的宣传,也就是指积极的事物的宣传。事物有积极的与消极的,有光明与黑暗的,有成就与缺点、错误,总之,是一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既然社会生活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那么,作为一种权威的新闻媒体,倘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就不能只报喜不报忧.所谓“报忧”,通常是指批评性报道.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我认为目前在社会上还有一定市场的一些观点仍对开展批评报道有着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的形势下,如何正确掌握和运用批评武器,使批评性报道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各方面的改革,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几年来,我们摸索出一条在困难中前进的途径,这就是,搞批评性报道,要坚持慎重的态度,把事实核对清楚,虚心听取各有关方面的意见,把工作做细致,就会收到积极的效果。一、对改革中新的不正之风要大胆进行批评,对改革中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8.
批评性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不多,但是起到的作用却很大,可以说批评性报道与正面报道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正面报道所无法替代的。但是这种报道的协作难度又较大,很多新闻工作者都感觉难以驾驭。那么如何提高批评性报道的写作水平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批评性报道写作中需要注意的几点要求,供大家参考。总的来说批评性报道既要有针对性,又要能够使人接受,发人深省,引起人们对事件的深入思考,可以说批评性报道考验的不仅是写作功底,更考验新闻工作者的性格与观念。  相似文献   

9.
张萍 《青年记者》2016,(35):35-36
批评性报道是新闻媒体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重要方式,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楚天都市报是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份面向市民的综合性报纸,长期以来十分重视批评性报道,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下面,笔者试对其特点及不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青 《新闻记者》2012,(8):87-91
批评性报道,是媒体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从新闻自身的价值而言,批评性报道是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一个主要手段。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而提倡信息公开、维护大众的知情权则为媒体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这使得见诸于媒体的批评性报道有所增加。本文以近年来相继发生的"三鹿奶粉"、"圣元奶粉"、"富士康员工跳楼"、"毒胶囊"等公共卫生事件为例,探讨如何正确把握批评性报道的导向,减少其负面作用,放大其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社会新闻迅速发展成为新闻宣传的一支生力军。通过调查发现,社会新闻中的揭露性批评性社会新闻在读者中兴趣更大,反映更强,影响更深。然而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实:有的批评性社会新闻通过揭露矛盾和问题,伸张正义,促使了具体问题的解决,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有的却一味迎合读者,投其所好,批评性报道不但不起好作用,反而帮了倒忙,在社会上产生不良情绪。这种现状不能不令我们新闻工作者思考一个严肃的课题:如何把握批评性社会新闻的“度”?做到既敢  相似文献   

12.
生机勃勃的舆论监督,颇有力度的批评性报道。这是我参加第七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以后留下的一个印象。批评性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一种主要的、直接的形式。同往年比较,1988年广播新闻批评性报道的特点是:数量增加,力度加强,层次开始提高,方法巧妙多样,因而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第一个特点:批评性报道数量增加,为解放以来最活跃的年份之一。  相似文献   

13.
项红  牛晓丽 《今传媒》2007,(6):42-42
舆论监督是维护社会公正、消除腐败、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众多媒体都加大了批评性报道的比重,在抨击不法行为、监督司法公正、揭露腐败现象等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真正担当起了公众喉舌和舆论监督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以正面报道为主,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基本方针,符合当前党的基本路线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认真积极地开展批评性报道,实现有效的舆论监督,同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①。首先,社会生活的现实矛盾始终存在,一定时代总有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的方面;新闻传播媒介根据真实性原则,对此加以报道是完全必要的。其次,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革命政党和人民政府克服缺点、实现奋斗目标的有力武器;放弃这一武器,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再次,新闻传播媒介进行批评性报道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题中之义,随着我国民主…  相似文献   

15.
冯洁 《传媒观察》2003,(2):49-50
当代媒体从社会责任感出发,所开展的批评报道的实践,对于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道德体系的重构、法律社会的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完善,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中,批评性报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部分记者没有完全理解批评性报道的规律,批评性报道本身也存在不足。笔者在工作中感到,一些批评性报道在情绪表达上,存在这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正面宣传?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效果的好坏是检验一种宣传是不是正面宣传的唯一正确标准。”意思是:社会效果好的报道,就是正面宣传,反之,是非正面宣传。还有的人把批评报道也划在正面宣传之内,说什么“把批评性稿件笼统地划在正面报道之外,也是不妥当的”。我认为,正面宣传是指事物好的方面的宣传,也就是指积极的事物的宣传。事物有积极的与消极的,有光明与黑暗的,有成就与缺点、错误,总之,是一分为二的。从整体与发展来看,积极的事物总是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在新闻宣传上,强调正面宣传为主,就是指歌颂积极的事物、歌颂光明与成就为主。有些思辩性、探索性的深层次报道,既歌颂积极的事物,又指出事物的缺点与问题,给人以启迪,增强克服困难与解决问题的信心,也应算作正面宣传。正如李瑞环同志所说:“总之,一切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  相似文献   

17.
新闻舆论监督是通过批评性报道来完成的。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要求我国新闻界:“对腐败现象进行批评和揭露,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充分肯定了批评和揭露消极腐败现象的批评性报道是舆论监督的重点。1999年下半年,央视观众调查表明中央电视台的名栏目《焦点访谈》在全国的平均收视率已达到26—27%,  相似文献   

18.
批评性报道在不可能完全还原的“事实”中去呈现事实和表达否定性的意见,这一报道特质使得批评报道与被批评者的名誉受损(即社会评价的改变)必然产生关联。撇开被批评者的名誉受损系其行为的“咎由自取”这一面不说,意识到新闻媒介的意见褒贬与当事人社会评价之间的“相关性”,既有助于新闻从业者更理性地看待频繁出现的新闻侵权纠纷,用一种平和心态营造舆论批评的环境,也有助于媒体从业者意识到批评性报道的法律风险,更加谨慎地表达意见,提高批评性报道“法”的含量。在权利本位意识日益高涨的大环境下,媒体从业者培养谨慎的批评意识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中长期流传着一句话:批评性报道最难搞.我想,这句话是真实的.所谓“批评性报道最难搞”,有两层意思:第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一般以正面报道为主,批评性报道较少,惟其较少,也就显出其珍贵,也就备受重视,也就要求严.第二,批评性报道是一种披露事实真相,弘扬正气,批评错误的报道,通常,表扬容易,批评难.客观上,它要求记者要深入地调查,不带个人偏见,写作时遣词造句更讲究,还要经得起被批评一方和大众的检验,所以,这实际上是在考验一个记者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作为舆论监督重要手段的批评性报道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批评性报道与舆论监督的区别、批评性报道自身特点出发,透视批评性报道中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并就如何进一步强化这一功能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