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年制第九册、六年制第十一册《少年闰土》一文,选自鲁迅小说《故乡》。它通过“我”对三十年前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表达了“我”对闰土爱慕、敬佩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开头便在读者面前出现一个特写镜头:“我”记忆中闰土的形象(第一段),接着按相识(第二、三段)、相谈(第四段)、相别(第五段)情节展开。现对本文的教路作如下的新探: 一、开门见山,直触情节(学第二段): 1.“我”与闰土是怎么认识的?用“因为……所以”说  相似文献   

2.
下文《指导背诵四部曲》所选的例文《少年闰土》,在“九义”教材第11册中虽然没再入选.但考虑到《指导背诵四部曲》所提出的“一填二引三想四会”的指导背诵四步法较有参考价值,所以原文照发.我在多年的指导背诵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一填二引三想四会”的指导背诵四步法.下面就以《少年闰土》第四自然段为例说说我是怎样运用这四步指导学生背诵的.一填.填关键词语.在学生理解了第四自然段的内容之后,我根据这一自然段的三个层次出了三道填空题:(1)第一、二句表达了“我”盼望见到闰土的______心情,从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2)闰土长着______的______脸,头戴一项______,颈上套一个______.他真是一个______的少年.(3)不到半日,“我”便和闰土______了,可见“我”非常______闰土.这一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强化了关键词语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日日盼望”、“好容易”、“飞跑”、“紫色的圆脸”、“小毡帽”、“明晃晃的银项圈”这些  相似文献   

3.
媒体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优化教学过程必须优化媒体设计。教学实践表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电教媒体与传统媒体组合成优化的媒体系统,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下面仅以《少年闰土》一文为例,谈谈设计电教媒体优化语文教学问题。 一、音像同步,感知入境   音乐是激发情感的兴奋剂。在讲课文之前,如果能采用配音阅读的方法,极易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有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   《少年闰土》一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怎样让学生们感受到“我”对闰土的敬佩…  相似文献   

4.
“对比式”板书设计《少年闰土》一文作者通过对小时候一段生活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健康、机敏勇敢、知识丰富、天真可爱的旧中国南方农村少年的形象。采用对比手法,通过二人交谈后“我”发出的感叹,流露出作者羡慕闰土的见识。同时表现出作者对封建贵族家庭桎梏的不...  相似文献   

5.
《少年闰土》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作者抓住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和“我”的心理活动写出了人物的特点,显得真切动人,特别是第四段作者选取了雪地捕鸟、海边捡贝壳、瓜地刺猹、潮汛看鱼等四个典型事例,突出闰土是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海边  相似文献   

6.
《少年闰土》第四段,讲闰土向“我”讲述四件事。这四件事表现了少年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特点。段末最后一小节,点明中心。教好这一段,是领会全文内容的关键。为此,我精心设计了如下的导读。一、提示导读,知道写什么提示导读,其方法是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加上明显的导语,引导学生接读下去,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的目的,下面是导读的全过程。师(导读):闰土向我讲述了四件事,第一件事  相似文献   

7.
我对长文短教的探讨──《少年闰土》教学体会大同市/陈兰梅如何将长文短教,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呢?近年来,我在此方面进行了探索。下面,以《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少年闰土》是一篇题材距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的文...  相似文献   

8.
“学导式”教学法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是;(一)自学发现;(二)质疑问难;(三)精讲;(四)演练。下面谈谈教学五年制第九册23课《少年闰土》的设想。一、自学发现在预习中,要设计好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充分地感知教材,定向摄入大量的信息。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心理,确定问题的难度,诱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教学《少年闰土》一课,可提出下列自学提纲:①你觉得闰土这个孩子怎么样?②课  相似文献   

9.
《少年闰土》教学的几个□安徽陈文生注意点《少年闰土》是一篇重点课文。由于它是鲁迅先生20年代的作品,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有些句子难懂,就连一些字词也不容易理解。下面我想谈谈这一课字词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一、字的读音。文中“向一匹猹尽力地...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第十册《少年闰土》一课,是从鲁迅小说《故乡》中节选的。它虽只截取了小说的一部份(“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但情节完整,形象鲜明。课文刻画了农民孩子闰土的生动形象,展现了这个孩子外在和内在的美,赞扬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课文通过回忆往事,写“我”同闰土交往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首段开头就展示了一幅“神异的图画”。这幅图画背景绚丽,气氛欢快。让主人公们出现在这样  相似文献   

11.
姚雯 《山东教育》2007,(1):54-54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是《少年闰土》的一个难点,要学生理解“四角的天空”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些抽象。学生不明白饱读诗书,锦衣美食的少爷怎么会不知一个农村的少年?往往在这部分的处理上,老师们容易就词解词,而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熊海滨老师在执教《少年闰土》一课时,却将此难点教在无痕处:  相似文献   

12.
“预习提示”的 1、2段 ,告诉了我们《故乡》的主题 ,而《故乡》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多方面的对比表现出来的 ,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对分析课文中的对比进而把握课文主题。1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形象的对比师生讨论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闰土少年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圆实的小手有鲜活故事美好的海边景象  以“兄弟”相称活泼、健康、重友情是个“少年英雄”中年 :脸色灰黄  很深的皱纹眼睛肿红  一顶破毡帽薄的棉衣  浑身瑟索着  以“老爷”相称穷苦、无奈、像木偶人像石像  闰土形象———从…  相似文献   

13.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是一条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导什么?怎么导?现以《少年闰土》为例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导文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对突出文章的主题,表现文章内容起着重要作用.《少年闰土》一文,是以所写的人物作题目,我们从题目知道文章所写的材料是——少年时代的闰土.我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和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后提出:大家从课题中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想知道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孩子?有的说想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怎样写的?等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课义.他们带着问题学,目的明确,自主研读,学  相似文献   

14.
备课历程 八月初,在贵阳赛前培训会上,我“幸运”地抽中了《少年闰土》。之所以说“幸运”,原因有三:第一,我特别擅长教情感性强的课文,而鲁迅作品历来被中小学语文老师视为“拦路虎”;第二,《少年闰土》篇幅太长,难处理;第三,新教材触碰的人少,容易创新。《少年闰土》却是传统课文,创新难!可大局已定,我只能面对现实,全身心地投入。整个备课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解句一例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是《少年闰土》(五年制第九册)中的  相似文献   

16.
《少年闰土》讲的是鲁迅对三十年前和闰士之间的一段生活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我”和闰土儿时的真诚友谊,也表达了“我”对闰土爱慕、敬佩和怀念的感情。本课教学需要学生在掌握生字新词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的阅读教学中,将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根据闰土的变化,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探究作者塑造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关这一环节的比较阅读教学设计只是流于形式,浮于文字表面。比如,这种设计往往会引导学生注意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相比在身材、眼睛、衣着、手等外貌上的变化,会引导学生关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说话时对“我”的称呼、与“我”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一年五月,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小说《故乡》。在这篇小说里,作者通过“我”对少年时代的回忆,以一定篇幅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江南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表达了“我”对闰土的真挚友情和对家乡的美好怀念。这就是节选在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上的《少年闰土》。《少年闰土》是一篇讲读课文,是本组课文的重点教材。它的教学内容很丰富,字词、句章、语法、修辞及文采等诸方面都可  相似文献   

19.
《少年闰土》一文的插图中闰土的动态形象没有鲁迅先生文字表述准确。课文写闰土刺猹时是“手捏一柄钢叉”。“捏”的意思是“用拇指和别的手指夹住”,例如“捏饺子”、“捏泥人儿”等。一般情况五指不全用,使用的工具离掌心也有些空隙。这样使用和操作工具方能灵活、敏捷。然而本课插图上的闰土是手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九义教材《少年闰土》一文是从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节选下来的。课文写景优美.场面生动,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课文。但我认为文中“项带银圈”中“带”字的用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