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理想,是关系到巾同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上任后的第一次正式讲话.主题就是教育均衡发展问题。2009年5月,在成都市青羊区政府及教育局的统筹下,树德协进中学在全社会关注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蕴育而生.南树德中学领办二十八中,我校从此更名为“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怎样将树德中学先进的办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树德中学(原成都九中)始建于1929年,是成都市教委直属学校,曾荣获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精神文明单位”和首批“省级校风示范校”等称号。最近,该校又成为四川省重点中学中首批达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的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树德中学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树德广才,即“树德树人,广才广能”。简言之,“成才要成人,树人先树德,树德以广才”。学校追求德、才、人合一,追求全校教职工个个最好,追求全体学生人人第一。  相似文献   

3.
在“树德树人,卓育英才”的办学思想引领下,树德中学以“卓越人生”为主题,以“五大素养”为核心,创建“品格课程、学术课程、实践课程、未来课程”四大课程体系,着力构建制度平台,实践新学习制度,优化学生成长系统,深化学校育人实践.  相似文献   

4.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严谨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主渠道,它为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树德中学是四川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四川省中学实验示范学校,在“树德广才”办学思想指导下,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改革之路,大力开发实验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实验场地、设施设备的功效,最大限度的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做到物尽其用,设备功能利用最大化,为学生发展服务,为教育教学的全面提升服务,取得可喜成效。  相似文献   

5.
新闻链接     
本刊讯2月9日,原成都市南洋学校里彩球高悬, 彩旗飞舞,上午10时,随着成都市委副书记黄忠莹、副市长郝康理按动电子按钮, "成都树德联合学校"校牌徐徐升起,成都市树德中学与民办学校--成都南洋学校成功联姻。成都市南洋学校建校于1999年,是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15年一贯制寄宿学校, 是成都市乃至西南地区创办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民办学校之一。成都市树德中学是成都市教育局直属中学。  相似文献   

6.
新闻搜索     
6月1曰,记者从成都市教育局了解到,为缓解对石室联中、七中育才学校(西区)和树德实验中学三所改制学校的小升初择校热,进一步加大对城区其它相对薄弱学校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城区义务教育段学校的均衡发展,市教育局决定将市直属的成都24中、武侯区的成都50中、成华区的成都49中和锦江区的锦江育才中学确定为具有直升石室中学、七中和树德中学资格的学校。具体为:今年招收的初一新生三年后初升高,锦江育才  相似文献   

7.
<正>在知识经济日益显现的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推进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就是要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的教育市场,优化国内的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服务。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工程,树德协进中学一向秉承"树德广才,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理念,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国际视野把握和发展教育,铸  相似文献   

8.
记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你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有哪些具体措施?何文斗:在学校工作中,我校始终坚持把培养面向21世纪需要的人才、为学生打好素质基础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树德中学实施素质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以“树德广才” 的校训来表明我们的办学思想.一是“树德”,树人先树德,育人要育魂,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摆在育人的首位;二是“广才”,把学生培养成为博学广闻、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南京市觅秀街中学是南京市江宁区上坊保障房片区一所配套公办初中学校。学校现有9个班级,365名学生,生源多元复杂,发展差异较大。学校秉承“让成长更美好,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价值观,以“为成长而教育,让孩子们成为行知雅秀的人”为育人目标。学校格外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学校文化构建和教育方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科技与人才的世纪。为了促进全国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两个工程”的实施,使民族地区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我校有幸在“两个工程”的实施中,与成都市树德中学结为友好对口支援学校,得到树德中学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得到了深层次友好的支  相似文献   

11.
刘琦栋 《江苏教育》2009,(7):123-123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是由公办邗江中学与民办润扬中学组成的教育实体。学校提倡“合道德”的学校教育,寻找中学教育新的行走路径:以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为目标构建“道德课堂”课程教学结构体系,不断完善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区课堂,让学生过合道德的课堂生活,让中学成为学生人生最重要的奠基阶段与终身美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12.
赵敏 《四川教育》2020,(1):11-12
2019年12月5日,由四川创新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成都教育名家谈教育治理”研讨会在成都市华阳中学举行。本次会议聚焦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治理,成都市政府总督学陈蕾、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成都师范学院院长陈宁、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刘世民,以及来自石室中学、嘉祥外国语学校、树德实验中学、七中万达学校等十余所成都知名学校的校长、教师,围绕如何提高学校治理效能进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红 《江苏教育》2010,(11):34-36
在“文化立校”。追求学校内涵发展的今天,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方式上仍处于孤立的、封闭的状态,即使出现了问题和困难。也忽视交流研讨,更谈不上合作分享。秦淮区则将区域内的学校组织起来,构建了“秦淮区学校文化建设共同体”。以共同的愿景、协进的策略,加强区域穴各所学校的交流与互动,分享教育资源,引领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发展,推动区域教育品质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4.
“老师,那两本书借给我看看!”“老师,那套 教材借给我看看!”在近日举行的普陀区树德小 学生命教育专场展示活动中,除了学校师生全情 投入的生命课让人印象深刻外,学校自编的成长 教育教材也受到与会者的青睐。这本被普陀区近 百所中小学校长和大队辅导员急切阅读的教材名 为《我成长,我快乐——树德小学成长教育活动手 册》。  相似文献   

15.
“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杭州市朝晖中学在办学过程中的不懈追求。作为一所成长中的学校,朝晖中学本着“追求人本、走向校本、关注生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以“让人活得更加美好、幸福”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将集团化办学与学校成长同步结合,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联盟式”集团办学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而“质量取胜”基础上的“文化取胜”则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本期视点,我们将从“联盟式”集团办学、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等方面介绍朝晖中学的办学实践,以期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政治课教学》2008,(10):5-7
“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杭州市朝晖中学在办学过程中的不懈追求。作为一所成长中的学校,朝晖中学本着“追求人本、走向校本、关注生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以“让人活得更加美好、幸福”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将集团化办学与学校成长同步结合,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联盟式”集团办学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而“质量取胜”基础上的“文化取胜”则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本期视点,我们将从“联盟式”集团办学、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等方面介绍朝晖中学的办学实践,以期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育被认为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成为“五育”融合的突破口。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实现“五育”融合需要打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劳动教育引领的“五育”融合最好以“食育”为突破口,以此连接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和社会劳动。让学生承担学校的绝大部分劳动,由此形成学生自治的基本责任和担当。劳动教育引领的“五育”融合需要发挥社会教育力,建构“五育”融合的社会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8.
构建让每一位教职工都能充分“释放主体潜能、抉择自我价值”的运行机制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探索构建以“同频共振”为主要目的的目标机制、指向“引领激励”的规约机制、以“三制一包”为主体内容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是杭州师范大学东城教育集团旗下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创办于1970年,前身是杭州市九堡中学,2010年搬入新校,。学校以“人和心畅,持诚求真”为校训,以“输送合格公民,培育弘毅之士”为教育目标,以“让我们共同创造教育的幸福”为行动纲领。学校构建人格教育校本课程,推进社团活动课程化,从“爱运动,善表达,会生活”三个维度,构建了创意实验、十字绣、健美操、模型、琴棋书画、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现有69个教学班,学生4250人,专任教师231人,其中江苏省特级教师2人,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5%。学校在多年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上整合而成了"协进课堂"教学模式。"协进课堂"依托教师的科学预设,围绕问题的多元探究,构建互动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科学、优效、优质的课堂文化。在"协进课堂"的引领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