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甲午战争后,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其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日本资本进入台湾,进行剩余价值的掠夺.本文阐述日据时期台湾存在的刺激资本发展的环境与机制,分析日本殖民资本在台湾进行营运状况及其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2.
论基层社会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基层治理结构,有自治空间,但没有自治权,是单中心(集权)权威秩序,不是多中心(分权)自治秩序。基层社会自治的建构,一是自治权的法律保障,即明确社会自治权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不同层次的自治体之间的权利内涵和边界。二是政府、社会、市场等领域的多中心公共治理主体的形构。三是重构主体社会。祛除社会对国家的依附性,自治原则才可能建立起来。从基层总体治理上看,建构基层社会治理的自治权力结构体系,具有社会利益组织化和社会秩序维系的制度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下的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传统的乡风民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从民俗的内涵入手,结合我国当前农村实行的村民自治制度来分析探讨民俗的维系、调控、塑造及教育功能对村民群体、个体以及村民自治活动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并提出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应科学地对待民俗,继承精华、遗弃糟粕、移风易俗.尽快改变农村面貌,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  相似文献   

4.
传统农民的政治情感在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特别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应对其有足够的重视。首先对传统农民的政治情感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主要包括权力崇拜与依附、平均主义、人治观念与臣民意识、家国同构下的集体主义等几个方面,然后对传统农民的政治情感应该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在理论上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事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民国建立以后,由于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国内自治思潮的不断推动,中国各地逐步开始实施自治运动,与之相应的自治机构也纷纷建立起来。如单纯从政治演化和社会管理的角度分析,这一运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财政经济和基层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运动又具有十分明显的缺陷。探讨阎锡山在实施自治运动过程中政府机构的过度增加及自治事务的日渐繁杂,可以看到自治运动对山西基层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并了解到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山西乡村社会贫困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国民革命前,中共中央高度肯定了农民阶级的伟大革命潜力和在国民革命中无产阶级同盟军的阶级地位。在以衙前农民运动和海丰农民运动为代表的早期农民运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不仅开始启发农民的阶级斗争意识,而且通过组织农民协会领导农民开展以减租为重点的经济斗争。沈定一混淆了国家的阶级性质,反对农民采用革命暴力手段,暴露出自身的阶级局限性;而彭湃则科学指出了中国农民运动比较工人运动的特殊价值。这一切都为国民革命兴起后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奠定下思想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是朱晓阳教授对于云南省昆明郊区滇池东岸小村的田野调查资料。该书采用“延伸个案法”描述小村惩罚变革历史,展现了不同时期国家权力与村落文化间的关系,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村寨头人掌权、村落自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民利用国家权力来实现地方性目标,再到国家适当控制下的基层社会自主性增强,国家权力与基层村落关系不断调整适应,成为重塑乡村秩序、推动农村社区改革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8.
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清朝政府同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期间,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和"同化"政策,妄图割断台湾人民同中国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将台湾人民同化为日本的"忠良臣民",将台湾变成他们永久的殖民地.然而60年的今天,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步日本殖民者的后尘,大搞"台独"的"去中国化"活动,以实现他们搞"两国论"的迷梦.历史将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9.
日据时代台湾私塾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塾是我国旧时广大人民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日据时代的台湾地区,由于殖民统治者对其不断打压、限制和取缔,私塾生存极为艰难。本文从台湾当时社会背景和日本殖民政策分析,着重论述了日据时代台湾私塾教育的芡展阶段、特点及其历史文化意义,充分展现了台湾人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极力坚持与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为当代我国农民政治参与提供了制度化的平台.也为各种乡村力量利益间的博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和合法性入口.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社会分化的不断加剧,尤其是农民利益的调整,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凸显出来,农民政治参与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分析制约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因素,研究完善村民自治进程中农民政治参与有序化发展的时策,从而探寻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以不断完善村民自治,推进农村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