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各种学习班、辅导班、补 习班、加强班、特长班一个接一个地 冒出来。家长们也不管孩子是不是喜 欢,是不是愿意,就早早地为孩子去 “挂号”;教师们也不管孩子们是不是 有兴趣,是不是有某个方面的特长, 就来者不拒地把他们统统纳入“第二 课堂”。这样一来,他们刚刚走出知 识的“熔炉”,又得去接受另一种“锤 打”。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双休日、节 假日都被父母和教师挤得满满的,他 们柔弱的枝条上过早地挂满了父母沉 甸甸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家住北京某区文化馆附近,经常看到文化馆举办各类培训班的广告:奥数、英语、书法、绘画、钢琴、舞蹈、计算机……哪一个都挺重要,有不少家长恨不得把自己的孩子分成几半,好让他把所有的班都学了。我认识一位家长,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他就给孩子在文化馆报了一个舞蹈班、一个绘画班,还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报了一个剑桥英语班。每周末孩子在文化馆上完两门课后,又要急匆匆地往二外赶,就跟演员赶场似的,真忙。后来,我自己的孩子也上学了,这才知道在学校里,这样的班也一个都不少,只是它不叫培训班,而叫文化艺术课或兴趣班、特长班,而且打的是素…  相似文献   

3.
<正>概述1.1音乐特长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从小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也都没有忘记给孩子培养一两个特长,一方面为了培养孩子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为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学校、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兴趣班如同雨后春笋,让学生和家长眼花缭乱,家长不知如何帮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特长班,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为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特长班就显得尤  相似文献   

4.
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好,是由很多的因素促成的。帮助孩子在学习上走上健康之路,实现良性循环,家长可做的事很多。我认为最显见、最重要的,却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道理就是学习和生活的“不可替代性”,即任何人(包括家长、老师)都不能代替孩子学习。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在孩子需要时,给一点儿必要的帮助。老师违背了这个规律,搞“注入式”教学,让学生进行重复性的劳动;家长违背了这个规律,干出很多出力不得好的事:一会儿给孩子买课外练习册,一会儿又送孩子上补习班、培训班、特长班,一会儿又亲自动手给孩子加码留作业……弄得孩子比大人还忙。本来是…  相似文献   

5.
过度的“早期教育”伤害孩子身心近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一句时髦的口号,于是,各种“兴趣班”、“特长班”、“神童班”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世人的面前。杭州的一些家长甚至是带上椅子、穿上大衣通宵排队为孩子报班,报班的孩子的年龄是越来越小,许多小孩都是一身报数班,每个周末,家长带着孩子“赶场”。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专家”火上浇油:“人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郭利 《小读者》2012,(2):76-6
虽然社会、学校、家长都异口同声地说要实施“素质教育”.一再呼吁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可实际上谁也不甘落后。社会上各种特长班、补习班越来越繁荣.学校希望学生成绩有进步.自然大加鼓励:家长们更是不甘落后,踊跃参与。也许家长也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可是现实如此地残酷.人家都学.你不学,肯定会落后于人。补习班实在是大势所趋啊!  相似文献   

7.
《教育文汇》2009,(9):8-8
暑假中,许多家长给孩子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上特长班、补差班、培训班,把孩子安排得满满的,真正留给孩子的休息时间十分有限。一位小学生说,真不希望放假,放假了比上学还累。相信这个孩子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笔者认为,玩耍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但这一点,许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  相似文献   

8.
“成龙”观念家长有权望子成龙,却无权逼子成龙。正如家长无权包办孩子的婚姻一样,家长也无权包办孩子的前程。很多的家长从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带着参加各种特长班。上学后,每日伴读,课余则送孩子去各种补习班忙忙碌碌,结果是孩子越来越不是那么回事。到了中学,家长终于泄气了,逼子成龙的计划宣告破产。其实家长若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学校的原因,也有家长的责任。有的家长由于“望子成龙”心切,除了让孩子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以外,还要做家长布置的家庭作业,做各种各样的练习。双休日,还要孩子参加各种课外培训班、辅导班、提高班,诸如绘画班、书法班、作文班、奥林匹克数学班等等,实行“超负荷运转”。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孩子们每天都处于忙于应付、疲于奔命、筋疲力尽的状态,没有喘息的机会,睡眠严重不足,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着难以承受的负担。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好孩子广场     
·好孩子热线· 怎样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 骆艾琳 如今的家长,都希望孩子从小就学习一两种技艺。幼儿园内和社会上都开办了各种各样的特长班来适应家长们的要求。有的家长不仅  相似文献   

11.
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他们宁可节衣缩食,也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的家长自己没有大的作为,更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在一次家长期望值的调查中,找发现对孩子期望高的家长为数不少。想让孩子当这个“家”那个“家”的且不说,眼前上各种特长班的几乎占70%左右,英语、绘画、钢琴、电子琴、游泳、武术不一而  相似文献   

12.
阙明坤 《中国德育》2013,(13):63-63
又是一年暑假,正当孩子们兴高采烈,准备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时,很多却被父母逼迫参加这"班"那"班",暑假变成了"第三学期",孩子们沮丧万分。近年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特长班异常火爆。一项调查表明,八成城市学生参加过培训班。缘何家长如此热衷于让孩子上"班"呢?表面原因不外乎是想让孩子多学一些知识,多掌握一门技能,背后原因呢,往  相似文献   

13.
“成龙”观念。家长有权望子成龙,却无权逼子成龙。这正如家长无权包办孩子的婚姻一样,家长也无权包办孩子的前程。很多家长从孩子上幼儿园时起就带着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上学后每日伴读,课余则送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结果孩子越来越不是那么回事。到了中学,家长终于泄气,逼子成龙计划终于宣告破产。其实家长若不是这样逼孩子,孩子成龙的可能也许会更大些。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节假日、双休日,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加强班、特长班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很多家长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欢,用处大小,就自作主张给孩子报了名。孩子们上学期间既要接受新知识,节假日又要接受所谓的"兴趣"培养。可想而知,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多少呢?  相似文献   

15.
注意减轻孩子的“课外负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使不少孩子减轻了课业负担,而家长给孩子的“课外负担”却加重了。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智商不低,便一相情愿地培养他们的“特长”。这些家长不顾孩子在学校忙碌一天的现实,不等孩子放学回到家把气儿喘匀和,也不管他们有无爱好或生理条件,就催促他们赶紧去上“特长班”,或学习书法、绘画,或练习踢球、体操,或学习舞蹈、电子琴。孩子好不容易盼来双休日,想放松放松头脑,可家长又花钱在语数外的“提高班”给他们报了名。他们只得强打精神,勉强去学。孩子们不仅要完成老师的“课内作业”,还要挤出时间完成家长的“课外作业”。双重重…  相似文献   

16.
一年一度的暑假又到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将如何安排自己孩子的暑期生活呢?日前,记者着手调查"孩子如何过暑假",结果却相当出人意料:在接受调查的41名中小学生中,有36人将在各式各样的培训班里度过整个假期,比例高达88%。这些培训班,大都为各类学科课程辅导班,也有不少是音乐、美术、舞蹈等特长班。面对多如牛毛的培训班,家长们眼花缭乱,孩子们也无所适从。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也悄然地、逐步地发生转变,他们打破了以往“以考分论英雄”的旧标准,而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除了重视孩子的文化知识学习以外。家长更多地开始培养起孩子的兴趣爱好,应运而生的许多课外书画班、舞蹈班、音乐班、棋艺班等各种兴趣特长班理所当然地成了孩子们课外的重要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18.
学龄前孩子为了上特长教育兴趣班,忙着“赶场”这在中国城市是个不奇怪的现象。看到越办越多的各种特长班,家长们不顾众说纷纭的关于特长教育的利弊分析,便一窝蜂地往前冲。然而,您知道吗——  相似文献   

19.
宝宝就要入扦,您的心情肯定很复杂。其中恐怕成分最多的是担心:孩子在家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大小便还要有人把,到了托班怎么办呢?许许多多的问题,都让家长不能放心。入托的宝宝即将面临的难题,是他以前从来没有面对过的。如果您在宝宝入托前做好各种准备,那么您的宝宝就会开开心心地度过托班生活。  相似文献   

20.
幼儿上特长班,在许多大中城市,已成为一种社会热潮。有些幼儿园的班级,幼儿上特长班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0~90%。特长班的名目繁多,有英语、口语、数学、钢琴、电子琴、绘画、体操、游泳、乒乓球、武术等等。有的幼儿同时上两三个班。年轻父母和熟人见面的话题,往往是交流特长班的情况,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上一个好的特长班。家长们对于送孩子上特长班的兴趣为什么这样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