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采用了课堂表演的教学方式,但由于目的不明确、指导不到位,导致表演走过场.有人便抨击课堂表演是哗众取宠,是作秀,让许多教师想用又不敢用.周一贯先生曾说:"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只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充分发挥课堂表演的有效性,让课堂表演在语文课堂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2.
正教师的课堂评价语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朗读、表演等表现及时做出的评价性语言。它是教师在课堂上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语言。教师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能力的提高,思想情感的发展,乃至个性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的确发生了许多欣喜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新了,学生的思维活了,语文课的语文味浓了。但很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新教材的试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必须随之改变,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实施.新的音乐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处处都要以学生为本.体现出现代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探索、感受、领悟、表达的过程.所以,教师就有多种多样的角色表演,根据教材在课堂中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故事性强、语言生动形象、适合学生表演的文章,再加上天真可爱、活泼好动的学生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因此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索中,我深有感悟,运用课堂教学形式,把课堂变成学生表演的舞台,更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更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课堂表演充分体现了两个主体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导向,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5.
丁骋骋 《成人教育》2012,32(8):116-117
传统教学法存在许多弊端,所以必须将“教师中心主义”的教学结构转变为“学生中心主义”.课堂中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是实现教学结构转变的突破口.实现这种转变需要有新的教学理念,体现课堂教学“三个境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有多种,包括实验法、视频法、游戏法、讨论法与表演法等.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中,可利用道具让孩子进行表演,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但教师有时也会出现"肆意使用"的问题——不必要组织表演时也要进行表演,不必要使用道具的时候也要使用道具,普通教具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却偏要依靠多媒体课件来实现。此种表演的肆意运用,使"数学"偏离主题,"表演"变为孩子们的兴奋点。对于实际的数学教学来说,评价的指标是体现在形式上还是体现在实际效果上,上课过程中应当注重表演还是个人展现,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文章通过剖析教学构成中"表演"的形式化,探究教学过程中"展现"的内在,让教学回归到实际与真实状态。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有较强的表演欲,这为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课本剧的形式开展教学提供了可能与保障。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故事情节性很强,人物对话比重较多,这就为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课本剧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在课堂上运用课本剧的形式开展教学,既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课堂导入是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它不仅是体现着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也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途径。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教师能根据教学所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从而顺利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进程、开展教学活动。因而,对于当今高中数学教师来说,课程导入技能也在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本文就目前高中的数学教学,系统论述数学教学中有效的课程导入方法与技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课程标准填塞着教师们的耳朵,许多教师也纷纷在自己的课堂中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参与表演……小学语文课堂不再是那么冷冷清清、平平淡淡了。教师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各种“热闹”现象纷纷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让我们有喜有忧。这样的情境导入有必要吗?曾听过这么一堂公开课《雨点儿》。课前,教师把大屏幕投影仪打开,屏幕上出现了课题:雨点儿。上课铃响了。教师想用谜语的方式激趣引入,于是说:“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千…  相似文献   

10.
徐斌 《湖南教育》2005,(7):32-32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最近有许多一线教师来信反映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总结出来大致有以下三点。不看教科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节课我们讲……”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数学书。不板书。一些公开课和观摩课,大多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的确给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它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色彩鲜艳、富有动感。可我们也发现常常是课件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课堂上教师被课件所累,学生成了课…  相似文献   

11.
郑翠玲 《考试周刊》2011,(92):119-120
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化课堂提问,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师生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但是就目前英语课堂提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情况来看,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汪霞 《学周刊C版》2014,(3):107-107
语文教育要求教师利用学生活泼的个性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为此,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能够在语文课堂中体现主观能动性的课堂表演。课堂表演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能够充分“秀”出自己的风采。表演是孩子的天性,把表演引进课堂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氛围,并能让他们在演中获得真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去改变、去适应。高中语文课堂的精彩已不再是教师表演得如何精彩,而是教师怎么能够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  相似文献   

14.
为体现缜密的思考、精美的设计、完美的表达,教师总想把备课中想到的问题一个不少地在课堂中呈现出来,以致大部分课堂时间都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中过去,很少有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空间。这样的课堂虽也有许多“生成”,但大多只是对预设问题的精彩或另类回答,很少有真正的“问题”生成,即使有,也常为“顺利完成”考虑而很少认真对待,因此,也就很少有教师真正从学生需要进行施教。这种“问题一个不少”的指导思想,必导致教学设计由浅入深、面面俱到的特点,教师主导过多,学生主体不够。其最大的危害是扼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变得依赖、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得到广泛使用.笔者在聋校语文教学中,体会到多媒体有效运用给教学带来了许多帮助.但同时也发现,多媒体运用不当,也对教学产生了若干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喧宾夺主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出现滥用多媒体的现象,如许多课文留有让学生进行想象的空间,教师如果用视频展示想象的内容,就会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还有一些本应该由教师亲手书写的内容,也被多媒体代替.实际上,板书有体现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的作用,可以较好地控制课堂节奏,内容也能方便地增删.而这些,都是多媒体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16.
朱小燕 《中学教育》2006,(11):21-21
我在师徒结队,帮助教师设计课堂教案时,遇到了这样的尴尬:为了体现新课程新理念,我提出在教案中安排一些诸如“奖励学生小红花”、“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让学生在课上采访听课老师”的环节,但却遭到教师的反对和怀疑,担心这样会有表演作秀之嫌。对此。我不禁陷入深深的困惑:教师的疑虑不无道理,应当承认,当前课堂,尤其是公开课表演作秀的现象的确存在,令人反感。但老师们在课堂上稍有异举就被斥之为表演作秀,不免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何为表演?  相似文献   

17.
蔡娟 《云南教育》2008,(7):11-14
目前,课程改革,特别是作为培养人才奠基工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日益成熟,并被广泛运用在课堂上,数学学科也是如此.基础教育教学中,积极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向“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毫不讳言,新课程的改革也而临困境,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许多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依然沿袭固有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提前确定主题内容,课堂上按照规定的主题展开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走,学习模式和思维习惯是固定的,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小学语文课堂的功能,人文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也无法得到体现。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与改进,对人文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如何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功能,将人文陶冶融入教育过程,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其中就包含课堂幽默教学。幽默是人类智慧的一种展现,主要是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建立愉悦舒适的学习环境,并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学幽默是教师学识、智慧、灵感和思想的体现。我国许多在教学改革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都提倡把课上得生动、幽默,让学生在笑声中发展。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概括出学生最看重的教师十二种素质,其中一条就是要具有幽默感。由此可见,教学幽默在课堂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抚州市教研室):课堂表演是一种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活动.教学中引进课堂表演,能创设直观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知识、感悟概念、体验学习过程,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极大地张扬学生个性.因此也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欢迎.可事实上,在一些课堂,尤其是公开课中,存在滥用课堂表演的现象.那么课堂表演具体有哪些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