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教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让学生记忆各种知识,或称之为记忆某种“信息”。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增长速度大大加快(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表明: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则为每3年增加一倍)。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象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显然,低效率的传统教育体制与  相似文献   

2.
据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推算,人类的科学知识在十九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二十世纪中叶每10年增加一倍,七十年代每5年增加一倍,目前是每3年增加一倍。在这样一个迅速变化、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学校教育仅仅传授现成的系统知识和技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材革新的同时,改革传统的教学过程、教学形式、课  相似文献   

3.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构筑学习化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照  廖晨君 《成人教育》1999,(11):18-19
新世纪的到来将给人类带来一个新的时代,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明显特征之一就是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爆炸式增长。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估计:人类知识在19世纪是每五十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上、中叶每十年增加一倍;20世纪70年代每五年增加一倍;80年代约为每三年增加一倍,近30年来,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所获得的总量已等于过去2000年的总和。触目惊心的现实提醒人们,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像过去那样仅靠常识和经验或一次性学校教育已显得远远不够了。如何应对急速变化的社会,极其重要的一点…  相似文献   

4.
一、关工委为什么要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首先,建设学习型关工委是应对形势变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迅猛发展,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经济社会与人类生活.根据专家预测,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在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在20世纪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则是每3年增加-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将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  相似文献   

5.
步入新的世纪,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知识骤增,以至于有人称之为"知识爆炸"的时代。有数据表明,从1950年到1970年全世界新增的知识总量竟等于过去三千年之中人类所掌握知识量的总和。而从20世纪70年代起,每五年增加一倍。80年代每三年增加一倍;90年代知识的激增数量就更加惊人了。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读是读不完的,  相似文献   

6.
步人新的世纪,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知识骤增,以至于有人称之为“知识爆炸”的时代。有数据表明,从1950年到1970年全世界新增的知识总量竟等于过去三千年之中人类所掌握知识量的总和。而从20世纪70年代起,每五年增加一倍。80年代每三年增加一倍;90年代知识的激增数量就更加惊人了。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读是读不完的,看是看不了的,学是学不尽的,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正> 笔者认为,职工教师如何围绕经济建设,挖掘自身潜力,转轨变型,是职工教育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现仅就转轨变型进行探讨和研究。一、围绕经济建设转轨变型,提高“三个”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已经摆在发展经济战略的重点位置。这就从客观上给职工教师提出了非常紧迫的任务,要紧密围绕经济建设,不断扩展知识,提高技能,保持知识结构的先进性,从而提高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1.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竞争能力。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英明的论断,是为生产实践验证了的。目前,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知识老化周期缩短,大量科学知识急剧增加。19世纪,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每30年增加一倍;以后每10年增加一倍,到70年代,每5年增加一倍。科学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的到来将给人类带来一个新的时代,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爆炸式的增长。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估计:人类知识在19世纪是每五十年增加一倍,80年代约为每三年增加一倍,近30年来,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所获得的总量已等于过去2000年的总和。触目惊心的现实提醒人们,时代呼唤着人的主体性,人们也殷切期望教育能弘扬人的主体性,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对人的价值和人的地位问题的重视是不够的,在教育目…  相似文献   

9.
杨青 《科学教育》2001,7(3):43-44
美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十九世纪知识是每五十年增加一倍,二十世纪初是每十年增加一部,七十年代是每五增加一倍,而近十年大约每三年增加一倍,可见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增长。教师教育的目标已不能单纯是教学生学会知识,而应是教学生会学知识,生物五步变式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探索、积极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教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反馈练习,从而完成课堂教学,该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科学探索能力,不达到最优化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是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控制的程度,较之以往不仅有了巨大的数量增长,而且有了根本的本质变化。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的知识在十九世纪是每五十年增加一倍,二十世纪上半叶每十年增加一倍,而目前已到了大约每三年增加一倍。国外有的专家还说,本世纪六十年代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发明,比人类以往两千年的总合还多。而科学知识的陈旧周期,据测算目前平均约为15年,某些知识更新快的学科约为10年乃至  相似文献   

11.
中学图书馆在培育创新型人才方面就有着独特的优势,因为中学图书馆能够为创新人才的发展提供诸多优秀的文献资源与丰富的知识系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图书馆这个大课堂中获得创新成长的巨大动力。文章分析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并对如何发挥中学图书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之一是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扩展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已成为师生的共识。现代的中学生都十分喜欢读书,但大部分学生对读书的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从而不少同学产生盲目性。怎样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已是当今中学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就多年来从事阅读指导工作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一、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要求新的学习模式“数百年来 ,把人生分成两半 ,前半生用于教育 ,后半生用于劳动 ,这是毫无根据的。教育应当是每个人一生的过程 ,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 ,随时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法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对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2 1世纪已经到来 ,世界正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据有人估计 ,19世纪 ,人类社会的知识量每 5 0年增加一倍。 2 0世纪每 10年增加一倍。而当今 ,3-5年增加一倍。如此惊人的增长速度 ,使得一些发达国家 (如美国 )已经率先进入了知识社会 ,即知…  相似文献   

14.
中学图书馆既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有效时空,又能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知识源泉。如何充分挖掘图书馆资源,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我校图书馆开设阅读课,寓人性化服务于图书馆阅读指导课中,使其为学生创造性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在精简教师的课堂讲授内容。减少学生课外作业的同时。要求大力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并把课外阅读列为活动课程,阅读成为学生汲取知识。扩大视野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图书馆则成为学生求知进取的第二课堂。在学校教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增长才干相结合的方向转变的同时。图书馆工作也必须作与之相适应的变革,在指导思想上要克服以往片面追求书刊借阅率而忽视阅读指导和阅读效果分析研究的状况。较好地发挥中学图书馆在培养学生品德、陶冶情操、辅助教学、扩大知识、开发智力、促进独立思考、培养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开拓中学图书馆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1、1987年~1994年,自发探索阶段。常州市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开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有常州市二十四中、二十六中、清潭中学三所学校对初一年级学生开设阅读指导课,而且是排在课表里,由图书馆老师来上。这样安排主要是由于图书馆老师的主动争取,加之初一年级有空课,学校容易接受。内容首先是关于图书馆功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有条不紊的推行,开展图书馆课外阅读活动已经成为中学教育的共识。中学图书馆在中学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文化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中学图书馆应紧随潮流,积极采取科学措施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文章结合中学生实际,探讨了中学图书馆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因而阅读教育就成了中学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自身多年从事此项工作的体会谈谈如何搞好阅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学图书馆是师生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学校开辟第二课堂教学的主要阵地。中学图书馆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辅导作用。学生在图书馆能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可以获取课堂之外的知识,不断提高能力。图书馆资源实质是一种动态信息资源体系。因此,如何有效使用图书馆的图书将是每一个校长学校图书管理员的重要任务,尤其是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学校。  相似文献   

20.
1979年知青回城,我被安排在一所重点中学的图书馆。对知识的渴求的我,心里自然非常高兴。校领导把我领到图书馆,语重心长地说:“我校是一所颇有影响的学校,文革前图书馆的藏书量在全市中学排行第三。从今天起图书馆就交给你了……”。还说:“前任图书馆老师工作很负责,希望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80年代初期,我参加了市图书馆举办的学习“中图法”培训班,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