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积极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以充分发挥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联系现行思想政治课程设置现状,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以优化整合现有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渠道.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课程重理论、亲学问,忽视了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让学生走向自然,走进社会生活,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文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的意义、要求、原则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践课的组织、措施进行一些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了解社会。通过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实施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4.
如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积极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以充分发挥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联系现行思想政治课程设置现状,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以优化整合现有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属于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的顺利实施。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该在深入挖掘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 ;充分调动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能动性 ;提高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以及教材的利用率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学风 ;强化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等方面下功夫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美国学校主要通过进行课堂教学、建立隐性课程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学校主要通过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教育。我国学校应以美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参考,并结合我国国情,通过重视非德育课程、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创设学校环境、开展实践活动以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等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7.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  相似文献   

8.
2017 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这一课程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是德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相似文献   

9.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议题式教学既包含学科课程具体内容,又引领学生思辨进而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10.
学科课程关注间接经验,活动课程关注直接经验,二者的对立不利于学生学习经验的完善。活动型学科课程有机融合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内化思想政治知识、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增强价值观念认同。在课程实施中,要以学习系统的思想政治知识为主,同时也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必 须要实现实践与开放的高度统一,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学会在思 想政治课程中认识社会与政治,并且能够适应、感受和体验生 活中政治、文化的存在。因此,生活化教学就成为高中思想政 治课程必然要推行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依据新课标,将课程 内容、目标、形式以及评价进行生活化处理,促进学生在课堂教 学中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本文即浅谈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 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化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必须遵循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规律,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课程化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各种内容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正>思想政治课程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旨在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科学精神是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以理智、自主、反思为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做  相似文献   

14.
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应提高培养学生参与现代生活的能力。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应结合乡土的课程资源,这不仅有利于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培养高中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与思想品德的形成。本文试就如何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与生活实际,阐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应注意选材的适时性、德育性、适度性和经济性等应用原则,并遵循教师在乡土课程资源应用中的主导地位和调动学生参与乡土课程资源应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策略。以期达到抛砖引玉活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正>高中思想政治课兼具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德育功能,但升学压力和急功近利思想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学唯功利论、评价唯分数论。新一轮课程改革催生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理念、新做法、新要求。我校教师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将课上活动、线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通过微阅读、微拓展、微评述、微行动等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参与、触动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实践,以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来实现,然而对于理工科学生单纯地靠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了改变仅靠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教学模式,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他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学效果,我们尝试在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的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思想政治课程社会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思想政治课程社会资源指反映社会生活,来源于社会,能够服务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各种要素。思想政治课程社会资源具体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内国际重大要闻,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等。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时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阶段,如何培养出顺利融入社会的大学生,是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高校因素主要有社会实践、学生社团和班委、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高校校园文化等。应认真做好社会实践工作,加强社团实践活动;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政治社会化;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促进大学生心理的社会化;加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重视营造优良宿舍文化;推动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课程教学社会化;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当前,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认同情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主要阐述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认同情况与对策研究,以期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认同,提升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美国高校十分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分析其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我国改革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无裨益.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模式及内容 虽然美国高校没有一个统一的"德育课"或"思想政治课"等概念,但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来培养"好公民".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无其名而有其实",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进行宣传和捍卫,导向明确,旗帜鲜明,措施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