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蓉 《教育探索》2011,(10):132-134
和谐德育是当今高校德育的价值追求,将哲学范畴主体间性引入德育领域是对高校德育的理论创新.在主体间性视阈下构建高校和谐德育,应坚持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德育理念,抛弃占有式的德育方法,在对话与沟通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交往实践,建立起和谐的师生间的德育关系,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校德育过程是由师、生、德育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基本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平衡将会直接影响着德育的最终效果。因此,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成为现代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探索所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之一。对话型师生关系模式是建立在平等、民主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模式,它的提出适应了现代德育发展的要求,也将是今后教育法律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向21世纪构建对话型师生关系模式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德育工作者要树立现代人文观和正确的学生观;改革现行德育体制中的不利师生“对话”的因素;把握好师生之间的距离;要在交往、合作中实现师生问“对话”。  相似文献   

3.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交往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共在性,平等性,情感性的特点,实现德育过程师生交往互动,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实现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统一;体现理解与对话的教育本质;推动交往互动方法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概述了主体间性的德育师生关系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构建主体间性德育师生关系的必要性,认为构建主体间性德育师生关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即注重生命关怀,传递师生温情;回归生活世界,还原德育本真;对话交流,促进有效交往。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师生和谐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传信 《中国德育》2007,2(5):37-40
师生和谐交往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其特征表现为师生平等对话、主动参与、互动共生、影响久远。高校师生的和谐交往包括知识层面、能力层面、道德层面、情感层面上的交往,它们需要多层次的贯通融合而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6.
主体间性德育是师生主体间在生活世界里为达到共同遵守道德规范和实施道德行为所展开的交互共在、协同互动的交往过程。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回归并融入生活世界的德育,它建构了主体间精神活动的过程,成为主体间性德育的基础;师生主体间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一种以"互交主体"为中心的师生主体间协同互助的融合,成为主体间性德育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7.
现代交往实践观认为,交往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结构。在道德教育领域中.交往的主要形态表现为德育对话。其结构也相应地表现为“主体(教师)-文本(德育素材)-主体(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关系。在德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但为了保证对话的质量与顺利进行,教师和学生都要对德育文本(德育课程、教材或相应素材)进行深入的理解,我们把教师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也看成是一个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8.
杨淋 《江苏教育》2023,(30):11-14
中小学德育内容需要细化落实到学科课程中,融入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确立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教育目标;其次,教师要认真与文本对话,将学科教学中蕴含的德育内容显性化;最后,教师应积极开展教育性交往活动,师生共同建设基于真实情境的、指导德育实践的学科德育生活。  相似文献   

9.
适合价值多元共生社会的德育方式是开放性的协商对话。在协商对话中,师生之间不是简单的谈话问答关系,而是基于相互承认的沟通关系;师生交往不是简单的接纳,而是包容的理解;德育过程不是简单的了解,而是精神的共享;德育目标不只是简单的妥协,还要是视域融合的形成。协商对话如要顺利实施,师生都应该确立协商民主的意识,具有宽容的精神,具备协商对话的资质。为此,还要创立有利于协商对话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0.
德育之为德育--大学德育研究的前瞻性评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大学德育研究中日益显现出人文缺失的弊端,其根源在于交往的缺失和目的理性的盛行。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从交往理性出发,确立“交往德育”理念。交往德育是一种主体间性教育,是一种师生的存在生存,其真谛是通过师生真诚而非扭曲的交往,指向一种“美好和真诚”的生活。交往不仅仅是一种德育方式,它本身便是一种德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