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支嘎阿鲁是彝族文化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和典故,广泛流传于云、贵、川、桂四省彝族地区,自古以来他都是彝族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对于支嘎阿鲁这样一位对彝族人民影响深远的英雄人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发展演化的视角,对流传民间和古籍记载的有关他的传说故事进行梳理和剖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支嘎阿鲁身份的多重性以及从他身上折射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与谚语的特征相类似,但涵盖面比谚语大得多。从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尔比尔吉"来探析彝族人民的婚恋习俗及观念,从哭嫁歌、姑舅优先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与谚语的特征相类似,但涵盖面比谚语大得多.本文从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尔比尔吉”来探析彝族人民的婚恋习俗及观念,从哭嫁歌、姑舅优先婚等方面着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生离死别我的家原来住在四川凉山彝族地区越西县瓦岩村。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汉族。后来国民党反动派把我们一家拆散了,我被大凉山彝族奴隶主抢去当了娃子,实际上我长大在彝族,我有一个彝族奴隶爸爸,他救活过我,抚养了我,解放前我和他相依为命。我是这样想的,在黑暗的旧社会,大凉山几十万劳动人民,不管是彝族或汉族,处境都一样,过的都是牛马不如的奴隶生活。只是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各族人民才获得了解放,建立了一个友好合作的多民族  相似文献   

5.
楚雄彝族是中国彝族的一个分支,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歌舞既记录了楚雄彝族历史的变迁,又蕴含着彝族人民生产、生活中深厚情感交流。将彝族民间歌舞融入当地小学校园教学及活动中既可以起到优化学生对音乐、舞蹈知识技能的理解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适应民族文化环境,克服"文化流失",从艺术教育中寻找切入点,建立体现彝族文化特色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彝族酒文化是彝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以酒为物质载体,以酒行为为形式,反映了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文化形态。本文主要从彝族酒的历史、酒的类别、特色酒具和酒的运用及功能入手谈彝族酒文化。  相似文献   

7.
彝族历史悠久,分布较广,支系较多。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山区和半山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和艰苦的生活环境里,勤劳的彝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些灿烂文化,部分以传统体育的形式表现出来。从传统体育的表现形式中,使我们认识和了解了彝族人民的宗教祭祀、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笔者通过对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体育活动的调查,来探讨彝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彝族古籍的数字化保护和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彝族古籍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人民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彝族文化重要载体的毕摩文化具有集诗、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的文化特性,它通过具体的民俗活动在特定的时空构成相应的文化场。从完整性、真实性的角度运用数字技术加强对彝族古籍的保护,更契合彝族古籍保护和开发的双重需要,有利于彝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彝族是支系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在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彝族歌谣颇具特色,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民间歌谣是一种语言,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从歌谣语言的各个层面可以窥见各种文化特质。本文选取了云南禄劝、武定境内广为流传的彝族纳苏支系的民间歌谣为语言文化的研究对象,试从彝族民间歌谣的形式、语言特质等方面来探析彝族歌谣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0.
<彝族羊文化与吉符卍、卐>的学术价值在于:阐明彝族直接导源于远古中亚地区的牧羊民族西羌.把彝族羊文化贯穿于古今彝族人民的整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在系统梳理彝族羊文化的现状与历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吉符卍、卐的起源,对彝族人民世界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彝族羊文化与吉符》的学术价值在于:阐明彝族直接导源于远古中亚地区的牧羊民族西羌。把彝族羊文化贯穿于古今彝族人民的整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在系统梳理彝族羊文化的现状与历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吉符的起源,对彝族人民世界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彝族婚礼和丧葬中的音乐的初步介绍,说明彝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丰富的音乐文化,以及在彝族的生活中随处都体现着彝族音乐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元江和金沙江的分水岭,居住有彝族人口74.04万。热情好客的彝族人民,在岁时节庆时都会唱起高亢激情的彝族酒歌,抒发内心情绪。因此,酒歌在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彝族酒歌它具有集体性、文化性、民族性、综合性和宗教性等特点,并把彝家人的生活特征和风俗习惯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彝家人在上千年生活与文化中创造的独具风格的传统彝族音乐文化之一。学习并研究彝族酒歌,对于彝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传承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8,(36):60-61
彝族图案是彝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人民在数千年的劳动生活中情感的表述。彝族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汲取生活灵感,将生活习俗、审美理念和思想情感以符号化视觉语汇呈现出来,凝聚成为民族文化的精华,促进了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形式的变化和发展,充分利用彝族中蕴含的数学史、数学美以及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为数学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他象静静流淌着的杨柳河一样平常,然而,他也象杨柳河那样滋润了一方乡土。他就是把炽热的感情和心血倾注给彝族教育事业的保山市高寒山区杨柳彝族乡特级教师——杨全周。杨全周生长在施甸县由旺镇一个殷实的农民家庭。1959年8月他从保山地区师范毕业,来到了保山市杨柳彝族乡,被分配到最偏僻、最清苦的啊享寨。一个风雨交  相似文献   

16.
"彝区三房改造"项目自2003年开展以来已持续八年,该项目在大大改善了凉山州彝族聚居地区人民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使彝族传统民居面貌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将从材料、架构、装饰、空间分割等方面评析该项目对彝族传统民居特色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彝族——诗歌的民族。诗歌伴随着彝族人民走过坎坷的道路;伴随着彝族踏上了光辉灿烂的旅程。诗人何其芳曾这样称赞彝族民歌“很有特别的色彩,就象在辽远寂寞山谷中忽然出现的奇异的迷人音乐。” 蝉儿唱歌声音尖,一方一理, 阳雀唱歌山谷应。各方一俗。 妹的山歌有三斗,阿斯地方兴唱歌, 哥的山歌牛毛多。不唱山歌睡不着。 诸如此类的山歌,在彝族歌谣中是屡见不鲜的。这充分反映了诗歌在彝族人民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清代末期,大量西方传教士进入西南彝族地区传教,这些传教士多是受西方殖民主义者派遣,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服务,但也有部分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深入彝族群众内部,与彝族人民共同生活,学习彝族语言文字,了解彝族风俗习惯,研究彝族历史文化,在彝族地区创立学校、兴办教育,客观上对彝族社会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凉山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中最精彩、最耀眼的组成部分,而黑、红、黄三色又是彝族服饰文化的主色与亮点。聪慧的凉山彝族人民在千年的劳动与生活实践中,探索、总结、创造出古朴、庄重、美丽、实用的服饰。这些服饰是彝族人民生活中每一天必需的,最贴身亲近的物品。彝族人民用它叙述着许许多多来源于大自然的,民间的、宗教的古老的故事与传说,它被许多历史学、文学、经济学、美学专家称之为是民族艺术中穿越时空的“活化石”,也被称为是“穿在身上的历史”。同时又是凉山历史变迁缩影的见证物。  相似文献   

20.
彝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迷人的彝族音乐,滋养了能歌善舞的彝族人民,同时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彝族音乐文化。通过对彝族音乐文化的探究,使彝族的音乐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从而促进彝族音乐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并对外展示彝族音乐与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