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曾祺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一,汪曾祺小说中儒道佛思想的体现。二,儒道佛思想共同构成汪曾祺小说中和谐之美。三,汪曾祺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创作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的角度切入,鲁迅小说是在近代文化冲突中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审美观照。在自觉的审美抉择之下,鲁迅以小说的形式进行着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这种审美的批判为人们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点,也为文化的转型与再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这是鲁迅小说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之体现,也是鲁迅小说的文化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随着中国市民社会、市民文化的兴起和曲折发展,体现市民文化价值观念的市民小说也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中发展变化。把20世纪的市民小说界定为一种反映市民特别是中下层市民的生活、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小说,则其在20世纪的发展主要有狭邪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海派小说、老舍和张恨水的小说、市井小说、新写实小说与新市民小说等几种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家族小说借助民闽史现和文化视角,通过强化汉语言的隐喻功能和文化积淀,扭转了过去家族小说叙事中的直线时间意识,并在以往侧重转喻功能的横组合叙述流程中追加叙述过程中的文化隐喻力量,使小说文本内部呈现明显的文化共时性特征。在特定的文化视角下,采用特定的叙事策略模式,诸如意象叙事、预叙等,使小说获得醇厚的文化韵味和相对独立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小说文化内涵模糊性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真探究古代小说文化内涵的模糊性,是小说文化研究不容忽视的一个课题。但造成这种现象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必须对小说文化进行整体观照,从社会文化基础、社会文化心理、小说文化自身等不同层面加以分析研究,才可能搞清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6.
试论沈从文的文化心理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文化学、符号学理论方法,以沈从文的文化心理为研究对象,认为苗文化心理、自卑情结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内在动因,也是沈从文小说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美学风格,只有熟识这一问题,才能对沈从文小说有深层的理解,也才能突破以往沈从文小说研究中只注重形式分析、忽略文化心理分析的陈旧模式。  相似文献   

7.
老舍是“五四”文学启蒙思想的忠诚实践者,对人、文化和民族命运的关注是他小说创作的核心。本文从文化角度探析老舍小说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异域文化的对比中建立理想文化模式的尝试。这种尝试使老舍的小说超越了审美价值层面,达到了精神文化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流变与定位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先秦庄、荀到清代纪昀等人,小说的命名、定义和定位一直是从社会的价值结构和精神文化结构角度进行的,在一种“中心/边缘”、“大道/小道”的文化结构中,小说总是那些与主导性文化话语形式相对立的各种边线性文化话语样式之总称,因而中心文化样式始终是定义与定位小说的基本座标,小说概念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一个文化学概念。从宋明以后,在一些评论家和作家那儿,小说在具体使用中更多相称那些虚构性或虚构性程度很高的散体性叙事作品,即在从文化学层面向文体学层面延伸转移,但迄至近代以前,在理论上这种转移都没有完全完成,它的理论定义和定位依然侧重文化学层面。小说在中国古代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文艺学领域内的文体概念。使小说成为一种文学文体概念是在近代西方novel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完成的。西方novel与中国古代小说是两种有本质差异的文化话语样式。后人以novel为小说概念的基本涵义来研治中国小说史和小说理论史,观念与本体之间存在着大面积错位,已产生许多弊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叙事上存在着“以三为法”模式,因此,对这一模式进行文化解读和剖析,对其进行定义,并探究其文化成因和审美意义,以便从中探索中国古代小说某些创作规律,揭示其在古代小说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古代小说与传统文化的某些关联。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对传统士人消极文化和和消极精神批判之余,其中既留有一种深深的失落,也有怀一种拂之不去的眷恋。本文试着从中国传统士人文化的角度,结合鲁迅小说文本和鲁迅小说创作的特殊时代文化环境,对鲁迅小说对待中国传统士人精神的复杂心态作出文化意义上的阐释,以期了解鲁迅小说中这种心态产生的文化原因及其表现,了解鲁迅对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精神的思考和追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小说理论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文论关于小说的文化定位和文体定位,促进了小说创作的繁荣和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由前现代向现代的转型,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小说理论在中国的兴起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事件。正是在近代文化的变革中,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社会变革的需要、新型知识体系的出现、外来文学观念的启示等多方面的原因,促成了中国小说理论的现代转型,并对社会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苗族作家沈从文的小说叙事中,作者对话语权利的争取是其最明确的特征。其叙事视角的选择与转换调整,都是为了确定自己在小说叙事中存在的地位,确定自己在叙事中的活语权利。这一切与苗族文化口传心授的传承机制有着相同的文化心理动因和外在表现形态。沈从文对苗文化的认同,对苗族人文价值观念的认同,导致了他小说创作相同于苗文化传承的叙事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目标】1.辨别中西方作家在表现变形时手法和主题上的差异。(重点)2.分析中西方变形小说差异的文化根源。(难点)【课前准备】1.研读文本,寻找两篇小说在表现变形人物、讲述变形故事时运用的不同手法,并思考两篇小说所表现的主题。2.搜寻并阅读其他变形小说,尝试分析中西方变形小说差异背后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的起源问题,自古至今,众说纷纭。笔者在前人关于中西方小说起源诸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从文化渊源和文化观念等方面探讨中西方小说起源及发展轨迹问题。从文化渊源层面进行剖析、考证,论证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战国时期,而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纸草文献小说则是西方小说的起源。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观念出发,论证中西方小说不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资料显示:中国古代小说概念不是与西方fiction和novel对应的纯文艺学文体概念。它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系统中定位和定义的一个知识论和价值论概念,“小说”是在与“经史”构成的二元对立文化系统中定位和确实其文化特征的。  相似文献   

16.
论唐代小说中商贾描写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贾形象在唐人小说多彩多姿的人物画廊中是相对暗淡的,人们很少去注意唐人小说中的这类形象。然而,商贾作为传统文化负面价值的体现者,所蕴涵的文化意蕴却是十分丰富的。本文从本末之辩与题材选择;富贵之分与身分认定;义利之别与道德评判几个方面对唐代小说中商贾描写的文化意蕴进行了开掘与提炼,期望本文的一孔之见能对当代小说中商业题材的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赛珍珠在1932年2月所作的两场报告中,通过比较中西方小说的异同,试图证明在西方人眼里缺乏形式的中国小说其实具有独特的、和西方小说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并且试图从中国文化里挖掘这种形式的“渊源”。赛珍珠对中国小说形式的讨论反映出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态度,是她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和心态的理解和思考,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对中国文化何去何从这个严肃的问题进行的思考。尽管赛珍珠的主张并不一定具有典型性,她本人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也有简单化理想化之嫌,但是今天重读赛珍珠的这两篇讲话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的起源问题, 自古至今,众说纷纭.笔者在前人关于中西方小说起源诸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从文化渊源和文化观念等方面探讨中西方小说起源及发展轨迹问题.从文化渊源层面进行剖析、考证,论证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战国时期,而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纸草文献小说则是西方小说的起源.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观念出发,论证中西方小说不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9.
新历史主义小说对知识分子的描绘,总是在浓重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凸现他们的精神孤独状态,或揭示他们在特定文化语境中人格理想与生活世界的错位。农民形象在小说中往往被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来运作,使农民的幽暗人性、灾难命运与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表现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压制,则神入到受害者的内心世界,从她们畸形抗争的行为方式中映射其主体意识和自然和性的失落。  相似文献   

20.
政治文化对官场小说有着深刻的影响。当代反腐政治文化在题材和主题上规约着当代官场小说,表现为题材的新闻性和主题的反腐性。同时,传统政治文化包括“官本位”观念、道德自律和权术文化等,也对当代官场小说创作产生了影响,使当代官场小说成为折射传统政治文化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