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卓娇美 《考试周刊》2009,(25):97-99
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随机生成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中经常出现错误是一种正常的学习现象,它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把握好学生的每一个“错误”信息,让错误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错误的蕴伏,预设多姿的课堂:要及时捕捉错误,生成精彩的课堂;还要学会反思错误,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2.
课堂上的“错误”是一种课程资源付泽林在《人民教育》2003年第17期上撰文,认为课堂中“错误”的背后蕴涵着创新的价值。我们应把课堂看作是师生逐步认识错误,进而促进认知、情感、价值观的提升,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这样课堂中的“错误”就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主要做法是:1.善待教师的错误。教师不是完人,课堂上难免发生意外的错误。这时教师应自觉地意识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学生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2.视教材的错误。我们的课堂要营造一种不迷…  相似文献   

3.
“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必然产物,也是课堂中一笔重要教学资源。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利用诱导知识错误,突破难点,引导生成;反思答题错误,内化知识,体悟生成入手分析,使教师关注各种形式的课堂“错误”并进行开发和利用,给课堂带来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每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课堂上一个无心的错误,一个小小的疑问,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甚至一个看似教学的突发因素,只要我们注意挖掘,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为我们的每一次教学创造无法预约的精彩。一、在处理认知错误过程中生成教师难以一一预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错误。它们既是一种学习经验,又是一个学习契机…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习是一个不断经历尝试、失败、再经历、再发展的过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错误”,教师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做到以“错”激趣、以“错”克难、以“错”引疑、以“错”生成,那么这些“错误”也会成为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会成为课堂的一种精彩。  相似文献   

6.
周二伟 《新疆教育》2013,(14):164-165
在大多数人看来,判断一节数学课成不成功就是看课堂精不精彩。在师生的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创造力的进发……这些“精彩的片段”已然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我们常常也会为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发愁,其实当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去细细回味,那些错误正是我们忽视的另一种“精彩”。  相似文献   

7.
鲍成中 《师道》2006,(7):27-27
“生成”或“动态生成”伴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课堂,它正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冲击着原有的课堂。但是,我们在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警惕,那就是我们课堂中存在一种“伪生成”的现象。所谓“伪生成”,就是在我们的课堂中打着“生成”的旗号,行“非生成”之实,穿新鞋仍旧走老路。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成呢?“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设”而言的概念,它反对教师对学生一味的灌输,强调教的过程性,突出教学个性化,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多元的教学形式。生成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  相似文献   

8.
“错误”也是一种美丽,它是学生们思维的火花,是课堂生成的载体,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发挥错误的价值,将使科学教学因“错误”而精彩。如何让“错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本文将从理解错误、寻找错因、利用错误等方面结合具体实践谈谈相关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9.
金波 《小学生》2010,(5):13-13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正确,有可能是一种模仿;错误,却是一种经历。”学生的错误是一种真实的、  相似文献   

10.
陈爱花 《教育》2014,(6):58-58
课堂本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而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学生错误却显得那样少。这一现象在公开课上尤为突出。不是学生不犯错,而是好多错误都被老师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有意回避。其实,出错了,课堂才能生成。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才会最有价值。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往往可能是一堂课中的亮点,也是思维碰撞的焦点。“错误”有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那么,我们该如何巧妙利用这些“财富”,生成精彩灵动的课堂呢? 一、凭借“错误”资源,激发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是一种来自学生、贴近学生的学习材料,它有时错得匪夷所思,有时错得让人哭笑不得,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寻找有价值的“错误”资源,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识错、议错、纠错中产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吴文贵 《广西教育》2011,(28):27-27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总是伴随学生成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认真审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努力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及时捕捉学生错误中的价值,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发展,使错误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认真揣摩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因势利导,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追求课堂教学的流畅,只提问好学生,不让学困生回答问题,怕学困生回答错误,耽误上课的时间,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学困生的回答往往会产生很多始料未及的错误,这些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及时捕捉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的“错误”信息,并加以巧妙利用,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与再创造中去,课堂将会因这些“错误”而美丽,因“探究”和“解决”这些错误而精彩。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些错误资源,使课堂更精彩呢?下面就谈谈我个人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学习效率,激活思想品德课 放正心态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预设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测的因素,课堂上会出现“不合拍”的声音而导致“冷场”,甚至是尴尬。直面“意外”带来的尴尬,捕捉学生的“亮点”资源,可以让课堂生成更多的精彩。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是美丽的。错误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所以,当教师拿着教案走进课堂时,不要想着:“我讲课来了,你们必须坐好认真听我讲课!”而是微笑着走进课堂且心里想:“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来了,我一定让每个人学得愉快。”此时,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就不会再为学生说话、玩笑、走神……而大动肝火、大发雷霆,就不会再惧怕学生的错误,影响课堂气氛。而是把错误当成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成性资源,加以巧妙运用,把错误生成五彩缤纷的“精彩”。因此走进课堂时,就要把自己的角色摆正,当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忘记师道尊严,全身心投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5.
一堂按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不出任何状况、任何错误的课就是完美的课堂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学生出现的错误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进步。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制止或忽略错误的产生.要善于收集和利用课堂中的错例资源。如何在课堂中收集利用学生出现的错例资源呢?一、新授课时留心倾听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及时捕捉错例  相似文献   

16.
曹卫利 《河北教育》2007,(10):30-33
“错误”是什么?在我们的字典中,错误向来是一个贬义词。在追求滴水不漏的传统课堂中,错误更是“法理难容”。因此在一向教人“真、善、美”的品德课堂上,我们也更是唯恐出错。其实错误是一种经验,一种财富;错误是一次机会,一个开始;错误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初中音乐课堂是动态生成、不断变化的,它不是教师能完全预设的,因此课堂上会出现很多始料未及的错误.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面对学生的错误,使错误变“废”为“宝”,让错误成为学生发展的“财富”,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亮点”,闪亮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8.
生成性教学是在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中,师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建构知识体系和升华教学主题的教学活动,而生存必然导致大量错误的产生,“错误”它具有刺激、醒悟、陪衬以及免疫等功能。利用好课堂上的错误资源,将使课堂因有了错误而精彩。在师生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的过程中生成教学新起点。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差异会经常出错。面对课堂上学生的“错误”,我们是尽量避免还是沉着应对呢?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还是不够的,自我否定、自我纠错的过程也很重要。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错误”,把“错误”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资源,这样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20.
曾素梅 《教师》2015,(10):68-69
“故错”,顾名思义就是一方故意或假装出现错误,以引起另一方的注意,从而从中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错误。叶澜教授曾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学生课堂上的错误是巨大的教学“资源”。几年来我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尝试着在教学中把学生的错误“夸大”,并在课堂的适当环节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