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更加追求精神生活,因此,群众舞蹈的出现,是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追求的表现。群众舞蹈,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文章就是以群众舞蹈的现状与发展为研究中心,进而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其目的在于促进群众舞蹈更好更快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越来越重视,而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一些传统舞蹈形式已经很难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这对舞蹈业来说,是挑战,同时是改变的契机,人们的"挑剔"无形中给舞蹈从业者提出新的专业要求。因此,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舞蹈业从业者的舞蹈编导应与时俱进,提出新形势下的歌舞理念,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人民的娱乐要求。  相似文献   

3.
罗敏 《华章》2012,(3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创建精神文明城市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关注.而社区舞蹈文化集健身、娱乐、交际于一体,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健康,是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而文化馆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先驱者,有责任和义务将舞蹈文化发展壮大.本文提出了文化馆引导社区舞蹈文化发展的途径,为城市文明建设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蒙古民族是一个有文化的、富有伟大艺术创造力的民族。在蒙古族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草原文化遗产中,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从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舞蹈艺术,以粗犷、矫健、优美、豪放的风姿,日益吸引着广大群众和国内外舞蹈工作者。本文论文以蒙古族舞蹈《梦中的额吉》为例,浅谈蒙古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帮助人们更好的欣赏和理解蒙古舞蹈的艺术魅力,激发人们对蒙古族舞蹈的热爱。  相似文献   

5.
民族舞蹈是具有鲜明地域性、民族性特色的艺术瑰宝,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劳动活动中.与宫廷舞相对,民族民间舞蹈因为植根民间,由劳动人民所创,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出灵活生动、不拘一格的姿态;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生活化、俚俗化、简单化等特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是现代艺术创作发展和舞蹈教学重要的艺术灵感来源.要保留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风采,最好的形式莫过于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在原有民族民间舞蹈形式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舞蹈精髓,根据当代舞蹈审美原则对其进行改编创作,并推广到舞蹈教育领域,进一步传播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魅力.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是视觉艺术中的优秀代表,同时也是传统民间文化的突出代表,在继承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过程中,有必要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文化风格、文化传播机制进行分解研究,以便为更好地传承发扬民族民间舞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探讨了藏族人民的美学理想,研究了藏族类传统舞蹈的神韵、姿态、动作、节奏。藏族人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并吸收外来的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藏族舞蹈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吸收印度佛教文化,同时以民族审美的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使舞蹈艺术更好的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舞蹈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表达情感应运而生的,经过人们不断地升华,它所表达的内容又是高于生活的。舞蹈主要分为通俗舞蹈和艺术舞蹈,由于两者的风格不同,被人们接受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二者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状况。本文分析了通俗舞蹈与艺术舞蹈融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下,中国舞蹈的创作离不开社会文化的根源,我们在发展中要坚持不断创新、继承和发展,舞蹈艺术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在生活及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舞蹈在创作中的个性就是,编导对自身生活体验及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进行二度再创作,从创作中表现出行为艺术。社会中的生活劳动、发展认知、历史及民族特色都是中国舞蹈创作的核心和根源,也是舞蹈文化个性的突出部分。  相似文献   

9.
何冰 《黑河学院学报》2023,(12):175-177+184
花鼓灯是一种流传于淮河流域的民间艺术,花鼓灯舞蹈是通过模仿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劳动场景,将当地人民群众的劳动过程、生活状态等内容融入到舞蹈动作中,从而表达出人们内心真实的情感。花鼓灯舞蹈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一朵奇葩。花鼓灯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肢体语言,精湛的表演技巧等,在民间歌舞中独树一帜,具有较高审美价值。淮河流域花鼓灯舞蹈的审美特点、形态演变、传承策略事关文化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它以舞蹈动作为主要手段,以此展现人们内在的深层的精神世界,从而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客观要求,舞蹈艺术逐步成为社会娱乐和交往中一项高尚的文化活动,并慢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
长鼓舞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该舞蹈是瑶族人民情怀的展现和反映瑶族人民原生态生活的精神产品,在民间民族舞蹈中长鼓舞以她独有的舞蹈风格而被当代舞蹈者所推崇之。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发展中,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苗族舞蹈中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记忆,还承载了苗族的发展史,并最大限度地吸收了当代舞蹈艺术的诸多理念与技能,从而为我们展示出独具魅力的苗族舞蹈。这些舞蹈种类与形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表现了苗族人民在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发展中的巨大贡献。文章将从若干方面分析苗族舞蹈民族个性,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他为这座学校的历史感到无限骄傲和荣耀: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只白天鹅——芭蕾舞舞蹈家白淑湘;出现了被冠以"人民舞蹈家"称号的贾作光;众多享誉海内外的舞蹈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而这座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更是舞蹈界的泰斗戴爱莲……  相似文献   

14.
瑶族传统舞蹈在其诞生、发展和演变的整个过程均与瑶族社会的生产民俗、节日民俗和信仰民俗等有着互相依存、互相促动的密切关系 ,瑶族传统舞蹈是瑶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瑶族传统舞蹈无论在内容上 ,还是在形式上均有原始性、粗犷性和基层性等民俗文化的特点。研究瑶族传统舞蹈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必须从研究瑶族传统舞蹈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15.
以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舞蹈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形式.群众舞蹈来自广大人民群众,是从日常生活中创作、提炼而表现社会现实的艺术精华.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和社会文化要求的不断提高,群众舞蹈创编只有在对现代社会新时期特性的把握、突破传统舞蹈内容和范围以及舞台表现手段变化等方面大胆探索,才能不断创作出优秀作品,适应与满足现代社会文化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越发认识到舞蹈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它能使舞蹈者的身心发展、动作协调、反应灵敏、肢体强健、精神振奋、心灵净化,使观赏者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因此,舞蹈开始频繁出现于学校的文艺演出、校园艺术节等活动中。有的学校甚至突破了传统只是以“第二课堂”形式出现,或者只是少数颇有舞蹈天分的同学的“专利”,而将之作为音乐必修课程的重要内容予以普及,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王静  姚蕴珊 《科教导刊》2020,(3):187-188
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已经在社会各行业得到了普及应用.对高校舞蹈教育而言,新媒体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急剧增加,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高校舞蹈教育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舞蹈的发展,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形式都需要进行改革.高校舞蹈教育应该立足于新媒体技术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舞蹈已经成为人们锻炼身体和放松身心的重要途径。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现代舞也成为大众流行的一种舞蹈。很多高校都开展了舞蹈类专业课,以沿袭并创新我国舞蹈艺术。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在舞蹈教学中引进现代舞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国当前高校舞蹈教学现状指出了在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中引进现代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舞蹈审美,主要是指人们创造舞蹈美和欣赏舞蹈美这两方面的审美活动.在舞蹈审美活动中,创造和欣赏都集中在舞蹈美这个核心问题上,而舞蹈欣赏活动又必需以创作出的舞蹈作品为前提,同时舞蹈美还应具有独创性和技艺性等.所以如何在舞蹈作品中创造出舞蹈美来,如何用技艺性、综合性等艺术特征演绎出舞蹈美来,这就是我们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集宁师专学报》2020,(1):41-44
在舞蹈编创中运用民族元素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领略到每个民族的独特风貌,唤醒人们的民族自豪感,还能够增强舞蹈的表现力,是新时期舞蹈编创的必然要求。本文将对舞蹈编创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舞蹈编创中运用和吸收民族元素的重要意义和有效策略,从而编创更多符合大众审美的舞蹈作品,为舞蹈编创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