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对小学音乐课演唱教学进行了思考,了解了通过歌曲演唱、歌曲律动、歌曲表现可回归课堂演唱的教学本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在高职声乐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声乐演唱进行艺术处理.具体从歌曲演唱的声音变化对比处理、歌曲速度的变化对比处理、歌曲演唱中装饰音的运用、歌由演唱中演唱者肢体语言的表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在高职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歌曲演唱进行艺术处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你是我,我是你》选自歌剧《原野》。笔者通过对其相关资料的仔细查找和反复聆听、演唱,对其演唱时的处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得出结论,在演唱歌曲时必须把握好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从而使歌曲的艺术特性完整地展现在观众和听众面前。如何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是本文的关键所在。笔者从演唱时力度的控制、演唱时音色的处理、演唱时整体情绪情感的把握及演唱时作品风格的表达这四个方面,结合作品,浅谈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为演唱者如何表现音乐作品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英语歌曲的演唱与汉语歌曲的演唱有很大的差异,演唱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本文从英语歌曲的语言、音乐和演唱特点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英语歌曲演唱和学习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歌曲演唱中为了更好的表达出歌曲的真正内涵,正确分析与处理歌曲情感,早已成为歌曲演唱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近些年来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在歌曲演唱中“以情感人、声情并茂”,用歌声让听众得到美的享受,早已成为歌曲演唱的关键.本文笔者从歌曲演唱中的情感处理入手,对情感处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艺术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贾振鑫 《考试周刊》2009,(48):44-45
为丰富歌曲艺术表现手段,本文对“深刻挖掘歌词内涵.丰富歌唱情感表现”进行探讨.即结合歌曲实例和有关理论,通过对歌曲歌词内涵挖掘、歌曲演唱前期案头工作、演唱情感表现的分析论述,得出“朗读歌词,理顺情感、发现戏剧冲突,明确角色”,讲好“故事”,表“情”歌曲”,是“深刻挖掘歌词内涵。丰富歌曲情感表现”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本文是对歌曲演唱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歌曲演唱理论的深入探讨,对于歌曲演唱者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确解读歌曲演唱中的“诗情画意”,并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描绘,是歌曲演唱者要具备的特殊能力。本文通过对“诗情、画意”及“诗情与画意”的统一两方面进行分析,强调了只有对歌曲演唱中的“诗情与画意”进行深入理解,才能进行深刻的展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蒙古族歌曲演唱方法的剖析及学唱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总结蒙古族歌曲演唱方法,由蒙古族人民共同创造,它体现了蒙古民族艺术的特点、欣赏习惯和审美意识。数千年来积累了浩瀚的曲目,创造了独特的演唱技法,形成了蒙古族歌曲演唱方法的演唱形式和风格特点。并进一步说明蒙古族歌曲演唱法是继承和吸收了传统民歌、曲艺的演唱精华,借鉴并吸取了美声唱法的科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陈叶 《时代教育》2010,(1):184-184
歌曲的演唱是和演唱者的嗓子以及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密切相关的,不同的演奏者有着不同的歌曲的演奏类型与风格,本文着重论述歌曲在演唱过程中呼吸频率的把握,分析了演唱中咬字与吐字的训练方法,同时倡导加强歌曲演唱过程中情感处理的训练,旨在为演唱者唱好一首歌提供一些参考性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歌唱艺术的二度创作首先必须具备科学演唱歌曲的扎实基本功。再通过精确读语,深入理解,对所演唱歌曲进行整体布局,并选择适当的声音去演唱。同时,和排奏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完成歌曲的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11.
刘和刚是当今中国民族歌坛新生的歌唱家,很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青歌赛王子"的美誉,他演唱的歌曲打破了青歌赛开赛以来的最高记录。刘和刚歌曲的演唱多数以流露亲情为主题,因此他的演唱风格具有"以亲情歌曲为诉说,表达歌曲的情感灵魂",刘和刚的演唱情感丰富、咬字清晰、感情真实、风格清新、极具亲和力而富有感染力,加入了现代通俗音乐、时尚的综合性因素。本文结合刘和刚所演唱的相关歌曲,对他的艺术歌曲演唱的风格与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给予学习声乐的人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12.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美声演唱又是声乐中的构成一部分;美声演唱对于演唱者的声音具有较高的要求,但完美的演唱是建立在对歌曲的正确把握之上的,美声演唱不仅对声音方面提出了要求,同时对思想感情方面也予以了高度的重视,思想感情的合理运用能够将歌曲更好的呈现给听众。基于此,本文围绕思想感情在美声演唱中的表现手法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文章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歌曲演唱的分析和处理:歌词分析、音乐分析、歌曲的音乐风格分析以及高潮的处理、演唱时的表情动作的处理、对演唱歌曲的选择以及演唱的借鉴和伴奏音乐等等,融进了作者长期教学与实践的经验和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传授学生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技巧,只有学生懂得运用这些技巧,学生的演唱才能是打动人心的。鉴于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重要性,本文对此进行了基本的分析,并基于自己的想法阐述了一些见解,旨在为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更好地传授学生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技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翟纯璐 《林区教学》2008,(8):157-158
歌曲演唱的过程就是对音乐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是演唱者对音乐的体验与音乐中所要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通过声与情的辩证关系,强调情感在音乐演唱中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几年的声乐教学经验和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简单论述了如何在歌曲演唱中正确地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演唱者能较为自如地运用于实践,在演唱中融入自身情感的配合与体验,不断提高歌唱者的演唱水平,充分展现歌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刘彩云 《成才之路》2010,(34):72-72
歌唱是一种听觉的艺术,一首歌由词、曲作者创作而成,通过歌唱者的演唱,把歌的曲调、内容介绍给听众。演唱者在尊重歌曲作者原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歌曲的分析理解,对歌曲进行研究和处理后,再将歌曲演唱出来。  相似文献   

17.
刘青  陈红燕 《儿童音乐》2011,(12):80-8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悄悄话《小伞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小伞花》,包括附点节奏和顿音的演唱。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听唱和对比的学习方法,能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培养把握和表现歌曲情绪的能力。在理解歌曲创作特点的前提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相似文献   

18.
对于歌曲来说,情感的表达决定了歌曲的感染力,可以说情感的表达是歌曲的灵魂。因此要准确传达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歌手和观众达到精神层面的共鸣。而在歌唱中要准确表达情感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便是口齿清晰,这对演唱者准确的诠释歌曲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为此,本文对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吐字与情感表达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帮助到声乐专业的学生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对咬字吐字与情感表达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演唱时让歌曲更具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徐琰 《儿童音乐》2014,(2):76-77
正【教学目标】1、用自然、跳跃的歌声愉快地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表达的快乐情绪,并能对歌曲做不同情绪的演唱处理。2、通过学习,乐于参加演唱演唱二声部歌曲,能够用较和谐的声音演唱,并体会二声部带来的和声美感。3、学会聆听自己和他人的歌声,建立基本音准概念。  相似文献   

20.
随着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热播使其中的歌曲风靡全国,《葬花吟》就是其具有影响力的代表歌曲。本文将通过演唱情感、不同风格演唱家的演唱进行比较来展开对《葬花吟》的演唱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