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美学教育和电脑作品创作的美学培养三个方面“作品创作主题的美化、作品创作设计的美化、学生言行的美化”阐述了学生电脑作品创作的美学培养策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美育知识的渗透和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电脑作品创作的美学能力,使作品创作的效果更具吸引力和更突出。  相似文献   

2.
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要在演唱中揭示作品深层内涵,显示出演唱者个人与他人有别的艺术个性,使作品因其演唱而增添色彩的声乐表演。声乐作品二度创作包含三个基本原则:对作品本身的二度创作、歌唱作品情感抒写的二度创作和演唱者个性化体现中的二度创。二度创作可以划分为二度创作设计、认知原创把握原创作品、创新原创作品、表现作品和效果评价反馈等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有着独特的发展历史,而且各种钢琴作品在创作上具有自身独特的创作特征和艺术情怀。研究一种艺术创作特点,可以依据调查法、文献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在传统和现代技法及作品创作理念相结合的基础上,融入当代著名的创作方法,全面探究。本文从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理念和特点入手,对钢琴作品风格上的特征、创作手法上的特征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探索一些作品创作实际。  相似文献   

4.
谢飞 《宜宾学院学报》2009,9(10):127-127
每一首声乐作品的完成需要经过创作和表演两道大的“制作”工序。因此,在了解作家意图、熟悉作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再创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声情并茂的对作品进行再创作表达出作品的内涵?以《木兰从军》为例,分析对作品进行再创作表达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作品教学法是学生通过观看和研究教师提供的范例开阔思路,确定创作选题,并根据选题搜集创作素材,修正构思,创作作品,并对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的教学方法.学生是作品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分为作品的终结性评价和作品创造的过程性评价.这里的作品特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工具的数字技术和艺术手段创作的作品,即通俗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作品,如电脑小报、电子刊物、电脑绘画、网页、动画、视频、艺术设计等.  相似文献   

6.
关于手风琴作品创作民族化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前乐器、声源的多样化与多元化,手风琴领域作曲理论的研究相对滞后,制约了手风琴作品的创作,其中作品创作的民族化更是影响我国手风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阐述手风琴作品创作民族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分析了手风琴作品创作民族化的有利条件及发展途径;并希望以此为契机,为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民族化提供一些富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Scratch程序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终身幼儿园研究组"为所有对计算机充满好奇的幼儿开发的一种软件创作工具,是一种可视化、积木式的创作工具,学生只需拖曳图形化的指令木块,即可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动画、游戏和音乐等数字化作品。学生创作的作品还能发表至官方网站与各国程序爱好者进行作品交流。但学生在创作作品中往往使用的角色都是Scratch软件自带的,这满足不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大大降低了作品的档次和品味。  相似文献   

8.
委托作品使用相当于著作权许可,其内容由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确定。实现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之必要的权利为委托作品使用权的内容,包括作品财产权也包括作品人身权。在无法确定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时,委托作品使用权的内容由委托创作的通常目的确定。  相似文献   

9.
树杈状写作思维 ,是在写作系统活动中 ,以第一件创作 (作品 )作为树干 ,截取该树干中的某一段抽枝发芽进行创作 ,形成作品 ;再以这个新枝作为树干 ,又取新树干中的某一段抽枝发芽进行创作、形成作品……一直这样延伸、生发开来 ,完成一次次的创作 ,产生一件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元散曲家乔吉提出了“凤头、猪肚、豹尾”的创作理论,在基本遵循和部分突破自己创作理论的基础上,乔氏创作了大量具有清丽、新奇风格的散曲作品。将乔吉的创作理论和散曲作品结合起来考察,是研究这位作家创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乡土情结对贾平凹创作有着重要影响,是其乡土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家作品的美学特征之一。形成贾平凹作品乡土情结的因素包括秦文化熏染、“乡下人”意识、“边缘人”身份三个方面。它们构成贾平凹乡土文学创作的审美支点,促使他爆发出一系列创作灵感.取得巨大的创作实绩。  相似文献   

12.
杨瑞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5):103-106,98
声乐演唱作为对词曲家作品的演绎,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它是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把一度创作作为出发点.声乐演唱的最终结果应该体现在通过富于创造性的行为,对声乐作品的正确传达和再现,赋予音乐作品以光彩和生命.声乐演唱需要通过分析作品、体验作品、体现作品三个阶段来完成二度创作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演绎创作指投入智力对现有作品的再创作,通过修改、翻译、注释、校点、汇编、改动等方式进行。修改是作品创作的基本形式,造就新人的重要途径,精品创作的独特方式。将演绎权视为作者对其作品演绎的权利,与著作权立法宗旨格格不入。演绎权是演绎者再创作完成自动产生的著作权。对演绎权的保护,要制定出版法,开放出版市场;厘清保护演绎权的思路,消除"保护作品完整权"内涵的矛盾,对著作权转让合同的管理采取备案模式。  相似文献   

14.
传统观念认为,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的主题是揭露封建家长制对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的破坏和摧残。但事实上,这一说法并不能在诗中找到充分的依据。根据这一说法反而会发现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一般而言,一部作品的主题是由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目的决定的,应该说,创作动机和创作目的是作品产生的原因,这也必然决定作品的主题先于作品本身产生。因此,解读一部作品的主题,必须从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目的入手。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作者会通过情不自禁的议论、抒情等方式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而这种主观表达恰好透露了作者的创作目的和动机。…  相似文献   

15.
元代肖像画作品《忽必烈大汗像》与《杨竹西小像图》都重视写实,但两幅作品在创作目的、心态、手法以及创作主旨上所存在的差异,使得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与审美倾向,而这与宫廷肖像画家和在野文人肖像画家的身份以及学识素养、作品的创作对象有着很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这部作品是21世纪以来,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中较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本文力在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研究作曲家创作技法与创作意图,从而达到探究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发展的脉络及特征。  相似文献   

17.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是相对于“一度创作”而言的,即表演者深刻体会作品的含义、全面掌握歌曲的风格、准确把握情感基调、对歌曲进行艺术加工和艺术处理的过程。进行“二度创作”必须注意熟悉作品、分析处理作品和纵情歌唱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建国至今,阮独奏作品的创作经过了改革探索初期、繁荣创作期、多元化创作期三个阶段,逐步从伴奏乐器成为独奏乐器。本文以建国后的阮独奏作品创作为主要阐述对象,对其发展及特点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无伴奏合唱《At the grave》是塔涅耶夫第二十七号作品《十二首无伴奏合唱》中的第一首。该作品创作于1909年,在俄罗斯的音乐界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俄罗斯著名的抒情诗人雅科夫·彼得洛维奇·波隆斯基的长诗。这部作品涵盖了塔涅耶夫深刻的创作思想,高超的创作手法,体现出了作曲家鲜明的复调性天赋。本文从音乐表现、和声、复调等方面对这首作品的特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王建民三首古筝曲的研究,从传统素材、非传统调式和声、简约性创作以及新演奏技法四个方面,探析王建民的筝乐创作特色。王建民的筝乐创作在我国民族器乐创作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作品也是八十年代以来富有探索与创新精神的民族器乐作品,对他作品创作特色的研究将对筝乐新创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