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阳  樊辉 《兰台世界》2023,(S1):108-109
<正>一、背景硬盘离线存储柜是为满足档案容灾备份、安全存储的需求场景而研发的,该设备符合国家档案局发布的《档案数据硬磁盘离线存储管理规范》,是一套以硬盘为存储介质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数据控制于一体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北京市朝阳区融媒体中心(以下简称“融媒体中心”)作为全媒体宣传平台,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了大量声像档案,并以光盘作为存储介质进行存储。为解决以光盘为存储介质而产生的一些问题,比如光盘存储容量小、检索效率较低、检测速度较慢等,提高档案数据的存储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李超 《兰台世界》2012,(2):18-19
档案信息存储安全是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领域,因此增强档案信息安全存储是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作为重要的存储介质,档案级光盘的出现为解决现行档案信息存储安全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档案信息存储安全是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领域,档案信息安全存储是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策略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作为重要的存储介质,档案级光盘的出现为解决现行档案信息存储安全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数字地质资料的特征和各类常用存储介质的优缺点的分析,采用硬盘+光盘的存储介质组合方式,以满足数字地质档案存档及日常借阅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档案级蓝光光盘(BD)相比DVD,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更稳定的数据记录层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它在使用年限、总体拥有成本、防篡改、数据可读性、节能、抗灾等诸多方面明显优于硬盘和磁带。现阶段,档案级蓝光光盘是电子档案归档存储最理想的物理载体。光盘库自动化技术与蓝光存储管理软件相结合,可以轻松实现海量电子档案长期安全存储及日常管理。选择开放的技术和产品,以保证电子档案归档光盘的可用性与兼容性,是蓝光归档存储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史金 《档案学研究》2022,36(5):137-141
档案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一直是档案部门的核心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数字资源海量增长,为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选择适合的存储介质至关重要。本文对蓝光光盘的技术现状和存储优势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解决档案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困境提出有效路径和选择,进而推进档案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如今,科研单位在科学研究等系列重大活动中,都已离不开声像档案信息的采集和使用,为日后在科学研究、课题总结、重大专项论证积累宝贵的资料,也见证着单位科研发展的历史进程。1科技声像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科技声像档案是指科研生产活动产生的以照片、底片、录像带和光盘以及硬盘等存储介质为载体的数字声  相似文献   

8.
数字档案存储介质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祥麟 《湖北档案》2007,(10):20-23
档案数据属于需要长期保全的数据,对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要求很高。尤其在档案信息化的大环境中.大量的数字档案的存储问题成了档案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存储介质本身推陈出新、不断的发展变化,选择最优质的存储介质一直是一个有争议而又必须解决的大难题。  相似文献   

9.
办公自动化后,越来越多的原始记录,不再采用传统的纸张形式,而是用光盘等载体来存储。体积小、存储量大是光盘最显著的特点,电子文件的存储密度大大高于以往各种信息存储介质。目前1GB光盘可存16开的资料4万页,可存储5.1亿文字,可见存储功能之巨大。因此光盘作为电子档案的载体,可节省存储空间,便于档案的安全保管和利用。电子档案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档案工作的工作效率。长久以来,人工管理是文件、档案管理的基本方式,从档案工作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利用到编研这八大环节。这些程序由手工操作需…  相似文献   

10.
光盘档案刻录与保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档案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光盘作为一种新型载体已成为存储档案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原油田档案处开展档案数据信息刻录光盘保存工作已六年有余,现将光盘档案在刻录和保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光盘是继纸张、胶片和磁带介质后又一种新的存储介质。光盘具有存储容量大,存取方便,便于携带等优点,目前已被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使用,一些重要的文件已被记录到CD-R(刻录式)光盘上。如我国2008年申奥过程的所有文字和图像都已存储在CD-R光盘上,目前一些档案部门已使用CD-R光盘存储档案信息。由于在光盘上记录和读取信息都采用激光技术,激光器不与光盘产生机械接触,因此,光盘寿命一般比磁盘和磁带长,但光盘在保存环境中究竟有多长寿命,目前国内还没有准确的寿命数据。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光盘这种信息存储载体出现较晚,国内的信息机构和光盘生产厂家主要研究光盘的制造工艺、存储容量、读写方式等,而对光盘记录信息后在保护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很少研究。一、国内外光盘保护研究现状为了掌握国内外光盘保护研究现状,了解国内光盘生产、市场销售行情及档案部门对光盘的使用情况,有关人员进行了文献资料查询,用户和市场调研。通过网络和期刊检索,国家图书馆馆藏图书和资料查询,调研国内外信息部门和档案部门对光盘保护研究现状及相关出版物的情况。通过上网检索,检索到国内有关光盘在档案部门应用的文章100多篇,这些文章大多数是档案部门的应用情况和使用方法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一、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特点1.会计信息化档案的载体多样性。传统的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纸质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资料和证据。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形成的会计档案,既保留了传统意义上书面纸质的会计档案,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光盘等存储介质中的会计数据和相应电算化环境下的财务软件系统等  相似文献   

13.
武立 《陕西档案》2008,(2):29-30
对数字档案安全存储与应用所面临的硬件、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和数据库以及档案数据迁移、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数字档案信息长期安全存储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谈档案数字化工程中的数据存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在档案数字化工程中应当以数据存储为中心组织工作 ,满足海量数据的管理要求。在介质选择上 ,考察了硬盘、磁带、光盘、现代缩微等存储系统的特点及其最新发展情况 ,并提出在制定存储方案时应注意介质选择、存储方式、备份方式和分级存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形势下的档案共享工作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文章首先揭示了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时服务方式被动、缺少档案价值共享以及共享的安全风险问题,然后在研究计算型云、存储型云、数据库型云等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存在问题的措施,最后从档案资源的亲民性、人才的综合性与共享的高效性方面提出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档案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档案部门越来越多地使用光盘作为信息存储载体,光盘存档寿命也成为档案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光盘存档寿命是指光盘在存档后,随着时间推移,信息层褪化,光盘中存储的信息不能再读取的时间段。  相似文献   

17.
(档案)的脱机备份、异质备份和异地备份工作中,光盘以其存储适量、不可更改、寿命较长、价格低廉、便于查找、数据可监测和寿命可监测等突出特点已经在档案行业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方面得到普遍认同。随着ISO/IEC10995《信息技术、信息交换和存储用数字记录媒介光学媒介档案寿命的评估实验方法》和《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DA/T38-2008等标准、规范的公布实施,档案级光盘产品的上市以及光盘备份技术的成熟与完善,光盘已经成为电子文件(档案)的长期安全保存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的存储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DVD-R光盘由于其容量大、成本低、读取速度快及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已成为档案部门普遍使用的信息记录载体,然而如何选择合格的档案光盘,降低环境因素对光盘使用寿命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各档案部门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1-2]。  相似文献   

19.
正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是在数字设备构建的网络中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硬盘、光盘等介质,并依赖计算机等电子设备阅读、处理,可在互联网上传送利用的文件。一、电子文件的特征1.独立性。传统文件是信息与载体的统一。而电子文件信息的存储不具有固定的物理载体,可以根据需要从一个存储载体转换到另一个载体,在这个过程中电子文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1、建设功能齐全的档案信息数据库,是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关键 档案信息数据库是一个有组织、系统化的数字大集合。目前,高校要建设档案信息数据库,其信息一方面来源于现有的馆藏档案,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其他形式存储的所有馆藏档案数据信息,通过手工著录、扫描等形式,转化为数字记录方式存储到光盘、磁盘等各类存储器中,完成现有馆藏档案信息向数字化的转化;另一方面,通过对电子文件的收集,按照数字化管理体系进行归档、整理转化为数字化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