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号称拍卖风向标的嘉德秋拍,2013年多了两大看点:一是首次拍卖楠书房金丝楠木作品,二是设立了王世襄先生旧藏专场。王世襄生前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他不但爱玩,玩的东西也五花八门,又多又杂。但他玩得认真,舍得花钱,舍得花时间,最后玩成了诗词家、书法家、火绘家、驯鹰家、烹饪家、美食家、美术史家、  相似文献   

2.
与一般玩家不同的是,王世襄不但能玩,也能写,他玩物并研物。井市大俗的"雕虫小技",到了他这儿却玩成了大雅,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王世襄曾从专门来华的荷兰王国约翰·佛利苏王子手中,接过旨在鼓励全球艺术家和思想家进行交流的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作为荷兰享有极高声望的文化奖项,克劳斯亲王奖每年颁发一次,其中最高荣誉奖一人,荣誉奖10人。王世襄是获得最高荣誉奖的第一位中国人。把最高荣誉奖颁发给王世襄,是为了表彰他"对中国工艺的专业与创新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秋斗蟋蟀、冬怀鸣虫、架鹰捉免、挈狗捉獾……王世襄老人皆乐之不疲;倾心葫芦、收藏家具、刻竹漆器、著书立说,他样样出色。而且以“玩”为生的他,居然玩不丧志,竟然把“大俗”玩成了“大雅”,甚至玩出了好几门“世纪绝学”。不久前,王世襄先生不幸因病去世,中国文化界又少了一位大师。根据王老生前愿望,过世后不举行追悼会,不设灵堂。  相似文献   

4.
王世襄先生在文博界和民俗界的影响无人出其右:只要王先生鉴定或收藏过的东西,就是品质的保证。他收藏的古文物在拍卖中均以创纪录的天价成交;他生前所写的随笔、论文、专著、诗歌等,出版后无不引起轰动;他为保护中国古文物所做出的贡献,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王先生丰富多彩的人生、生活中的一举一动皆为世人所关注。著名作家窦忠如积8年之力写就此书,真实记录了一代奇人的人生之路。细节丰富生动,材料独此一家,为读者还原出一位大俗大雅、大土大洋、大文而又大野的现实生活中的王世襄。  相似文献   

5.
正一般现在大家都说,王世襄是收藏家、著名文物专家、文物鉴赏家,是"京城第一大玩家",是"文博名家",是"奇人",等等等等。但我仔细想想,王先生的许多著作,都被他自称为"编著",如《竹刻艺术》《中国古代漆器》《明式家具珍赏》等。如此说来,他也算得上是位编辑家了。那是2002年春,中国社科院的周林先生给我打电话,说他的一个田姓朋友是王世襄先生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济南市退休干部吴天国私人藏书达1万多册,其中仅各类期刊的创刊号就有3600册。年届花甲的吴天国平生的最大嗜好就是买书、读书、藏书,人称“书迷”。在职时,他把下班后和节假日的时间大都用于跑书店和逛书摊。退休后,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几家书摊和书报亭的早市去。吴天国家庭生活并不宽裕,但他购书舍得花钱。日积月累,到现在他的藏书已装满12个  相似文献   

7.
三岁的畅畅是个任性而又淘气的孩子,家人常拿他没办法。这天他缠着爸爸带他到动物园去玩,谁知竟玩上了瘾,怎么也不愿回家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台湾每10位主管中只有2位是女性,女性薪资也多处在中等状态。也就是说男人在社会中获取高薪的机会仍旧比女人多.而且大多数女性所能获得的薪资也只是中等水平而已。但女人的钱最好赚的市场定律并没有被撼动,敢花钱、舍得投资自己的,依旧是女性,这使得与女性相关的爱美商品节目甚为流行,形成了一股“玩美”旋风。  相似文献   

9.
衷雅琴 《出版广角》2015,(2):119-120
有这么一个在人文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都颇有成就的学术界双料大咖,他的求学之路是玩着玩着就炼成了“学霸”,他的择偶观是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自己对妻子的迷恋,他的育儿经是用类似于非洲俾格米人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双胞胎儿子,给孩子养上100多只蛙、蜥蜴和蝾螈等这些两栖、爬行动物,听上去是不是很酷?他就是《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  相似文献   

10.
邵伟 《记者摇篮》2005,(2):44-44
2004年12月,沈阳电视台举办了首届广告招标拍卖会,对70多个电视栏目、广告时段进行了公开招标拍卖。100多家广告界、企业界的嘉宾蜂拥而至,激烈的投标、竞标让拍卖会现场的气氛格外火爆热烈,经过6个多小时高潮迭起、喝彩不断的竞标拍卖,最终落槌突破12973万元.  相似文献   

11.
学者王世囊     
2009年11月28日,王世襄先生驾鹤西去,回归道山。虽知这一天早晚会来到,但看到朋友发来的短信噩耗,仍独自发呆,半天没愣过神来。王世襄先生已95高龄,福建人,但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走在街上就是一个北京老头。一直到前些年,老爷子走到哪儿都爱拎着一个自己编织的提篮,任谁也看不出他是大学者,完全一副老北京的派头。  相似文献   

12.
随便问一个人,为什么肥胖呈流行趋势,他准会告诉你:这都是因为现在人们吃得太多,燃烧的卡路里又太少的缘故——学校体育活动少,孩子玩电脑游戏比玩球类运动多,垃圾食品入侵市场,人们在餐馆吃饭的次数越来越多,加工食品中增加了糖浆的使用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提炼主题作品升华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在构思的过程中,选择表现角度,从大量的生活素材中,提炼出一个有高度又有新意的主题来。对材料的取舍,对层次结构的安排,都有赖于主题的依托。提炼主题,对构思一篇报告文学作品,起着很重要的支配作用。 笔者曾采访邮票设计家、画家万维生,他本人的名字远不及他的作品叫得响,那么驰名于中外。他有一张方寸小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由于停发后,还有少量邮票流传,名声大振。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邮品拍卖会上竟炒到100多万元一张的天价,到如今仍有见涨势头。原想写写这桩奇特的事…  相似文献   

14.
近日,假新闻不断,频频引爆舆论场,如 "深圳水贝村拆迁每家赔偿至少 2 亿元",事后三名造假者被警方行政拘留5日,又如多家主流媒体网站和官微上挂出的"六旬老人花50万玩手游,冒充小鲜肉交往 3女友",经《光明日报》记者排查,首发这条消息的编辑说:"是从网上看到的稿子,然后转载的,目前真实性的问题我们也在追."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世界著名的拍卖中心瑞士苏黎世拍卖行爆出一件惊世奇闻:瑞典古代发行的一枚黄色陈旧邮票,成为各国收藏家角逐的焦点,在拍卖会上经过多番叫价,最后以226万美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世界单个邮票拍卖的最高纪录。这枚邮票子1857年发行,是当年一位名叫贝克曼的瑞典男孩在1885年从他祖母的垃圾箱中拣到的。当时他仅以7个瑞典克朗就卖出了。后来,这枚邮票被德法混血儿集邮  相似文献   

16.
欧洲杯玩的就是心跳,玩的就是天下大乱。20天前,我想象不到这种暮色苍茫、乱云飞渡的结局,更想象不到“二三流”社会成为绿茵主宰。可尘埃落定之时,我长吁了一口气:世界原本如此。“航海日志”记录的就是一个又一个沉船事件,沉船之侧飞扬的就是一张又一张醒目风帆。  相似文献   

17.
济南军区某部干部王利亮,自幼酷爱文学及美术,1976年入伍后,坚持笔耕不辍。中午晚上的时间,他不是读就是写,从不舍得把这“边边角角”的时间浪费掉。贪婪的吸取,忘我的投入,为他从事创作打下了深厚扎实的基础。他从1983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新闻稿件,并多次在征文中获奖,被18家报刊聘为特约通讯员。从1987年开始,他又迷上了篆刻,从此闻鸡起舞,朝摹夜刻,遍临古今名印,技艺大进。篆刻作品入选全日本10届篆刻大展暨中日篆刻交流展等多种展览。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天道酬勤──篆刻家王利…  相似文献   

18.
山东昌乐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王忪山,一辈子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他退休后仍然热心于新闻报道工作,十多年来,平均每年在新闻媒体刊发稿件百篇左右;特别是从2003年至2008年的6年间,在近20家省及省以上报刊上,刊发稿件300余篇,其中有十多家媒体发表了他采写的有关毛泽东、周恩来、邓颖超和林彪的十几篇重要稿件.作为最基层的一个通讯员,他为什么能在晚年写出大人物的稿件呢?  相似文献   

19.
上初一的时候,有个同学跟我玩得最好,我们每天一块疯,过着没心没肺的日子。一天我去他家,看到卧室墙上贴着张纸,写着我们班成绩排名,我第三,他十几,一个箭头从他名字出发,划了个弧线然后对准了我。同学偷偷定了一个赶超我的目标,我当时太过幼小,对此没有任何反应。一个学期后某天,班主任满面春风地宣布我这个同学考了全年级五个班总分第一。那个瞬间对我的震撼是空前的,我被一块玩的哥们直接击倒,而且站到一个我望尘莫及的位置。虽然后来他又下来了,但从此"在我心里越发高大起来"。我还有个同学,也玩得不错,初中全混过去了,考高中才考一百多分,他在我们那个小城没任何背景,父母又在农村,于是注定命运惨淡。他一直硬着头皮挣扎,除了不参加黑社会,其他活全千过,重体力工人,开录像厅,搞传销,给老板  相似文献   

20.
云南黄龙寺方丈释持忠成了网络红人。他画了幅画,有人出价3600万;他要拍卖三串念珠,有公司估价一个亿;他要修庙,做了四个亿的预算;他的寺院里既有和尚又有尼姑。他曾经是个成功的生意人,后来入了佛门,如今成为一个争议缠身却也被信众敬重的方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