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民国档案,是民国时期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历史记录。云南省档案馆保存有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档案共154个全宗,300724卷,它全面地反映了民国时期云南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交通、民族等方面的情况。为更好地保护抢救馆藏资源,提高馆藏档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近年来,云南省档案局根据民国档案的特点及云南省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数量  相似文献   

2.
装订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影响档案实体保管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民国档案装订规范有利于了解民国时期档案的整理与归档制度。文章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苏州大学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为调研对象,按不同时期选取300卷(件)档案作为研究样本,对民国时期档案装订形式、材料、要求及应用情况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民国档案的装订要求体现了档案管理的基本思想,装订形式的演变体现了传承、扬弃与创新,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还应在重新整理中“整旧如旧”。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政府机构在行政实践中,产生了大量文书档案,它们是珍贵的档案资源。通海县档案馆馆藏有民国时期文书档案612卷,计14839件、7.2万余页,主要形成于民国时期通海县、河西县各旧政权部门,大部分形成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本文从通海县档案馆馆藏民国文书档案中辑录3份原文(其中一份档案内容为图表,未辑录,以图片代替),从民国文书的行文特征、文种变迁的时间脉络、文书原文解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乃社会形态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民国文献特征的民国旧平装图书,记述了该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侧面,是研究民国史实与社会形态等诸多方面的文献信息载体,是民国时期精神文化、物质创造的真实记录,有着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文章试从民国旧平装图书的历史由来、民国旧平装图书之特点以及民国旧平装图书的价值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1998年,青海省档案馆在组织业务人员整理积存零散历史档案时,发现一批民国时期的甘肃重要档案。这批民国元年至民国三十三年的甘肃历史档案,涉及人事任免与晋封、民政与治安、民国年间甘肃全省分县地图以及马步芳在甘肃各地驻军的电报等内容,是研究甘肃民国时期的重要史料。青海发现一批民国时期甘肃重要档案@董继瑞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的档案以公文为主。由于民国政府在档案立卷归档中实行的是"有文必档"的原则,使民国档案保存的案卷内容繁多,薄厚不一。由于公文没有和现代的公文一样形成文件标题,只能以问题为单位提供案卷级检索,给档案的鉴定、保管、利用带来了不便。民国档案文件级著录工作的开展,对建成全国民国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中心,实现民国档案馆际交流,更好地为历史研究服务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三本旧著作为民国时期档案学领域研究成果的系统展示,其中蕴含的档案分类思想体现出萌芽时期的特点与发展轨迹,对我国档案分类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著作中的档案分类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并从内涵、原则、标准、技术及程序等角度出发进行比较分析.其次总结民国时期档案分类思想的时代特征,立足时代背景,分析民国时...  相似文献   

8.
《陕西档案》2012,(4):14-14
甘肃省平川区复兴乡一村民日前向甘肃省档案局捐赠了一批珍贵民间档案,包括民国25年土地管业执照、民国32年房屋买卖文契、民国时期田赋执照及征粮收据税票、民国37年国民身份证等共计27件档案。  相似文献   

9.
任荣 《浙江档案》2000,(2):19-20
在我国国家档案集合中,民国档案是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员.作为民国时期社会活动的客观记录,民国档案是民国历史的重要见证.唯其如此,就使得民国档案在国家档案全宗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佳木斯币档案馆历经3年的艰苦工作,将馆藏8097卷民国档案全部整理完成。经过整理完成的这部分档案最早为1902年,已有100年的历史,其中清末602卷,民国档案7495卷,涉及民国时期16大类。这部分档案是比较珍贵的,它填补了佳木斯市档案馆没有历史档案的空白,为国家正在进行的民国档案信息采集工作奠定了基础。(林虎凯)民国档案著录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而艰苦的工作。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和各县(市)区档案  相似文献   

11.
黎飞 《档案管理》2021,(1):68-72
民国是近现代中国档案教育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各类型、各层次的档案教育并存发展,为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文章通过编年的方法,详细梳理了民国时期档案教育的重要事件,以期助力民国档案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谭春霞 《出版广角》2016,(17):55-57
从2007年起,我国不少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民国新闻史”。新闻史研究属于历史学研究范畴,需要大量史料的支撑,而档案史料就是研究的一手资料。然而,由于民国时期特殊的历史原因,民国新闻史料分布区域较为分散,集中整理难度较大;新闻史料基本融合在其他史料文献资料中,难以翻阅查找;近些年,档案修复技术的突破,档案数字化的出版趋势,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出版社与档案馆的业务合作,为“民国时期新闻史料”的挖掘和整理提供了可能性。民国时期新闻史料的整理出版是研究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事实依据,是“隔代修史”的现实需求,对于研究民国新闻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肇东市档案馆是一个保存民国时期旧政权档案数量较多的档案馆,但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经费,这些档案一直未经系统整理。近年来,在市档案局、馆领导积极争取下,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注下,分批拨款,陆续整理完毕,编制了“卷内文件目录”,实行了开放利用。本文仅在这次档案整理的基础上,就馆藏民国时期旧政权档案的大概情况,做一简要介绍。 肇东市档案馆保存的旧政权档案(民国二年——民国二十一年),是在1970年由东北档案馆经省档案局移交进馆的,共有930卷。其中:县公署(县政府)24卷,教育局(劝学所)373卷,实业局(建设局)97卷;财政局34卷;东北特别区市政管理局满沟市政分局(简称市政分局)402卷。在这些档案中共收进了各种内容的文件12,709份。 这部分档案是肇东市设治建县以来到伪满大同年间所形成的原始材料。绝大部分文件是用毛笔书写而成,字迹工整清晰,并将多份文件首尾相连粘接形成折子式案卷,后期也出现了油印文件。原案卷是以机构——问题——年代排列,以机构为主,内容和问题分类不准确,在时间上也有跨年或几个年代合成一卷的。本次整理是本着不打破原卷的原则进行的,因此,案卷组成的基本框架没有变动。现按档案分类依次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民国档案是民国时期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个人形成的史料,目前在我国大陆地区存有 1460余万卷。基于民国时期文书制度的特点以及档案管理现状,民国档案存在“玉石不分”现象,需要通过鉴定工作进一步区分价值,以利保管和利用。目前,档案界对开展民国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基本持肯定态度。至于鉴定后是实行定级分级管理,还是通过鉴定销毁一批我们认为不重要的档案,档案界对此意见不一。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档案界同仁。  首先,民国档案数量未到爆炸状态,不必急于销毁。  销毁历史档案应持审慎态度。档案是一种不可再…  相似文献   

15.
杨林 《山西档案》2003,(1):19-20
根据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印发的《全国民国档案目录采集方案》和国家档案局颁发的行业标准DA/T2 0 -1 999《民国档案目录中心数据采集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现我省已开展民国档案目录数据采集工作 ,为提高我省民国档案目录检索体系的质量与效能 ,现就各地档案馆在民国档案目录数据采集工作中提出的问题解答如下 :  一、民国档案著录工作1、民国档案目录数据采集对象民国档案目录数据采集对象是民国档案 ,即“民国时期国家机构、社会组织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政权机构 ,社会组织除外 )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  相似文献   

16.
田素美  高晓波 《档案》2011,(1):23-26
公文用印是各个历史时期公文制作的普遍现象,体现了公文的真实性、权威性。本文以甘肃省档案馆所藏民国文书档案为例,论述了民国时期文书档案印章的种类、时代特点,并分析了民国文书档案印章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研究清末甘肃史、西北史者,无不抱憾于这一时期档案的匮乏、残缺,因为档案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不可或缺、最为重要的原始资料之一。民国时期,甘肃曾发生两次大规模的毁档事件。一次是在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所毁档案时限在1915年至1930年间。[1]一次是在民国二年(1913年),所毁档案上起  相似文献   

18.
民国档案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思想价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民国时期的档案耐久性却远远低于清代甚至以前各个时期的档案。本文在对云南省省级、市级、县级和专业档案馆几个档案馆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就云南省的民国档案保存现状、保管环境和保护措施进行探讨,为云南省民国档案的抢救保护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民国档案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真实记载了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由于当时管理方面的原因,民国时期文件与档案一般未作保存价值鉴定,新中  相似文献   

20.
宋淑洁 《出版广角》2016,(12):52-53
民国是我国近代历史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的档案资料也是我国档案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的档案数量众多,内容庞杂,具有重要的现实利用价值和长远的研究价值.目前,民国档案整理出版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与大量沉睡在档案馆中的原始史料相比,这些出版的档案资料仅仅是极小部分.本文试图在梳理民国档案出版特征的同时,引起相关研究者及出版者重视民国档案的出版价值,促进民国档案整理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