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汉语和英语虽分属两大语言体系,两者都含有极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其中谚语别具一格,光彩照人.它虽然由于中英语言有异而表现不同,但也大量存在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汉、英、藏三种谚语的定义、内容分析以及对比探讨,总结了这三种语言中谚语的共性以及表现形式上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谚语是语言和文化的结晶。由于地理、文化、历史、政治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英汉谚语中的思维及表达方式既有共性也有各有的独特性,这也就造就了英汉谚语翻译方法的多样性。运用不同的翻译手段,以期达到最终实现这种语言及文化的转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华 《科教文汇》2009,(34):261-262
谚语的翻译不仅涉及语言转换,更集中体现了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特点。本文从谚语翻译的地位、主要特点出发,探讨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求在实践中更准确、简洁、形象生动地完成英汉互译,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赵冬玲 《内江科技》2008,29(4):48-49
谚语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学习和研究谚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在学习日语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单词、语法、句型,还要注意谚语的准确翻译,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日谚语的比较,希望能对增进中日两国文化的了解及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高明  陈丹 《内江科技》2009,30(1):61-61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谚语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同样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两种语言的谚语在反映宗教思想、道德观念以及对自然的认识、生产经验等方面的不同来比较中英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是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来反映深刻的道理。谚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语言学习的很好材料。把英语谚语巧妙地运用在教学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在学生掌握词汇、句型、语法和写作上也十分有帮助。同时通过谚语也能渗透英语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贾凤伦 《科教文汇》2010,(29):144-145
众所周知,成语谚语在任何一国语言中,都是结构简洁、用词精练、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含义深刻的语言单位。日语也不例外,也有丰富的成语谚语,尽管不少成语谚语是在同中国人民悠久友好交流中学到的,但也有许多成语谚语是日本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自己创造的。同样,这些日语成语谚语也有它的出处或典故。  相似文献   

9.
蒋超 《科教文汇》2020,(7):191-192
在我国语言不断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丰富语言特色的谚语。通过将特定的词或句进行融合,实现通过简短的意思表达食物,实现提升语言的精髓以及语言的内涵。谚语是民族文化的智慧与结晶,因此在翻译谚语的过程中,翻译者首先需要了解谚语的特定语言表达特点,其次还要了解谚语所表达的原文含义,同时要注重谚语所处在何种文化差异下,尽量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谚语的特色、意境以及本质。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运用西班牙语进行谚语翻译,在用西班牙语翻译谚语的过程中,应当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熟练地应用和掌握相应的西班牙语翻译技巧,以便能够更精准地实现汉语谚语的正确表达,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浅谈英汉谚语衍射出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 《科教文汇》2010,(20):64-65
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习语谚语,作为语言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折射出一种语言所代表的地域风貌特性、历史习俗传统、民族心理意识和文化形成过程等一系列因素。英汉谚语的差异现象正体现了东西方民族的独特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杜金有 《科教文汇》2009,(36):261-261,264
谚语,语言文化世界里的奇葩,它,简洁凝练,形象生动,在各民族语言文化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这些语言里的谚语各有特色,又有一些相似之处。本文将从谚语的来源和谚语的修辞这两个方面来比较分析英汉谚语。  相似文献   

12.
熊艳 《科技创业月刊》2004,(12):246-247
通过引入语言信息的分析说明在英语翻译中的一些特点,只有很好地掌握英语谚语的意义变化、映像变化和形式变化才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英语谚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引入语言信息的分析说明在英语翻译中的一些特点,只有很好地掌握英语谚语的意义变化、映像变化和形式变化才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英语谚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李宇贤 《科教文汇》2008,(4):175-175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它询容广泛、言简意赅、生动优美,是学习和掌握经典、地道的英语以及了解英语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情况一个不可忽视的“窗口”。  相似文献   

15.
黄亚蕾 《科教文汇》2011,(35):172-173
谚语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有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之称。它负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日一衣带水,语言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所处环境、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两国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日谚语的含义、结构和作用等多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对中日文化的发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沈振松 《科教文汇》2013,(11):101-103
谚语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于哲理,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英语谚语中的德育因素和它的教学辅助作用,根据对初三学生的英语能力分析,借助和利用谚语所特有的语言魅力以及它的语言结构,把谚语巧妙地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积极有效地利用英语谚语在教学上的正迁移作用,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切实缓解了学生在初三阶段的心理压力和英语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17.
付玉梅 《科教文汇》2009,(19):237-237
谚语,生动精辟,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同各国谚语一样,美国谚语来源于生活,通过简短而精辟的语言反映了美国建国至今至关重要的几大核心价值观。本文试从典型精辟的美国谚语管窥美国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英语在自己的发展史上吸收了欧洲各个民族语言的精髓。英语谚语更是博采众长,简单通俗,精辟凝练,渗透割民众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民族追崇的重要而独特的文化价值观,是英语语言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英语谚语的来源及翻译进行分析,对于学习英语、掌握英语谚语是极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9.
谚语作为习语的一种,同格言、短语等一样,是语言和文化的结晶,反映着特定的文化背景以及其差异。本文旨在从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角度来探讨中英谚语的差异,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积累中西文化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雷蕾 《科技风》2014,(4):177
德语谚语凝聚德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对许多语言现象所具有的的深刻阐释里,对其进行理解及翻译,易于学习、了解德国文化,更便于两国进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