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视节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改变,它不仅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更快地了解社会的转变,同时人们也在寻求电视在其他方面的功能,由此电视娱乐节目产生了。娱乐节目的产生,让电视的功能更加丰富,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与此同时,我国的娱乐节目开始出现同质化的发展倾向。本文主要对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娱乐节目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电视娱乐节目作为电视节目四大形态之一,占据了电视节目播出的很大部分.未来电视娱乐节目应该如何发展,我们理应制作出怎样既具备经济效益又坚持社会效益的电视娱乐节目,本文从电视娱乐节目二十年的发展路径说起,探讨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当下电视娱乐节目欣欣向荣,在我国电视节目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并几乎占据着节目的黄金时段。有如此成功的发展态势,除了节目形式的多样化之外,很大程度上在于优秀节目主持人的推动效果。娱乐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作为联系群众最活跃、最直接的中介,为娱乐节目的对外传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形象也愈发挑剔。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进入了发展期,占据了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本文以《快乐大本营》为例,分析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和困扰,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大众文化状态发生了巨大了变化,大众文化话语成为整体社会文化话语的强势,正是在大众文化的潮流中,人们的娱乐意识和方式逐步成熟,大众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的复杂与扩展,还是在电视真正被视为娱乐手段以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大众文化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原动力,电视在制造着流行,推进着时尚,大众文化与电视文化同样迅猛的发展势头,是彼此相互推波助澜的结果。目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已经风起,占据着各大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各种娱乐节目充斥银屏,大有泛滥之势。下面,笔者就目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现状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孙晋 《记者摇篮》2012,(12):40-41
电视节目,作为一种电视文化形态是与它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的,所以屏幕热点也随着人们对电视节目的审美标准而不断地变化着:上世纪80年代是电视文艺节目热;90年代初是电视纪实节目热;90年代中期是电视新闻节目热;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是电视娱乐节目热。时下,娱乐节目像一股骚动的旋风,冲击着中国的电  相似文献   

7.
娱乐是人的天性,电视娱乐节目从人的本性出发,以富有趣味性的节目定位进行设置,吸引着广大受众的眼球,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好坏也是反映着我国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关键。因此,本文就我国当前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定位进行了再一次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平民化电视节目大受欢迎,其产生的强大社会影响力值得新闻从业人员思考。尽管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事物不断涌现,网络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电视节目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可取代,这是因为电视节目在采访和编辑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和现场感,立足于百姓的视角,想人民群众所想,关注百姓的生活,以人为本是它的价值取向。一、分析电视节目日益平民化的原因电视节目平民化是电视文化发展到某种阶段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政府管理部门高度关注。近日,围绕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本刊组织学术界、电视业界、教育界人士进行了笔谈,内容涉及电视娱乐节目的价值选择、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立台的经验介绍、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社会危害、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问题、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治理、国外对电视娱乐节目的管控、电视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分两期刊载,希望能带给业界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梁莹 《记者摇篮》2007,(7):43-43
在不到短短十年里,电视娱乐节目成为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虽然  相似文献   

11.
马驰 《新闻传播》2007,(2):56-56
时至今日,娱乐节目已经发展成为电视上最常见的一种节目形态。它调剂着社会气氛,改善着人们的精神面貌,丰富着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2.
媒体扫描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问题与出路陈龙在《走好收视率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木——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问题与出路探讨》一文中指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以受众低层次需求代替全部需求;二、以青年亚文化趣味代替所有文化趣味;三、以港台腔调、风格代替所有的节目主持风格。文章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提出以下建议:1.倡导建设健康活泼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文化。2.将不适宜儿童、青少年观看的节目内容(话题)限制在儿童、青少年最不容易接触到的时间段播出。3.营造电视节目创新的氛围。4.要培养有文化水准的、高素质的受众群体。5.吸收社会智慧参与电视节目的生产活动。 (来源:《中国电视》2006年第5期)  相似文献   

13.
从接受心理看电视编导的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电视扩大了人类的社会交往。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利用电视为载体而形成的电视艺术,以其内容之广泛,形式之多样,对其他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并左右着受众的艺术审美活动。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者——电视编导与它的欣赏者——受众之间就构成了一定的审美关系。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电视编导是审美主体,节目是审美对象。在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受众是审美主体,节目是审美客体。电视节目就象一架天平,它一端是编导,一端是受众,面对这种现实的审美  相似文献   

14.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受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以及竞争的加剧,电视节目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压力,"思变"则成了电视节目寻求生存之道的突破口,创办于1997的《快乐大本营》经历了多次的改版、创新,一直在电视娱乐节目界占据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电视节目体系逐步成熟和受众对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认同,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过晚,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与国外的同类节目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笔者通过对天津地方台播出的地域特色的电视综艺节目以及我国当前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如何办好电视综艺节目得出一些启示,仅供同行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电视的发展历史来看,电视发轫之初,无不以娱乐节目为本.我国以往的电视教化色彩过浓,久而久之,大众逐渐产生厌烦情绪.当前电视节目又掀起娱乐狂欢浪潮,在某种程度上责任丧失,显得庸俗、低劣而暴力.在社会文化的转型期,传媒作为文化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应该承担起一定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电视娱乐节目如果一味强调"教化"职责,有失偏颇;但如果为娱乐而娱乐,一味迎合当下人们的狂欢精神,也不可取.  相似文献   

17.
由于电视娱乐节目雅俗共赏,极具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所以它成了现代人文化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不论是现场观众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可以在轻松愉快中休闲、欢乐,欣赏、启智,娱乐节目成了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的编创、策划人员绞尽脑汁,在娱乐节目上大做文章,推出了一批批受人欢迎,收视效果良好的栏目,并大有一发不可收的势头。总体上看,电视娱乐节目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8.
电视娱乐节目类型及叙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电视娱乐节目?多年来,许多人都把综艺游戏类节目统称为“电视娱乐节目”,其实这样的概括难免以偏概全,显然不符合电视娱乐节目本来的含义。从我国电视节目播出实际来分析,电视娱乐节目具有多种娱乐类型和丰富的形式,综艺游戏类娱乐节目只是电视娱乐节目的一个重要的种类。  相似文献   

19.
李付斌 《青年记者》2012,(14):50-51
近年来,电视媒体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电视人自身社会责任感的下降,造成了部分节目内容低俗化.对于电视节目低俗化,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截然不同的界定. 电视节目的低俗化 目前电视媒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收视为上,娱乐为王"的倾向,有很多娱乐节目仅仅为了娱乐而娱乐,并引发庸俗、媚俗现象.  相似文献   

20.
在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中,电视剧可以说是独领风骚,它们几乎占据着每天电视播出的最好的时间,并且也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但是在我国的电视事业中,电视剧进入市场比较晚,在1996年的第一届电视节目交易会中,电视节目才确定正式的进入了市场,参与了市场的竞争。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电视剧的市场走向,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策略以及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