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九龙中学的学生齐思学了课本上毛泽东词二首后,被《沁园春&;#183;雪》震撼了,她特别喜欢雪景。在作文中也多次描写过雪,但那算什么描写啊,毛主席对雪的描写才令人佩服呢!于是激发了她对毛主席写雪艺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珍品,他的《沁园春&;#183;雪》更是其中的瑰宝。这首词俯视万里,纵论千古,气魄雄伟,可称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3.
由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合演的《昨天·今天·明天》是小品中的精品,获得当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类一等奖。仔细玩味之余,我发现其中有两句话不妥。一是当崔永元问白云(宋丹丹饰)黑土(赵本山饰)谈恋爱时谁追的谁时,黑土回答:“其实,小崔,你应该有这种眼力,当时,我,用现在的话说,小伙子长得比较帅呆了。白云追的我。”“比较帅呆了”不妥。帅呆了肯定比帅的程度深,也就是非常帅的意思,能说比较非常帅吗?另一处是白云畅想未来时说:“我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准备跨世纪。想过去,看今朝,我此起彼伏,于是乎,我冒出个想法。”崔问:“啥想法?”白云回答:“我想写本书。”《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此起彼伏”为: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表示连绵不断。人怎么能此起彼伏呢?大概是说心情很不平静,像潮水一样此起彼伏吧。  相似文献   

4.
说来惭愧 ,我认识苏轼 ,是开始于初中时学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抒发他个人感慨的诗所反映出的这个脱离人民的士大夫孤独形象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住了我 ,于是我便喜欢起这个当时还只被认为是位普通诗人的苏东坡了。“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何等洒脱 ,何等浪漫 !然而真正理解东坡 ,读懂他的诗 ,还是在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里。苏轼 ,这个深陷在政治漩涡里的大文豪 ,曾因“才”而飞黄腾达 ,却也因“才”而失意不能自拔。“才华是把双刃剑”这话在苏轼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但是如果有人说仅仅是…  相似文献   

5.
我离开森林的理由,和我搬进森林的理由一样。我认为我或许有很多种不同的生活要过,不能把时间耗在森林里了。令人惊讶的是人们很容易走已经走过的路,不自觉就沿着某条特定的道路,我在森林里待了还不到一个星期,就踩出了一条从门前通往池畔的小径。五六年过去了,小径依然清晰可辨。我真担心也许是别人因循了这条道,它才一直通畅为道。大地表面很松软,人走过后会留下足迹  相似文献   

6.
杨荣浩 《师道》2002,(11):24-25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最近学校举行讲故事比赛,比赛分初赛和决赛,初赛在班里举行,然后每班选5个小朋友参加年级的决赛。儿子在初赛中讲了《哈利·波特》中最后一段哈利·波特取魔法石的经历。听说他讲得很动情,声音很响亮,尤其讲到哈利·波特破国际象棋阵时,小朋友听得很入迷。故事讲完后,小朋友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一致推选他参加决赛。下午放学,班主任就向我报告了这个“好消息”,但要求我让小孩在决赛时讲另一个故事。我问理由,老师说:“我听不懂他讲什么,感觉故事的内容太暴力,什么国际象棋的棋子也撕杀起来,最好换成经典…  相似文献   

7.
一定会记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8岁,我一直以为星期天之所以叫“Sunday”(英文直译是“有阳光的日子”),是因为这一天要在阳光下度过。我这样想,是因为每个周日我都和奶奶一起在花园中度过。南瓜蔓是我的最爱,因为它细小的卷须伸展开来,缠绕着棚架,就像紧紧握住棚架的纤细手指,看起来那么无助。我感觉它们需要我的帮助,所以常常坐在地上照料它们。奶奶也会坐在凳子上,像我一样地照看番茄。“奶奶,”有一天我问,“我该把这些小黄花都摘下来吗?”“为什么你想摘下它们?”她轻声问道。“我觉得花儿会招来害虫,虫子会吃掉它们。”“不会的,亲爱的,”她微微一笑,“很快这些…  相似文献   

8.
《语文知识》2001年第9期《<昨天·今天·明天>中的语病》一文指出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有两处语病:第一, “小伙子长得比较帅呆了”为“限制多余”;第二, “我此起彼伏”为“搭配不当”。笔者认为这不是小品的语病,相反,它是小品的幽默之所在,是作者主动的修辞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领域里,我已经度过了15个年头。在这15年里,我经历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时刻,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一次是在10年前,我教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记得那是在5月,我决定为孩子们策划一个特殊的活动:母亲节茶话会。我把孩子们召集在一起,商讨着如何才能表达我们对母亲的尊敬和爱。我们一遍遍地练习唱歌,背诵赞扬母亲的诗歌。我们还动手做了蜡烛和母亲节卡片,准备到时候送给自己的妈妈。一切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我们把茶话会的日期定在母亲节前的那个星期五。于是,我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一张带有回复函的邀请信,要他们带回家交给自己的母亲。隔天,我看着孩…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时代背景 ,艺术特点等方面谈了作者讲解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183;长沙》时,我正充满感情满怀自信地范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时,突然一个学生打断了我的诵读:“老师,‘橘子洲头’的停顿似乎应该在‘洲’字上,而不应在‘子’上,因为‘橘子洲’是一地名,不应拆开来读。”我当时怔住了。这个问题很突然,一直以来,我都是这样读的,并认为在“子”上停顿理所当然。经这么一问,我倒认为学生是对的。是啊,专有名词怎么能分开来读呢?我肯定了学生的质疑,并纠正了自己的读法,尽管读起来感觉很别扭。  相似文献   

12.
下雪天     
一个冬天的早晨,彼得醒来,望着窗外。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雪,他一眼望去,到处都被雪盖住了&#183;吃完早餐,他穿上雨衣,跑到屋子外面。路的两旁,雪堆得高高的,只空出一条可以走的路。嘎喳、嘎喳,他的脚陷进雪地里。他一下子脚趾朝外走,一下子又脚趾朝内走,他发现雪地里露出一样东西,哦,是一根树枝!树枝正好可以用来拍打树上的雪,雪掉下来!啪!掉在彼得的头上。  相似文献   

13.
朱金凤 《师道》2009,(11):61-61
要讲鲁迅的《雪》了。 这是一篇关于"雪"的精品。虽然自己做了精心准备,经过反复阅读,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但还是感觉有些棘手。要让学生真正走进《雪》的世界,理解鲁迅的品格,走进鲁迅的心灵,绝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想,学习《雪》应该做好这样几件事情。  相似文献   

14.
《诗经·卫风·氓》叙述的是至今仍在无数次重演的痴情女子负心郎的爱情故事。诗歌以其高度的浓缩性、跳跃性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一、氓之魅力在何处“氓”与“我”在一次集市上相逢后就订下了终身大事,不禁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氓”的魅力究竟有多大,使“我”一下子就答应了“氓”的求婚?  相似文献   

15.
我的男老师     
他的名字叫雷·瑞哈特。但我们,他十五年级班上的学生,自然是把他称作“瑞哈特先生”。开学的第一天,我,一个腼腆害羞的10岁小男孩,一见这位老师牛蛙般的大眼,顿时如遭雷击,脚下的球鞋瑟瑟直抖。一位男老师对我来说还是新鲜事儿,也是我不喜欢的事。一天早上,他说:“选你在班上最好的朋友,然后把你的课桌挨着他的旁边放。”什么?我们面面相觑。一个女孩举手:“你是让我们把自己的课桌放在我们最好的朋友旁边?”“我是这个意思。这样方便你们互相帮助。”教室里一片嗡嗡声。别的老师总是把交情好的分开。显然,新来的这位不懂规矩。每当我抱怨…  相似文献   

16.
《诗经·卫风·氓》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刻画出了女主人公的善良和美好、氓的丑恶和卑鄙,深刻揭示了这一悲剧的社会意义。一、女主人公结婚前后不同情景的对比初恋时,女子对追求自己的男子充满真挚而深厚的感情,满以为氓能给她带来更多的情爱和幸福,因此许诺“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然而,事实无情,结婚三载,她得到的却足痛苦和悔恨,“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尽管她爱心未移,勤勤恳恳操持家  相似文献   

17.
笑遍世界     
我要笑遍世界。我笑自己,因为自视甚高的人往往显得滑稽。千万不能跌进这个精神陷阱。虽说我是造物主最伟大的奇迹,我不也是沧海一粟吗?真的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吗?我现在所关心的事情,十年后看来,不会显得愚蠢吗?为什么我要让现在发生的微不足道的琐事烦扰我?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能留下多少日落的记忆呢?我要笑遍世界。有一句至理名言,我要反复练习,直到它们深入我的骨髓,让我永远保持良好的心境;有一句话,传自远古时代,它们将陪我度过难关,使我的生活保持平衡。这句至理名言就是:这一切都会过去。世上种种到头来都会成为过去。心…  相似文献   

18.
《诗经·卫风·氓》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玩味。课文是这样描述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憨憨傻傻的男青年氓借着换丝的名由来向女青年求婚,女青年没有  相似文献   

19.
夜晚,杜宪怎么也睡不着,他就是想不通,为什么不能想外星人和飞碟呢?白天上课时,他的造句不是挺好的吗:我希望自己能碰见外星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让外星人和地球人来往交流的使者。可为什么鲁老师说自己胡思乱想呢?他真想不明白。脑海里不时浮现出鲁老师伤人的话,耳边不时传来同学们交头接耳的声音。他睡不着,悄悄地走出家门,来到花园里。深蓝色的明月照着大地,调皮的小星星眨着眼睛,杜宪躺在草地上想着外星人的模样,享受着夜带给他的宁静与遐想。正在这时,天空中猛地一闪,一架飞碟发出耀眼的、橙黄色的光亮,盘旋着,慢慢地停在空中,发射出五…  相似文献   

20.
册二页四二五侯寘《水调歌头&;#183;湘水照秋碧》:“扫欃枪,苏耄倪,载弓櫜。”注:“扫欃枪:除旧布新。欃枪,彗星别名;苏耄(mao):指苏轼。倪:傲视。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之句。”按:误,“扫欃枪”,言除去敌人之兵乱(指金人);“苏耄倪”,使老人小孩得以苏息,语出《孟子&;#183;梁惠王下》:“反其旄倪。”赵岐注:“旄,老耄也。倪,弱小,倪倪者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