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南宋爱国词人陆游一生主张抗金复国,收复失地。其词作感人之处,就在于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理想不能实现时的悲愤之情。陆游还创作不少的表现其闲逸意绪的作品。这与陆游的生活环境与心境有直接关系。对这类作品的分析研究,对探讨陆游的整体人格思想,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示儿》是南末杰小的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陆游一生主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中国。可是,南宋小朝廷屈辱投降,苟安江南,陆游的理想始终没有实现。尽管他屡遭秦桧等人的排挤、打击,一片丹心,报国无时,但未因此而灰心。即使是在生命垂危的弥留之际,他仍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这首绝笔诗,倾注了诗人强烈的爱国  相似文献   

3.
何万涛 《快乐阅读》2011,(7):126-127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他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诗风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还饱含着对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  相似文献   

4.
张文宪 《陕西教育》2004,(11):37-37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陆游的爱国诗篇之一。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我国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屡遭贬斥。在他65岁高龄之际,因上书要求出师北伐,遭到当朝以光宗皇帝为首的主和派的打击,66岁被罢官还乡,从此闲居山阴,再也无法实现他扭转乾坤,重整山河的愿望。他怀才不遇;意欲振邦却走投无门,  相似文献   

5.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陆游的爱国诗篇之一。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我国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屡遭贬斥。在他65岁高龄之际,因上书要求出师北伐,遭到当朝以光宗皇帝为首的主和派的打击,66岁被罢官还乡,从此闲居山阴,再也无法实现他扭转乾坤,重整山河的愿望。他怀才不遇;意欲振邦却走投无门,心存报国却不在其  相似文献   

6.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山阴(今绍兴县)人,是我国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一)陆游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生于金兵南下之时,出生后次年,北宋京城开封府沦陷,徽钦二宗被俘,宋亡。他从三岁起逃难四方。在国难当头之秋,从小饱受离乱之苦。他父亲陆宰,是个大藏书家,官至直秘阁。祖父陆佃是王安石的学生,曾参加王安石的变  相似文献   

7.
陆游(1125—1210)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都在为抗金复国呐喊,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其饱满的奋斗精神和感人的艺术魅力深为后人景仰,古今研究者甚蕃。这里,笔者拟通过对《金错刀行》、《书愤》和《关山月》的简析,来概括其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乐府诗《金错刀行》写于乾道九年(1173年)10月,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抗敌必胜的坚定信念。“金错刀”指用黄金装饰的刀,“行”是乐曲的意思。“黄金错  相似文献   

8.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他从小就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的教育,立志恢复失地,报效祖国。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奉命渡江与南来接洽联合抗金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他即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  相似文献   

9.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唐琬的丈夫。作为爱国诗人,他力主抗金北伐、收复中原,写下了无数爱国诗篇。但作为丈夫,他对唐琬并非很痴情。在陆母的逼迫下,他没有积极寻找别的出路就休妻;一曲《钗头凤》更是间接要了唐琬鲜活的生命;和爱国诗对比,他所作的怀念唐琬的诗也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0.
陈东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抗金爱国运动中的一位杰出的学生领袖。他多次领导群众进行抗金斗争,对当时的政局产生极大的影响。一陈东,字少阳,丹阳(今江苏省)人,“自少尚气节,有愤世嫉邪之志”。宋徽宗即位第二年,他进太学读书。这时的北宋已经病入膏盲,加上蔡京、王黼、童贯、朱励等乱臣贼子的肆虐,政治更加黑暗腐朽。陈东看到这种情况,他大声疾呼,痛陈时弊。  相似文献   

11.
陆游在后人心目中定格的形象是一生抗金试图收复河山每饭必民君的爱国诗人,是写有大量荡气回肠天风海雨般作品的一个豪气冲天的大丈夫.人们论其诗时,往往忽视其世俗情感方面,其实陆游的亲情诗展现了他人生的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23.陆游教子读书爱国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陆游生活的年代,正是宋王朝  相似文献   

13.
走近名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中年时投身军旅生活。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国家失地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封建统治集团的屈  相似文献   

14.
陆游既是爱国诗人,又是历史学家。为了以古为鉴,他写了不少咏史诗,突出表现了他爱国主义的个性特征。他不仅鉴古讽今、赞叹前贤,而且提出了正确的外交方针,更提出了强国固本的主张,把礼乐教化百姓、重视耕战、倡俭戒奢、重用贤才和忠义之士当作治国之本。  相似文献   

15.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几百年来,每当人们朗读《示儿》这首诗作,就会激起强烈的爱国热情,鼓舞人们反抗侵略,为争取祖国统一大业去战斗。它的作者就是南宋诗人———陆游。陆游幼年正是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战乱时期,父亲陆宰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言传身教,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为了效力国家,陆游和其他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一样,也走上了科举的道路。当时南宋正遭受金人的入侵,他主张抗金,一直遭到朝中主和派的排挤,但他一有机会就上书朝廷,提出许多挫敌救国的策略和政治…  相似文献   

16.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戌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来灭,鬓失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始终坚持抗金,收复失地。在仕途上屡遭当权的投降派的打击。晚年被革职还乡。这首词是他退居家乡山阴(浙江绍兴)时所作。词中,作者回顾了当年慷慨  相似文献   

17.
朱秀芳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4):33-35,38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写诗上万首,流传至今的作品有九千三百多首,是历代诗人中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反映了诗人一生不变的爱国情怀,从中也可以看出陆游爱国情怀从单纯渴望抗金、收复中原,把满腹希望寄托于君主、朝廷,到关心沦陷区百姓,对南宋王朝偏安国策愤然提出质间的产生、凝结、升华过程和变化的脉络。  相似文献   

18.
陆游作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主张抗敌恢复,故在他的诗篇里爱国思想一直是主旋律。但侠骨也有柔肠,他的爱情诗词虽数目不多,也在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前人对陆游爱情诗词的评判、赏析大多是站在陆游的角度。本文将以唐琬的角度来解读陆游的爱情诗词,剖析唐琬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9.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陆游,一生勤于创作,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在他的煌煌巨著《剑南诗稿》中,固多《书愤》、《关山月》这类悲壮豪迈,充满着爱国激情的篇章,也不乏较为闲适、安逸,流露出生活情趣的作品。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春,陆游在家乡闲居五年后,又被朝廷征拜为朝请大夫,权知严州军(冶所在今浙江建德)州事,并召陆游入京。陆游在当时  相似文献   

20.
吴玠和吴璘,原系北宋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后迁居水洛城(今甘肃庄浪),其先世数代曾为德顺军的军官。吴氏兄弟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其时宋王朝的封建统治日趋腐败,金朝女真奴隶主贵族乘机大肆南侵,广大汉族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斗争。在人民斗争洪流的影响和推动下,吴玠和吴璘也奋起投入抗金的行列,在西北战场与金军苦战长达数十年,为保卫川陕秦陇地区乃至整个南宋王朝,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