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一些名家的名作长期入选高中语文课本,但由于时代和语言习惯的问题,不少作品存在着词语及标点用法不符合现在的规范标准的问题,教材注释也存在不够恰当的问题。以鲁迅的《祝福》为例,试举几例:  相似文献   

2.
前言解放以来,我们曾听到一些解放前留学美国或由美国教师教出来的人问:“为什么有些自认为相当熟悉的英语词汇的发音、用法,现在国内许多人都不这样念、不这样用,是不是过去自己都不自觉地念错、用错了?”我们也听到一些解放后学英语的学生说他们听不懂解放前学英语的人某些词的发音,也不习惯他们对一些词汇的用法,对他们的文句感到别扭,对他们的表达法所用的词组等有些觉得陌生。这些问题的答案除了其  相似文献   

3.
文字作品成稿时或多或少总有些不精确妥帖之处,总是要经过作者一次甚至多次地修改才得以完成,而名家名作尤其如此。所谓名家改笔,一般是指著名作家对自己作品所作的修改、润饰。名家改笔往往是名家语言精华的集中体现,对后人的写作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示范性,像唐代贾岛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学生早恋,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有些甚至想入非非,情窦大开,泛恋,迷恋,这与各类书刊、影视中婚恋题材的作品及其它作品中部分婚恋章节、镜头的影响不无关系。这些东西,现在乃至将来都还要不可避免地向他们涌去。婚恋是人类最基本的一个生活内容,教材中便有不少婚恋作品。看来“禁欲主义”的封闭式教学已经根本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了。不谈是不行的。老师在讲台上对中学生谈婚恋作品,当然朦胧一点好,但在课外,学生之间不朦胧,他们谈得很“开放”;社会上不朦胧,书刊影视中有些情节镜头不朦胧,“开放”得叫人肉麻,学生会耳濡目染。这样,不如我们导导向,让学生从中陶冶情操,获取力量,以便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多是难以挑剔的一流范文,无论是从思想内容上说,还是从艺术形式上看.然而也有一些文章(有的是名家之名篇),其中存在着某些不合现代规范的句子.虽然一两个稍有暇疵的句子,无损于整篇文章的光彩,但“语文都要站得住,没有病句,没有空泛的话”(叶圣陶语).语文课本是学生学习的范本,特别要注重语言的纯洁与规范,让学生从优美的语言、规范的句子中学习祖国的语言,提高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现列举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的一些或在语法上、或在修辞上、或在逻辑上值得推敲的句子,供课本编者、同行教师及同学们…  相似文献   

6.
“偶有一GG”是什么意思?有些连语文老师都不能完全搞明白的语言,却常常会出现在学生平时的交谈或作文中。日益复杂的社会语言环境给学生的语言教育带来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一、形成学生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因素 1.方言的习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方言众多。以我们启东东南中学来说,随着镇级经济的飞速发展,有不少外地学生来我校就读。虽然学生在校时都讲普通话,但夹杂着各地方言的“地方式普通话”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很不规范。  相似文献   

7.
贾宪章 《宁夏教育》2005,(7):114-114
时下,走进一所中小学的校园.学生过早的成熟表现都会让人感到惊讶。他们“规范”的语言、“标准”的礼节、“到位”的角色表现.特别是一些学生干部,更是“规范”到了极点。他们表现的“成熟”程度,成年人都有些手足无措,甚至“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8.
文本是无声的语言,但它和有声语言一样富含感情,一样有喜怒哀乐。文本常常出现一些与文本本身有差异的情节或情绪化的语言,这些内容或愤怒,或惊喜,或恐怖,或神秘,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本解读,但它的内涵、价值,有时要比文本既定的信息或意义深刻得多。语文教材在选文时肯定会关注文本对学生的导向作用,避免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充斥在课本中,但有些文学作品恰是优秀的作品,似乎带有点滴的“色情”“暴力”成分。这就需要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做好引导,让优秀的作品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他们讲出这样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话来:“猴子走路摆上摆下的。”“我cōng(吃)苹果。”“你还不客气(客气)呀。”等等。幼儿的这些不规范语言,成人往往不理解或觉得可笑,有些家长甚至会误解、责备孩子,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但是,仔细地分析一番这些出自幼儿之口的不规范语言,就能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首先,幼儿不规范语言常常蕴含着幼儿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创造。在幼儿的头脑中,由于很少受到各种语言现象和规律的制约,因而他们的语言中常常出  相似文献   

10.
<正>图例在美术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中运用了许多名家名作,还有不少国外画家的作品,这是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但有些图片又太过时了,缺乏时代感。教材中的作品大多离学生的认知生活比较远,这就使得他们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兴趣上打了不少的折扣。学生已有的美术素养有多少,生活经验有多少,这些都决定了教师要用怎样的图例来进行引导和教学。当教材中的图例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时,教师可以  相似文献   

11.
写自己的话     
学生: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名家的作品,譬如鲁迅、茅盾、冰心、老舍等等。请问,写作文时是模仿他们的语言,还是用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陈承炎 《现代语文》2008,(8):140-141
中学语文很多作品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但有部分作品由于写作年代久远,在语言表达方面难免有些地方不符合当今人们的表达习惯,这就需要教材的编者与时俱进,对作品中当代读者难以理解的地方加以解释,对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地方加以修改,尤其要对科学性很强的说明文不严谨之处加以订正,使之作为科学、严谨、规范的典范之作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3.
应用题的设计在表述清楚所含信息的同时,语言还必须准确和精练.但是,现在有些应用题由于语言的歧异或不严密,给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解答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相似文献   

14.
要改正才是     
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然而现行的小语教材中,被选入的一些课文,由于作者是名家,编者对其中某些很明显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特殊用铡或错误,仍然保留着,不敢改正。这种做法是很不妥的。  相似文献   

15.
鲁迅作品是高中语文教学一个难以翻越的大山,虽然经过了一些删减,但在整个高中语文教材里鲁迅的文章占的比重依然是最大的。从编者到教师甚至包括学生,没有人否定鲁迅文章的价值,但目前不容回避的一个现状是除了《阿Q正传》,学生们普遍对鲁迅作品不感兴趣。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是鲁迅文章作为刚刚兴起还不很规范的白话文与今天的语言特别是中学生所接触到的语言环境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理解起来有些艰涩。  相似文献   

16.
[课前思考]高中语文第三册是文学作品云集的一册书。作品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件幸事,因为学生们终于有机会能够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里接触到大量他们感兴趣的文学作品。为此我们提出了“享受文学”的口号,学生们很受鼓舞和振奋。但与此同时,我担忧的是:该如何给这些文学作品定位?怎样才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口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第二单元中的抒情长诗《离骚》尤其让我有些发怵,原因就在于不知道该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向他们介绍作品和作家。固然,教学参考书上有大量的历史资料,长久以来对于屈原的评价和定位也…  相似文献   

17.
重视儿童学话在小学阶段,老师经常听到小学生说些不规范的普通话,作文当中,经常看到一些不规范、不通顺的语句,诸如,"家走了"、"干啥去您?"、"他从家呢。"等等,这些话说出来,对方虽懂其意,但作为小学生在课堂上讲出来,在作文、作业当中写出来,就是不规范、不正确的语句,这给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特别是语文教学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原因就是孩子学话的老师--他们的父母或他周围的大人们就经常讲这些不规范、不标准的汉语。众所周知,孩子哇哇坠地就开始聆听父母的谈话,而他们的父母,特别是大多数农村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所说的普通话中方言、土语较重,不懂得幼儿教育,不注意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这样,孩子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接触他们的语言,渐渐就形成了自己也不规范的幼儿语言。当孩子们充满好奇、略带拘谨的心情开始走进学校的时候,他们听到老师课堂上规范的汉语、看到课本上标准的语句就要感到新鲜,甚至陌生。这给小学生学习入门,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假如,这个时候,老师不注意教学或辅导方法,家长又不注意正确引导,强逼孩子去学,还会导致孩子厌学。有些学生写起作文来,由于方言、土语颇熟,词语积累极少,出现不规范、不通顺的病句,就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18.
时下,走进一所中小学的校园,学生过早的成熟表现都会让人感到惊讶。他们“规范”的语言、“标准”的礼节、“到位”的角色表现,特别是一些学生干部,更是“规范”到了极点。他们表现的“成熟”程度,成年人都有些手足无措,甚至“望尘莫及”。众所周知孩子的成长要有一个过程,因此,这样的人格早熟就应该是一种不幸。一个孩子如果还从内心里以此为荣,那么这样的教育观象就是一种不正常的表现。学生何以会如此“早熟”?我们到底是如何施教的?人们不禁要问:小学校里学生都“规范”得像大学生—样,就是真正的“养成教育”吗?说到“实验”,学生一夜…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天津市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是用JAVA语言编写,学生接受的效果都不是很好,由于JAVA语言对语句书写要求比较严格,如字母要区分大小写,不管是用命令行方式输入数据,还是用文本数据流读取数据,书写的语句都很繁琐,还有很多的头文件,知识点讲了不少,但都没有讲透,例题的选择也不新颖,没有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不能通过这些例题体会程序给他们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带来哪些帮助,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示范即做出规范的样子给人看,是传道、授业的手段之一。语文教师有如下四种示范: 一、范听。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会“听”,他们在学生说或读时,眼睛不注视学生,或者在行间走动,或者埋头看书本与教案,或者忙着板书。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听”的示范,他们微笑地注视正在说或读的学生,眼睛里流露出鼓励的光芒;听后对学生的说或读作出中肯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字音没咬准,也能够指出来让学生改正。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听”了,听的能力不断提高。二、范说。我们看到,一些教师对说的示范也不够留意:有的不注意说的姿态,两手老撑在讲台上,眼睛离不开教案,同学生无一丝情感的交流;有的不重视语言的规范,目前在用普通话教学方面,高中不如初中,初中不如小学,农村不如城镇。有经验的教师也十分重视说的示范,他们说时,两眼总是看着全班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觉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