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动机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当前新疆少数民族英语学习情况为研究课题,对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英语学习情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调研,旨在客观地反映目前新疆少数民族青年学生英语学习的态度和动机,为规划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促进新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疆维吾尔族学生学习英语属三语习得范畴。文章分析了初学英语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三语习得"语境下学习英语词汇的状况,探讨了他们词汇记忆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新一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的调查,对新疆维吾尔族学员在语音上容易犯的错误进行了归类分析.从维吾尔语的发音习惯影响上,着重分析了新疆维吾尔族学员在英语学习中语音学习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做出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喀什六中宏志班、双语班、普通班144名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的调查,发现新疆英语教师教学认真负责,维吾尔族学生家长对子女英语学习寄予很高期望,维吾尔族学生喜爱英语,有认真学习英语的想法.同时也反映出新疆边远地区英语教学条件艰苦、教材选取难度大、维吾尔族学生学习困难多、英语学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空前迅猛发展,中国语料库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已建立起了种类繁多的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母语不是汉语的民考民大学生的英语语料库。进行"新疆维吾尔族民考民大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将为新疆维吾尔族民考民大学生英语学习实证研究提供充足而可靠的语料,从而有助于少数民族英语教材和教学大纲的编纂。文章阐述了建立新疆维吾尔族民考民大学生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必要性和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疆喀什市4所中学400多名维吾尔族学生的调查,发现南疆地区初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父母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期望值很高;学生喜爱英语,英语学习动机明确。存在问题是:喀什地区英语教学条件艰苦;教材选取难度大;学生学习困难多;英语学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理念在实践案例中得到正视和发展。它们发挥着理论指导的作用,推动社会教育活动的发展。目前针对于维吾尔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迁移现象,本文展开先关研究分析,分析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现象具体分析,旨在进一步发挥维吾尔族学生母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影响,对英语教学活动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从而提高维吾尔族学生的英语学生水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80名新疆维吾尔族学生的发音、用词及句法使用进行测试,目的在于探究本族语(维吾尔语)和第二语言(汉语)对其第三语言(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并对这种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提高第三语言(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佳 《民族教育研究》2020,31(2):129-134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少数民族地区对多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成为民族院校教学研究的重点关注问题。本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族"基础班"大学生为例,借助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的数据收集方法,对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发现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存在个体水平差异大、缺乏内在动机、教学重点与难点不统一、教学内容与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本研究结合教学反思提出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尊重差异、激发兴趣、调整结构、丰富内容"为宗旨,积极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英语教学新模式,以期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有效提升其英语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是作为第三语言进行学习的,所以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与问题。该研究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访谈、课堂观察,分析维吾尔族大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期对提高维吾尔族双语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非语言交际比语言交际更为重要,但是人们往往忽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根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对于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并不是很高。因此,把非语言交际引入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同时,了解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是非常必要的。这将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而且能够促进他们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杨秋灵 《双语学习》2007,(11M):14-14,16
Critical Language Awareness (CLA) is an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based on a critical sociocultural theory of language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LA has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but there are few articles talking about it. So the author here will present 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 and English language.  相似文献   

13.
隐喻作为语言表达方式在英语中普遍运用,在英语语言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互动理论为依据,从荚语中的实例分析常规隐喻的三种类型及构成特点,总结隐喻在英语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英语歌曲在交际法英语教学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为语言教师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他们不仅能用于有目的的语言训练,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的参与英语语言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维吾尔语作为中国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主要在新疆境内以及国外的维吾尔群体中使用,并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发挥影响力.为便于维吾尔语信息的传播,维吾尔网民多使用拉丁文字而非传统的阿拉伯文字交流信息.但相关研究却屈指可数,本文旨在通过对主要的维吾尔文网站进行数据提取加工,对其网络语言文字特点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17.
现代维吾尔语中的英语借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现代维吾尔语中的英语借词从借入途径、借词分布情况及其借入后所显示出的特点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差异形成了翻译的障碍,造成了翻译问题,其中,习语翻译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一般来说中英文化差异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历史和典故,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风俗和习惯,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宗教信仰。在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中,充分考虑文化因素,消除文化障碍,减少误译,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语料的定量定性分析,发现3-6岁维吾尔族儿童在汉语实词发展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以及实词数量的不断增长,对实词词义的理解不断确切和深化,在各类实词的使用频率上各年龄段中依然是名词占优势.  相似文献   

20.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ELLs) was explored from kindergarten through eighth grade with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first-time kindergartners (N = 19,890). Growth curve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compared to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ELLs were rated by teachers more favorably on approaches to learning, self-control,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s in kindergarten and generally continued to grow in a positive direction on these social/behavioral outcomes at a steeper rate compared to their native English-speaking peers, holding other factors constant. Differences in reading and math achievement between ELLs and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varied based on the grade at which English proficiency is attained. Specifically, ELLs who were proficient in English by kindergarten entry kept pace with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in both reading and math initially and over time; ELLs who were proficient by first grade had modest gaps in reading and math achievement compared to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that closed narrowly or persisted over time; and ELLs who were not proficient by first grade had the largest initial gaps in reading and math achievement compared to native speakers but the gap narrowed over time in reading and grew over time in math. Among those whose home language is not English, acquiring English proficiency by kindergarten entry wa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through eighth grade compared to taking longer to achieve proficiency. Multinomial regression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child, family, and school characteristics predict achieving English proficiency by kindergarten entry compared to achieving proficiency later.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policies and practices that can support ELL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