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传统心理技能训练的效果和"决定测验"对心理技能训练持续性的影响,分别选取16-20岁左右的南拳运动员和太极运动员各10人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进行传统心理技能训练,但实验组在传统心理技能训练结束后继续使用"决定测验"进行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表明:以讲课为主要模式的传统心理技能训练对中国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对照组在传统心理技能训练后心理技能的使用情况产生衰减,实验组使用"决定测验"进行干预后有效地促进了心理技能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样本培育法,通过对大学生的渐进式突破疲劳墙实验得出:身体疲劳与心理疲劳阈值直接关联,负重后以极限状态完成12 min跑,所产生的身体疲劳与心理疲劳,经过自我设计和激励,在身体逐步适应后心理耐受力逐步提高;经过连续测试,负重12 min跑测试成绩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心理"疲劳墙"得到不断超越,从而提高了受试者的心理耐受力阈;进行负重12 min跑与"自设目标距离"测试方法,不仅可作为心肺耐力测试方法,同时也是心理耐受力与疲劳感知测量与生理机能综合评定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社会民众奥运会赛后倦怠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奥运会后民众出现赛后倦怠的负面影响。针对社会民众的奥运会"赛后倦怠"这一社会心理及其影响,提出北京奥运后消除民众"赛后倦怠"的社会焦点转移、场馆利用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采用心理学研究中的小样本范式,通过一种非共时,多基线水平的单被试实验设计考察心理调控介入后四名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应对方式是否有显著改善。来自"视觉化"检验方法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心理调控介入后,四位队员的应对方式产生了显著性的变化,9个应对因子分值全部朝向积极性应对方式转化。社会效度评价的数据分析表明:运动员与教练员对心理调控的效果均给予了积极肯定。  相似文献   

5.
对武术套路运动员6周比赛应对策略积极心理学干预进行试验研究,旨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心理能力;促进积极心理学在运动训练竞赛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控制组而言,干预组运动员经过6周积极心理干预后,比赛临场预备时的应对策略中"比赛准备"的句子比例显著高于控制组;干预组前测与后测对比:竞赛策略量表中的"自我谈话"策略和"自动化"策略的得分显著提高,控制组没有显著性变化;干预组运动员比赛成绩平均总分显著高于控制组.对运动员比赛应对策略的积极心理干预可以启发运动员建立比赛行为程序,有效调节心态,稳定发挥运动技术水平;人格特征和认知的积极干预启发运动员认识自己,明确目标;面对问题积极评价,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6.
一、"希腊神话"引发心理话题 在本次雅典奥运会过程中,"心理"和"希腊神话"是人们听说最多的词语之一,这些"心理"和"神话"中有出人意料的成功,也有出人意料的失败。 神话之一:女子网球双打决赛中我国选手孙甜甜、李婷,敢打敢拼一路领先战胜西班牙高手,获得雅典奥运会女子双打网球冠军。网球项目是我国相对落后、长期徘徊不前的项目,这届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能够打进奥运会就是突破,没有确定过高的目标,尤其这次比赛碰到了很多困难,首先抽签不利,女双第一关碰上美国大威,已做好雅典"一轮游"的她们一直"游到"了冠军。她们的教练余丽桥在夺冠后说:"今天的结果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7,(11):995-998
采用小样本研究,通过单被试实验设计方法考察4名武术套路运动员在心理调控介入前、后心境改善情况。来自"视觉化"检验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4名队员在心境变化上的共同趋势是得分降低,即心境得到改善,且运动员与教练员从社会效度方面对心理调控的效果均给予了积极肯定。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随迁子女的体育运动与城市适应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围绕"体育涉入""运动心理资本"和"城市适应"3组核心概念对356名随迁子女进行了社会调查,建构了变量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共变关系和中介效应的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涉入""运动心理资本"和"城市适应"3组概念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良好,其中,"体育涉入"对"运动心理资本"的显著性路径系数是0.58,"运动心理资本"对"城市适应"的显著性路径系数是0.57,"体育涉入"对"城市适应"的显著性路径系数是0.30,"运动心理资本"对"体育涉入"和"城市适应"的中介率是0.52。研究结论:(1)随迁子女的"体育涉入"正向影响"运动心理资本","体育涉入"的自我表现、生活中心性和吸引力的3维度结构,以及"运动心理资本"的乐观、希望感、自我效能和韧性4维度结构得以验证;(2)随迁子女的"运动心理资本"正向影响"城市适应","城市适应"的行为适应和城市认同2维度结构得以验证;(3)"体育涉入"正向影响"城市适应";(4)结构模型的共变关系中,"运动心理资本"在"体育涉入"和"城市适应"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随迁子女的"运动心理资本"解释了"体育涉入"可以促进"城市适应"的心理机制,为体育运动促进随迁子女的城市适应提供了一种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心理生命结构"为切入点,从健身气功的定义、天人整体观、文化养生的功能等分别论述具备"心理生命结构"的理论依据,认为健身气功的"三调"分别对应于"心理生命结构"的三个方面:"调身"即"表象","调息"即"情感","调心"即"意志";"心理生命结构"的"体验"论诱导出"心斋"的虚静功夫则是健身气功"思想停泊的港湾";"心理生命结构"的"意义"论有利于纠正对健身气功的认识误区,进而提出"长年、长心、长德"是健身气功"意义表达"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21,(5):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提出并界定了"朋辈压力""雏鸟首飞期"概念,建构了"朋辈压力"架构。针对小学游泳教学中出现的非技能缺失学习停滞现象,从促进学习真实发生、干预的准备、干预的实施、干预后的评价四个方面探讨"朋辈压力"的合理性和增益效果,指出游泳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从心理层面,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引领学生尽快走出技能学习停滞期,平稳过渡到进阶难度的练习阶段。  相似文献   

11.
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教育功能,对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进行了探讨.设计"暖心、携手、播种、耕耘、收获、评价"的体育教学"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并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运动兴趣和运动乐趣由于目前心理学界对"兴趣"本质的研究还未达成共识,因此对体育兴趣和体育乐趣的定义也未达成一致。关于什么是"运动兴趣",笔者认为,毛振明教授在《论如何关注和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一文中对"运动兴趣"的界定最为贴切。他指出,"运动兴趣是学生对所感到的运动乐趣的追求心理以及体验到运动乐趣后继续从事的愿望。"笔者根据辞海对乐趣的解释,将"运动乐趣"界定为:"在体育运动和运动技术习得过程中,使人感到快乐的情趣。"  相似文献   

13.
口出狂言     
《当代体育》2013,(7):5-6
首席言论基德在尼克斯度过了自己的40岁生日,明年他还能否身披尼克斯战袍庆祝自己的41岁生日?之前有消息表示基德可能会在本赛季结束后退役。"我也想打到42岁,但是我们必须得现实点。如果身体和心理都无法再适应比赛,那我就会退居幕后,去关注这些年轻球员打球。"——基德表示是否退役一切取决于身体和心理条件。  相似文献   

14.
循着"百病由心生、百病由心解"的研究思路,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研究人的心理和生理、病理之间的关系,研究什么心情能够引起什么病症,怎样调整心理解除疾病,在上述问题上,有了些突破,找到了一些治疗看似心脏病而用药又无效的"假心脏病"的心理调治方法,即找到了一些调治心包疾病的心理病因规律.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中文版BFS心境状态量表对参与心理拓展训练的体育专业学生的前、后心境状态进行测试,并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与"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良性心境方面,学生的活跃性、愉悦性、平静性都有所提高.在负性心境方面,激动性显著降低.特别是在竞争性心理拓展项目中,获胜组与失败组的心境改变程度基本相同,甚至失败组在负性心境的思虑性方面要比获胜组改变的程度还要明显.表明心理拓展训练中的竞争性项目与其它体育类竞争性项目在改变学生心境状态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说明开展心理拓展训练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90后"大学生心理、生理和特殊的时代背景,较全面地分析和揭示普通高校"90后"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表现出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参与体育动机主要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主;"90后"大学生感兴趣的锻炼项目和经常参与的项目出现较大的反差,在体育锻炼中显示出频度低、缺乏组织等特点;"90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方式主要以物质型与参与型为主。最后从培养体育意识、充分利用资源和拓宽经费来源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最佳比赛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员在比赛的外环境和身心综合状态的内环境下,竞技心理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状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和源于实践的经验都说明:优秀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的最佳竞技心理状态是可以被挖掘的,即潜能是被"逼"出来的。那么,如何有效培养优秀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的最佳心理状态呢?一、为何要"逼"出比赛最佳心理状态一般来讲,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等重大比赛的社会关注、重要他人期望及自我重视程度都非同寻常。赛前,运动员将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与研究,结合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现状认为,现阶段的有关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缺乏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层面的指标研究。文章详细介绍了流畅状态与锻炼承诺的理论及两者在大众锻炼领域的应用现状,结合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认为流畅状态与锻炼承诺可以作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心理评价指标,两者可以反映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心理层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综合了国内外先进的运动心理测试与评价的理论、测试方法和手段,结合国内体育界的实际情况,开发了"运动员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诊断"软件,为运动员提供科学的竞技心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锻炼诱导情绪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67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男生比女生锻炼情绪体验更佳,高年级学生和学生干部生理疲惫较明显。大学生心理韧性各因子与体育锻炼情绪中"活力激发"、"积极投入"呈正相关,与"生理疲惫"呈负相关。除"家庭支持"外,心理韧性各因子与锻炼情绪的回归效应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