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佳宁 《大众科技》2009,(9):117-118
随着电网的发展,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大.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造成接地点电弧不易熄灭而产生间歇性弧光过电压.文章阐述了配电系统过电压的情况,以及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系统过电压的影响.对于在配电系统中,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消弧线圈特别是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在配电网中得到大量的应用,这对拟制配电网弧光接地过电压、消除铁磁谐振过电压、降低配电网故障建弧率、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电网网络结构、消弧装置结构以及运行方式中的各种原因,配电网经过消弧装置补偿之后其中性点唯有电压有时候会出现已成提高现象。本文分析了几种常用消弧装置对配电网中内部过电压防护的作用和效果;综合考虑了各个场所中选线接地的实现方法、配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接地故障的区段定位问题,结合现场运行中的工作实践给出了消弧装置指导原则和技术改正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消弧柜在220kV外海变电站的应用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和接地电弧对电网设备的危害以及我国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方面采取的方法。另外还阐述了消弧柜的原理,对消弧柜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做了客观的评价,对消弧柜在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网的发展,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单相接地电容和电流量不断增加,各种系统发生故障种类日益繁多,这就要求电网连接技术不断更新。在应用中,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时候,容易造成接地点电弧不容易熄灭和消散情况,同时对配电系统过电压的影响较大,容易形成各种不同装置的变更。本文阐述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在电网中的应用和其技术措施,旨在提高电网运行中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23)
公司10kV配电系统为不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在运行中单相接地后会产生接地电容电流。接地电容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10kV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GB/T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3.1.3第二款、3.1.5规定,接地电容电流超出规定值后会导致接地过电压而引发系统事故,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来补偿,以防止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而引起弧光过电压。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化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不断运用在系统当中,这种不仅能够遏制配电网弧光接地过电压、消除铁磁谐振过电压、减小配电网中的故障建弧率,还能够提高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电力系统配电网的运行方式、内部结构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对配电网进行消弧补偿之后会明显提高电压,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在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当接地电流大于规定值时,装设消弧线圈补偿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可以保证不产生间歇性电弧,避免弧光过电压影响供电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几率较多,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将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或铁磁谐振过电压,使电网中绝缘薄弱的地方放电击穿,从而发展为相间短路造成设备损坏和停电事故的情况,提出采用自动调谐装置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来保证电网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9.
过电压保护一直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过电压保护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重要前提。在10kV电力系统中,传统的过电压保护一般同时使用弧光接地过电压保护装置、消谐装置、防雷装置三种装置来防止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谐振过电压、雷击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等等。这种同时使用三种装置的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结构复杂、体积大、价格高、参数复杂、选型困难、安装维护不方便等等。深圳克拉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SPZ11-10消弧消谐过电压保护器,集成了弧光接地过电压保护设备、消谐设备、防雷器三种过电压保护设备的功能,具有性能优、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运行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安装维护方便等特点,可大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强晓帮 《今日科苑》2014,(12):122-122
配电网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消弧线圈的作用就是为限制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时产生过大电容电流,防止铁磁谐振过电压,增加对电网的保护作用。消弧线圈补偿系统的分类固定和自动补偿系统,补偿方式有全补偿、欠补偿、过补偿三种。  相似文献   

11.
35KV及以下电力网为非直接接地电网,接地时接地点的间歇性电弧可能在电网中引起过电压,设非故障相的绝缘薄弱点发生第二点接地,造成扩大事故。为次反映不同判据的选线装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文中介绍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及各种情况下小电流的选线装置。我国广大的城乡配电网均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该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并不破坏系统线电压的对称性,系统可继续运行1~2H,运行人员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判断出故障线路并使之与系统隔离,以防止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基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出现零序电流及零序电压的特点,通过检测不同的量就构成了技术特点不同的小电流接地绝缘监察装置。  相似文献   

12.
35kV及以下电力网为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均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即其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接地时接地点的间歇性电弧可能在电网中引起过电压,使非故障相的绝缘薄弱点发生第二点接地,造成扩大事故。为此反应不同判据的选线装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文中介绍了几种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装置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及其应用装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厂矿企业的不断发展,配电网络中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将急剧增加,根据国家原电力工业部《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规定,3~66KV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10A时,应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一般的110/10kV变电所,其变压器低压侧为△接线,系统低压侧无中性点引出,因此,在企业变电所设计中要考虑接地变、消弧线圈和自动补偿装置的设置。确保生产用电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在海上平台电力系统采用的是中性点不接地电流系统,当电力系统中接地电容电流超过标准规定电容电流最高允许值时,需采用对应的接地方式,降低配电系统的弧光接地过电压水平,从而保证配电系统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拟通过某海上平台接地电阻柜的逻辑优化实例分析来阐述接地电阻柜逻辑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1、概述 长期以来,我局电网10~35kV系统均采用不接地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允许在一定的时间内带故障运行,因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供电可靠性。随着城域电网的超前发展,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开闭所TV数量的增加,系统对地电容也迅速增大。在系统发生某些扰动时,极易引发系统内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饱和,激发谐振过电压,导致系统接地电压互感器(TV)高压保险熔断烧毁,  相似文献   

16.
在配电网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是解决相间短路及弧光接地过电压的一项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及地区中压电网逐渐由过去的以架空线为主转变为以电缆埋地铺设为主,且供电线路越来越长,导致电网接地电容电流增大,其值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安培,使得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电弧无法自熄,加剧了故障程度、加大了故障范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压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重新选择。本文综合考虑中压电网的运行特性及我国目前的电网建设水平及经济发展的需要,阐述了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宜采用经消弧线圈谐振接地。  相似文献   

18.
中性点接地方式是目前配电系统关注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直接关系到电力设备的绝缘水平、过电压水平、供电可靠性、通信干扰、接地保护方式以及人身设备安全等很多方面。本文着重介绍集团6kV配电网接地消弧变的实际应用及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9.
概述:水泥厂3-10kV配电电网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这种接线方式中单相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产生的频率较高。分析了接地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对比目前所能采用的限制措施,提出用消弧及过电压保护装置可有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阐述在电网运行中,如果高压侧中性点是直接接地运行方式或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当变压器的高压测发生单相永久性接地故障时,发电机的中性点产生位移电压(传递过电压),及对电网产生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