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桂玲 《内江科技》2011,32(4):109-109,168
本文针对老油区存在的由于地层水矿化度高对套管造成的腐蚀穿孔现象而导致的套破窜槽问题,研制出既能满足封堵需要又高效的封堵工艺——水泥不留塞封堵,其应用于东辛油区,施工一次成功率达到75%,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刘军 《内江科技》2019,(5):62-63
<正>分层测试是解决油田中高含水开发期间层间矛盾、提高采收率最有效的手段。本文就系统考虑工艺、开发、设备等影响分层测试成功率等主要问题,在江苏油田实施井筒治理、工艺优化、仪器升级、重新分注等方法,取得了一些经验并作一个简要总结。江苏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层间矛盾越来越突出,造成产量下降,采收率降低。因此进行分层注水、配好水、注够  相似文献   

3.
侧钻井由于井身结构的影响,侧钻段堵漏后存在钻塞困难,且钻塞易造成套管磨损严重、套管变形等问题.为此,研发了新型复合堵剂KD,并对其堵漏工艺进行了室内优化研究,形成了不留塞封堵工艺技术,以达到完善注采井网、恢复产能的目的.现场施工5井次,成功率100%,累积增油4750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层注聚工艺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东油田七区中注聚区通过应用一种新型配注器来进行分层注聚,实现分层配注。分层注聚较好地改善了注聚剖面,减少窜聚,缓解了层间矛盾,使潜力层得到发挥,提高了注聚效益。  相似文献   

5.
王玉良 《内江科技》2006,27(3):151-151
螺杆钻是在油田修并作业中用来钻桥塞、水泥塞、树脂塞及大修、侧钻的一种理想井下工具。螺杆钻在钻塞中有它的优点,也有缺点,施工过程中稍微不注意,就会造成钻塞无进尺只要现场认真按照螺杆钻使用应该注意的问题去认真扎实地开展工作,就能提高螺杆钻钻塞的成功率,能较好地节约成本,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减少占井周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一、2003—2005年局级分注示范区分注措施分析 (一)2O03年局级分注示范区——临13单元分注措施分析 1、区块注水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层间矛盾突出:临十三断块区为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由于断块小、含油小层多,单层储量较少,层系划分太细在经济上不划算。由于各砂层组间储层发育状况不同,以及砂体间沉积微相变化,造成储层非均质性差异较大,层间存在较严重的非均质性,这种情况在区块较为普遍,因此进行储层细分注水是改善层间动用状况,挖掘层间剩余油潜力,提高水驱开发效果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延长油田西区采油厂所辖油田属于低渗特低渗油田,在投产时大多采用压裂,由于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开采层系不同,在注水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体现在层内、层间、平面注采矛盾突出;注采调整缺乏充分的依据。通过油水井生产过程监测和动态分析,进行注水井与油井连通层位的对应调参,提高注水效果及注水开发采收率,从注水井和油井两方面入手,在以上研究分析、动态描述、注采调整等措施的基础上,摸索整理出一套适合本区的注采开发思路,最终解决油藏平面、层间与层内矛盾,实现注水开发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胜利埕岛油田因注水井井斜大、井内脏等原因造成配套防砂管柱应用可靠性问题以及井控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本文设计了免投球新型丢手悬挂封隔器、水力卡瓦和环空安全封隔器,研究开发了适合海上大斜度井和多层注水开发的新型分防分注技术。该套技术对于提高大斜度井一次丢手成功率,改善整套管柱的工作状况彰显很大作用,从而使液控式分层注水工艺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截至2014年10月底,该工艺在埕岛油田共现场应用20余井次,最大井斜52.8度,最大分注层数为5层,施工成功率100%,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敏 《内江科技》2012,(10):148
由于濮城油田开发时间长、井况日益恶化,注采层数多、层间差异大,致使调控分水能力有限,对分层注水工艺可靠性、实用性及管柱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开展大压差分注工艺的改进与完善,满足非均质油藏动用二三类层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大压差分注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完善提高了濮城油田注水工艺及配套,现场应用25井次,使大压差分注实现了油层细分注水、层间矛盾突出的井达到了均衡注水的目的,分层管柱有效期得到延长,对应油井产能得到提升,油田的稳产基础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有一水电站坝基岩体细微裂隙及层间挤压错动带发育,采用湿磨水泥进行加密灌浆。施工实践及成果资料分析表明,在层间挤压错动带、细微裂隙发育坝基采用湿磨水泥灌浆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由于濮城油田开发时间长、井况日益恶化,注采层数多、层间差异大,致使调控分水能力有限,对分层注水工艺可靠性、实用性及管柱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开展新型油套分注工艺的改进与完善,满足非均质油藏动用二三类层的需要。通过对新型油套分注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完善提高了濮城油田注水工艺及配套,现场应用25井次,使新型油套分注实现了油层细分注水、层间矛盾突出的井达到了均衡注水的目的,分层管柱有效期得到延长,对应油井产能得到提升,油田的稳产基础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宋运武  鲁飞  程刚 《内江科技》2014,35(8):28-28
濮城油田经过33年的开发已经进入"三高"开发阶段,注水目的层逐渐向低渗层、薄差层转移,延长分注管柱有效期是油田能够注好水、注够水以及实施稳油控水技术的前提和保障。由于井下套管内壁腐蚀产生沟槽点、腐蚀产物在套管内壁的附着、修井作业的钻铣刮磨等工序对套管内壁的伤害、钻塞后卡封段的水泥、堵剂的残留物等影响,存在封隔器密封性能和分注管柱有效期短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研制了双级密封管柱,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吉尔吉斯斯坦伊兹巴斯肯特油田灰岩裂缝油藏压力大且含气量较大的问题,设计了溢流大的油水井带压注灰打塞工艺技术一该工艺采用少顶多挤、加压替浆、快提快压的技术,实现了不压井欠平衡注灰打塞的目的?通过现场应用。该技术施工简便,效果显著,在油水井不压井欠平衡注灰打塞工作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油田开发多年,井况老化,水井投捞受井下管柱、井筒因素、投捞工具及人的技能水平影响,是所有井下测试施工成功率较低的一种工艺。2016年度,水井投捞317层,249层一次成功,一次成功率仅78.5%,成功率偏低不仅增加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还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针对这种现象技术人员开展了科技攻关活动,对投捞成功率低的技术难题进行原因分析,方案整改,最终实现既定目标,提高了测试成功率,增加了项目部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单管分层注聚经常发生堵塞及测试投捞困难造成成功率低的问题,成功研制了同心双管分层注聚管柱。该管柱主要由内外管两套管柱组成,通过井下压力分隔装置形成两个注入通道,双管环空注上层、内管注下层,实现井下压力独立,同时也实现了将井下测试调配转换为地面测试调配,测试调配均在地面进行,直观方便。该管柱研制成功后,现场试验20余井次,施工成功率100%,实现了有效分注。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河口油区已经进入中高含水的开发阶段,层内、层间、平面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提高分注井工艺技术水平和层段合格率,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成为实现油田稳产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加强配套工艺技术为基础,提高分注井层段合格率为目的,配套了不同的分层注水工艺技术,通过加强管理,控制实施过程,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河口油区注水开发的分层注水综合配套技术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基坑支护工程中,常见用水泥搅拌桩作止水应用,如在支护桩外打一到二排或桩间打水泥搅拌桩,能有放防止基坑外地下水进入基坑内而影响地下室(基础)主体工程施工,然而很少直接将水泥搅拌桩应用到边坡支护和地基承载工程中,而广州一个正在施工的商业中心工程(主体16层、地下2层),直接采用5排ф550水泥搅拌桩作边坡支护(当然又兼止水功能),又用满堂水泥搅拌桩作复合地基来承载主体,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德忠 《内江科技》2013,(11):49-50,38
<正>针对非均质油藏油井井段长、夹层大,地层亏空、出砂严重、层间物性差异大、常规防砂有效期短的防砂难题,研究设计了一趟管柱进行2段以上的分段防砂施工。在现场3井次的应用效果表明,分段压裂防砂工具及管柱性能可靠,施工参数设计与油藏紧密结合,一次实施成功率达到了100%,为油田开发中后期疏松砂岩油层多层井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压裂防砂技术,解决了非均质油藏多油层油井压裂防砂难题。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16,(2):38-39
草4块沙四3砂层组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由于平面、层间矛盾突出,油井含水上升较快,制约了该层系的高速高效开发。为此,进行了综合调整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井网加密调整可以提高储量控制程度,提高注采对应率;水井调剖、分层注水可缓解平面和层间矛盾,实现油水井均衡驱替;水井增注可恢复地层能量,提高油井供液能力;油井压防解堵可改善储层,提高单井产能。调整后,该层系注采对应率提高了6%,水驱控制程度提高了17%,预计采收率提高3.1%。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讲述了一种二氧化碳轮注驱油单管双层注入工艺管柱,包括套管,在套管内设有油管,其特征是:在套管内设有可钻桥塞,可钻桥塞将套管分为上层段和下层段,在可钻桥塞上插接有密封插管,密封插管上端接专用扶正器、水力锚油管,油管由下而上依次设有坐封球阀、投捞式配产器和封隔器,所述投捞式配产器包括外筒和内滑筒,在外筒上设有防止内滑筒在外筒内沿轴向滑移的内滑筒固定剪钉,在外筒和内滑筒上开有上层段注气口,在内滑筒内还设有投捞式堵塞器,堵塞器上部设有打捞头,在堵塞器下部设有下层段注气嘴。该工艺管柱结构简单,施工及注入量调节方便,可以实现单注上层、单注下层、两层同注,一层注入故障后可以采用笼统注入方式继续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