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年来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了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因患严重的心理疾病而最终不得不退学的几个学生,没有一个是后进生,也没有一个是优生,都是平时认认真真,不声不响,班主任最省心、放心的中等生。我还发现:在与学生谈心过程中,动不动就爱哭鼻子的也是中等生,只要心灵的闸门稍稍开启一下,他们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涮涮流下来,似乎心里的苦水早已满得装不下了。每当此时,我的心灵就为之震颤不已,也惊愕不已。诸如此类现象的发生,促使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明显的心理问题往往发生在平时看起来“毫无问…  相似文献   

2.
李敏 《小学语文》2007,(5):64-64
开学初,一个同事问我:“学生没有写作兴趣,有没有好的办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其实这个问题也困扰我很久了,批阅学生的作文,常常让我头疼不已!问题太多了!要么拖沓冗长,词不达意;要么干巴无味,错字连篇……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现状呢?我陷入了思索。  相似文献   

3.
英语就像是一种方言。要想学好英语,第一步就要学会模仿。我在大学里面演讲的时候,几乎每次都会问一个问题:模仿过一盘磁带的同学请举手。几乎没有一个举手的。我怕大家没搞明白,就会再问一句:不管是DVD光盘还是MP3光盘或者是英文电影等,有认认真真地模仿过的同学请举手。还是几乎没有人举手。当我们没有去模仿过任何英语的时候,我们的发音怎么可能标准呢?语调怎么可能抑扬顿挫呢?怎么能够把握说英语的节奏呢?  相似文献   

4.
笔者听过一节极其典型的课。我认真记录了老师上课时提出的所有问题 ,40分钟内竟然提了大小问题84个!请读者不要吃惊 ,这位老师用问话的口气讲课似乎已经成了习惯 ,几乎一张嘴就是一个问题。所以在他的课上没有读书、没有思考 ,只有两三个字的问答充斥整个教学过程 ,可这位老师自己却茫然不觉。我把听课记录拿给他看 ,他自己也惊讶不已 ,眼睛大成了铜铃。这样讲课的人当然为数极少 ,“出口成问”以致成为习惯 ,当然也是个性的问题。但我们认真想一想 ,这位老师的这种奇怪的习惯的养成 ,难道没有一个“群众基础”吗?难道不是长期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等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习可上可下,很有潜力,帮一帮可能“突飞猛进”,稍不留神也会“节节败退”。中等生又是一个最容易被教师忽略的群体,所以笔者认为:教师不能忽略中等生,不能使中等生后退,而应放“飞”中等生。那么,怎样放“飞”被忽略的中等生呢?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个老师都会按照学习成绩把班级中的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对优等生、后进生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中等生几乎被老师忽略了. 所谓中等生是指学习成绩一般,纪律、活动、能力等都居于中游的学生.每一个班级中等生的比例是最高的,他们成绩的好坏对班级的影响最大.按常规,教师带好一个班级的习惯做法是“抓两头,促中间”.但两头用的精力过多,中间的这部分也就容易被忽略.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则习作:我渴望当个差生!也许有人会说我“发神经”,但我的确是这样想的。在班里,我是个中等生,在老师眼里,中等生可有可无。优秀生能为班级争光,老师对他们总是宠爱有加。为了不拖班级后腿,老师对差生也是悉心“照顾”,而我们中等生一无所有!在家里,因为我是中等生,爸妈常苦恼“:这孩子,就一个中等生,看来没多大出息,可放弃又不甘心。唉!”于是,他们为我准备了大量的习题集、辅导书,我每天做得头昏脑涨,可是功课却不见长进。我不想爸妈为我瞎操心,真想一下子就成为一个差生,可是……做差生容易但心不甘,做优秀生又能力有限。哎!进退…  相似文献   

8.
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外国残疾人接受中国记者采访。在回答了记者提出的诸多问题之后,这个残疾人也问了记者一个问题:“据我所知,中国有不少于六千万的残疾人,可为什么在街上我几乎没有见到过一个呢?”记者犹豫了一下,硬着头皮回答说:“那可能是由于您在中国停留时间太短的缘故,也可能是由于中国健全人太多的缘故……”  相似文献   

9.
学习了"组合图形的面积"后,我结合课本布置了一道练习题:李大爷家有一块地(如图1),这块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刚一出示题目,就有学生举手.我让一个中等生回答:"这道题,可以先求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和,  相似文献   

10.
张迎迎 《大学生》2014,(3):19-19
我在华南农业大学度过了将近4年的时光。4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见证了学校的变化,也慢慢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学校会买一些几乎没有利用率的设备呢?  相似文献   

11.
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会怒火万丈,数落父母;想要的东西给你买了,你就高兴不已,只顾自己去玩了。也许你会说:“这是我应得的,谁叫你们是我爸爸妈妈呢?”是的,父母确实应该养育我们,可是,你有没有真正的想过,他们为什么要买给我们?难道只是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儿女吗?  相似文献   

12.
赵娜 《班主任》2012,(3):50-53
时常有这样一个问题在我脑海中盘旋——“我爱我的学生吗?”一瞬间,肯定的声音几乎能从胸腔中喷射而出。如果,你又问我:“孩子们也认为你爱他们吗?”立刻,刚才的豪情万丈就销声匿迹了,浮现在心头的却是那一双双稚嫩而暗淡无光的眼睛……  相似文献   

13.
林怡 《顽皮娃娃》2008,(22):I0006-I0007
当宝宝一天到晚东奔西跑,看起来没有停歇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会满心疑惑:这小家伙该不会有多动症吧?诚然,精力过于旺盛的宝宝常常会让家长困扰不已。但是我们可以就此断定宝宝的好动真的是有问题吗?如果家里有一个特别好动的宝宝,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孩子们,在这个世界上,你们是我最爱的人。我一直为一件事揪心不已:我死后,谁来照顾你们、关心你们?我决心找到一个人,把你们托付给她。现在,我终于找到她了。对我来说,她是最善解人意的,也是最有人情味的。就如同时下年轻人说的那样:她总能触动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曾在不同时期间过几个在校大学生同样的问题:“你希望语文老师怎样教语文?”回答几乎一致:“让我热爱(喜欢)语文!”听完他们的回答,我在想:难道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合理的要求我们都没有满足学生吗?为此,我观察过,反省过,探索过。当然,我看过许多名师的课.学生的表现足以表明他们热爱着语文。就在最近,我就看到了这么一篇课堂实录——和学生一起享受语文的语文课——盛新凤老师执教的《如梦令》。  相似文献   

16.
与熟人、同事聊天的时候,大家通常会比较关心孩子的状况,当问道“孩子在班里怎么样,”,我通常会说:“一般吧。”有人就说:“别谦虚了,孩子能考上重点中学,还能一般?一”我的回答并非谦虚,孩子在重点学校也会存在优秀和一般的差异,这与普通学校会产生中等生是一样的。而且我认为“中等”是一种人生常态,  相似文献   

17.
宇宙是什么     
你说这个宇宙到底有多大昵,还是它根本就没有界限,无法测量?你说时空到底是重叠的曲线,还是永不回头的直线?这些几乎没有答案的问题,被无数人反反复复地提出、讨论。我也想知道,宇宙有多大。  相似文献   

18.
我们家的电视从来就不是为我开的。在爸爸妈妈眼里,这个也不能看,那个也不能看。电视机的发明本来是件大好事,可是怎么好像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呢?您不信我的话吗?看看我记录下来的几段对话您就明白了。 一、不准看动画片 母亲:怎么又在看这种幼稚的东西? 我:这不是幼稚! 母亲:不是幼稚是什么?你看那个女的穿得像什么样子?笑起来像个疯子l 我:这是夸张、幽默的手法,好玩嘛,您怎么连这个也不懂? 母亲。好玩什么?又玩不出100分。考试如果考动画片,我绝不拦着你,可问题是考试会考动画片吗?三岁小孩看的东西,你一个中学…  相似文献   

19.
几位教师朋友聚在一起,闲聊中我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说,我们做教师的,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呢?”朋友们不加思索地,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教书呗!”有那么一位朋友听到问题后,愣了一会儿,略加思索,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应该是教书育人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其他教师听后都表示认同。话题很快就转移了.大家似乎觉得这是非常清楚的事情了,没有再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和价值了。  相似文献   

20.
时间是什么     
时间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提得很天真,其实很深奥!一位叫奥古斯丁的古代思想家曾说过:“时间是什么?你不问我,我很清楚。如若问起,我便茫然。”爱因斯坦说:“时间、空间是什么,别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搞清楚了,我智力发展迟缓,长大了还没有搞清楚,于是一直揣摩这个问题,结果也就比别人钻研得更深一些。”那么,时间到底是什么?你思考过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