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文娜 《成才之路》2013,(33):66-66
一提到专业课,学生们马上皱起眉头显得特别痛苦。课堂上鸦雀无甫,学生们一脸茫然地看着老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重点内容,似懂非懂地记下笔记,然后是大声地背,最后提问几个学生,点评几句,留点作业,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最后考试时重点内容还是不会。怎样才能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前段时间,我有幸观摩了香港陈溢小学龙瑞莲老师执教的“锐角和钝角”一课。这节课让我想起了这样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课堂上,龙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像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无处不在。多数听课者都觉得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很普通,没有出奇之处。但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这节普普通通的常态课中,有一种别样的境界。涌动在课堂上的是人文关怀,是教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龙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如何体贴和关爱学生,她把爱融入在具体的、不刻意的行动中。在龙老师的课堂上,良好的人文环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角色位置,二是课堂激励。…  相似文献   

3.
要上新学期的阅读课了。这节课下课之前,我正在布置买新的阅读笔记本的有关事宜。当我拿出样本让学生观看时,突然,一名学生站起身,大声说:“老师,你还欠我这样的一本笔记本 ?”  突如其来的话语一下子把我搞懵了,“什么时候 ?”我气愤地大声质问。“上学期放假发奖时 !”看到我有些生气了,他的语音明显地弱下去。“对,有这事 !”“他还想着。”……其他学生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上学期末……”我终于想起来了。原来上学期末发奖时,有几个后进生进步非常大,我临时决定也奖给他们每人一本笔记本,但疏忽了奖品的数量,当…  相似文献   

4.
在校语文教学研究课中,我展示了一年级上册《小熊住山洞》一课。下课了,我们班小朋友纷纷围住我,说:“王老师,这节课我上得真高兴!”“我喜欢上这样的课。”……望着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我深感欣慰,同时我又陷入沉思:这节课学生为什么喜欢上?我找到了答案:因为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中心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学生能不喜欢上吗?记得在这节课试讲时,我也曾力求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但在无意识中,却仍在行使教师的…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 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我颇有感触,联想到上学期听到的同样是三年级的《父母的疼爱》,老师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讲述和体验“父母的疼爱”时,学生说来  相似文献   

6.
在校语教学研究课中,我展示了一年级上册《小熊住山洞》一课。下课了,我们班小朋友纷纷围住我,说:“王老师,这节课我上得真高兴!”“我喜欢上这样的课。”……望着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我深感欣慰,同时我又陷入沉思:这节课学生为什么喜欢上?我找到了答案:因为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转化为促进;由课堂的管理转化为引导;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中心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学生能不喜欢上吗?  相似文献   

7.
有幸听了中年级组教师的一节数学课,对我很有启示,现就这节课的教学节奏来谈谈我的感受。这位老师所授的是“三步计算应用题”,这节课教学内容只有一道例题和三道“做一做”的练习题。但老师在授课时,开始松,中间紧,最后就急了,使结尾的教学几乎处于急奔竞走的状态。这也让我想起几年前在一次小学数学教学交流研讨会上所听的一节课,这节课老师说话如放机关枪,整堂课像一场答辩会,逼得好学生也只能望板兴叹。这些经历不禁让我产生了对这样一个问题的思考:小学中年级课堂教学节奏应如何掌握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清楚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生…  相似文献   

8.
在上课时,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目的只有一个——“提高课堂效率”,我曾经用多媒体上过一节四年级的社会课《面貌日新的交通运输网》。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看了一段录像,内容是上海新客站,几个小朋友乘坐火车到远方去。这时,我创设一个情境,请学生随着录像中的孩子也去旅游一番,只见画面上出现火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对于“非正式群体”这个词,以前一直很陌生。但一年前几个学生让我开始了解了什么是“非正式群体”。事情是这样的:在新学年开始的一次三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上,当我正专心为大家讲解理论知识时,发现上节课被我不点名批评的几位同学自己不听讲,还严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我马上停下来征求这几个同学的意见:“老师讲得你们听得懂吗?”“老师,我想玩游戏!”话音刚落,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子明,那是一个个子不高的小男孩。接着,其他几个同学也不约而同地大嚷到:“对!我们要玩游戏!玩游戏!”教室里顿时一片喧哗。“咱们学完今天…  相似文献   

10.
覃方确 《广西教育》2012,(16):25-26
很多年没有像这几天这样全天候地进课堂听课,真的很开心,也很有感触。高三第一次备考调研开始了,我一口气走了6所学校,扎进课堂听了近15节课,加上巡堂,几近40节课,有令人兴奋、快慰的幸福味道,也有令人担心、忧虑的纠结情愫。  相似文献   

11.
前几天,有幸听了一节送课下乡的公开课《普罗米修斯盗火》,这节课上得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课堂气氛也活跃,但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何关注学生,如何让学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依附者呢?笔者认为,不妨从这三“新”上去考虑。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全国现代与经典的讲台上,我选择了"倍数和因数"这一教学内容作为课例,这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一开始选这节课,是感觉这节课似乎不难上,而且前几年"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上过这节课,有很多地方可以学习和借鉴。可等到自己备课,细细地研究教材时,才发现这节课其实不好上,不但知识点多,而且概念学生也比较难理解。试上了几次,都屡遭失败。于是我重新研究和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并以此为前提,让学生能够自然地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教材是通过让学生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引出三种不同的拼法,并让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出  相似文献   

13.
韩智景 《辅导员》2014,(14):60-61
语文教师韩智景执教展示课 展示课虽然结束了,但备课、磨课直至公开课上的点点滴滴依然回荡在我的脑海中,促我深思。思考1:如何“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 “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这是偶然间看到的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因为它体现了新课程下学生才是主体的教育理念。为此在这次备课、磨课的过程中,我也在一直思索着如何在这节课上凸显“让儿童站在最中央”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上.我经常看到许多这样“热闹非凡”的现象:学生“热烈”发言,一边高高地举着手,一边蹦跳着,有的甚至拍打着桌子大声地喊叫着:“让我说!让我说!”.全然不顾正在发言的同学。而这时候的老师.则使出浑身解数,努力驾驭着这个难以收拾的局面。当我在极其难熬地忍受着嘈杂与不安时.旁边的一位老师解释道:“现在的课就该这样上.越乱越好.这叫做民主开放式教学.这样才像是课改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说起写作文,有的老师也许觉得除了书上固定让写的几个文题外,再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其实不然。生活中美的事物有许多,就看你能否去发现。今年一入秋,成群的瓢虫涌入教室。一天,语文课上,我发现几个学生不时向天花板上看 去,继而听见“你看,那边有”“那边也有”的小声议论,随即有更多的学生看着天花板。课堂一下乱了套。我刚想发火,可是又一想,这不正是一个好机会吗?于是我说:“大家先静静!你们了解这些瓢虫吗?”学生们摇头。“那好,我们捉几只一起观察一下吧!”就这样,一节语文课变成了一节作文观察课,学生们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把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教学上,我发现让课堂变得“好玩”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说很有意义。我曾经指导过一节“好玩”的课,效果出奇的好,学生们的表现也让我惊讶不已。  相似文献   

17.
郭寅 《山东教育》2012,(29):37-38
我自从2003年开始参加优质课评比,大大小小的比赛参加了不少。一开始,在准备优质课时,我尽可能考虑教学方式的多样,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但效果并不理想。直到有一次我在历下区上了一节初二复习观摩课,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我才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这节课好在课堂设计扎扎实实地能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孩子们不愿回答问题,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学习,也不是水平太差,更不是成心让老师出丑。责任在教师,教师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是学生探索、思考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利用能使课堂精彩纷呈.但怎样才能利用课堂上灵动生成的资源,把练习课也上得精彩起来呢?我在执教“乘法分配律”之后,专门安排了一节“乘法运算律”的练习课,下面结合本节课的三个教学片断,谈谈自己在练习课上如何促进和利用生成,从而彰显练习课的精彩.  相似文献   

19.
给五年级的学生上课习惯了,感觉很轻松,课堂上不用维持纪律,一个眼神学生就能够知道该怎么做。因此,开始接触一年级的这伙小毛头时,我还真有点儿束手无策。小家伙们简直不把我这位综合实践课老师放在眼里。一节课下来,往往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小插曲,让我哭笑不得。你看,今天的这节课,我提前几分钟就站在教室门口,准备上课。提示上课的音乐响起来了,孩子们不是迅速坐好,而是进出无序,上厕所的,喝水的,扔垃圾的,交头接耳的,做什么的都有,仿佛无视我的存在。我登上讲台大声喊:“请安静,安静!”声音迅速淹没在孩子的叫嚷声中。对他们而言,生气…  相似文献   

20.
“老师,这篇作文是抄的!”一个男生大声地喊道。他的话音刚落,全班顿时一片哗然。同学们像炸开了锅似的,叽叽喳喳开始议论纷纷。“这是谁的啊?”“我好像也在哪里见过!”“怎么可以这样,居然抄袭?”这是发生在三年前一节作文课上的情形了。如今,此情此景依然历历在目,让我记忆犹新。记得那时,是我第一次接手教初一的学生,说实在的,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