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唐雅妮 《家教世界》2013,(8X):40-40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基本活动。幼儿喜欢游戏也需要游戏,游戏最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并能有效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其他活动不能替代的教育作用。游戏能够帮助儿童锻炼身体,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情绪。成人应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游戏环境,让儿童自由选择游戏类型,鼓励儿童参与集体游戏,自由选择游戏伙伴并自由开展游戏。作为成人,不应过多干预儿童的游戏,在儿童游戏中,成人应扮演指导者,在儿童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儿童生活在梦想之中,游戏是他们实现梦想的手段,因此成为伴随人类成长的一个严肃话题。游戏概念是复杂的,在成人世界里,儿童游戏具有自主性、自发性、无目的性、情境性、愉悦性等诸多特征。成人对儿童游戏的规训包括成人对儿童游戏内容、价值、工具等方面进行的有意识影响,它既是儿童游戏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极容易导致儿童游戏意义的消解。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因此,研究儿童的游戏,探索儿童游戏的发展规律是十分必要的。在研究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对儿童游戏的观察。一、幼儿游戏的观察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是成人了解幼儿游戏行为的关键。通过对幼儿游戏的观察,成人可以获取关于幼儿游戏  相似文献   

4.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不断模仿成人的行为,用自己的游戏方式表现成人的生活。根据幼儿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借助不同的评价方式,提升幼儿对角色游戏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主动地自己构思、创造开展的游戏,但这并不代表这样的游戏就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讲到的'尽管没有成人对游戏的介入,幼儿也能在游戏中自我发展,但是有没有成人的介入和指导,幼儿的发展还是有区别的。成人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用教育的眼光来观照幼儿的游戏行为.  相似文献   

6.
划小船游戏目的:让宝宝在成人的怀里感受不同的方位,并体验游戏的乐趣。游戏方法:成人坐在地板上,让宝宝坐在腿上。成人的双手撑地,双腿并拢一伸一屈地向前行,让宝宝体验如同坐在小船上的感觉,同时说:小船小船摇  相似文献   

7.
赵海蓉 《时代教育》2015,(4):262-263
游戏是幼儿模仿成人、融入成人社会、获得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飞行棋游戏是常见的幼儿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幼儿园游戏的理论入手,重点梳理了国内外的游戏理论,并利用飞行游戏简单介绍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最后对现阶段幼儿园飞行游戏进行了合理反思,这为飞行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运用做出了指导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角色游戏也称社会性游戏,是一种幼儿自己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典型的有特色的游戏,也是幼儿游戏中最高形式的游戏。角色游戏的内容是社会性的,主题来自儿童的生活。艾里康宁在研究角色游戏时认为,角色游戏是成人生活的复演,其规律是从再造成人实物活动到再造成人之间的关系和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因此,角色游戏有助于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形成良好的社会情感,养成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角色游戏还有助于使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倾向,有助于培养独立自主性、创造性及想象力,为幼儿全面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9.
在区域游戏中幼儿喜欢扮演角色,喜欢模仿和想象,喜欢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社会、反映成人的活动。随着幼儿游戏的需求,"货币"出现在了他们的游戏中,他们模仿成人用钱来买卖、用钱来看病,有了钱的游戏,幼儿的游戏生活变得充实、有趣而又真实,在钱的游戏中,他们模仿着、演绎着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角色游戏是象征性游戏的重要形式,学龄前期是进行角色游戏的关键时期。成人如何支持学前儿童角色游戏对儿童的学习体验有很大的影响。成人的支持理应以观察为桥梁,通过对观察结果的整体把握,根据儿童的不同需要,提供多种环境条件,适宜地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学龄前的孩子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自己所熟悉的成人生活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具特点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能够通过发挥想象尽情体验各种感情和心境,这对幼儿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儿童时期是孩子身体、智能以及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乃至成人的许多能力与儿童时期游戏的过程有着密切关系。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并不只是一种消遣和娱乐,而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儿童游戏与成人娱乐的区别在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以游戏带动零起点成人对外汉语综合课互动教学的依据,举例介绍了运用教学游戏带动零起点成人对外汉语互动教学的具体实施,并就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儿童的游戏是顺乎天性的文化演练,也是人类心智成熟发展的标志。它是历史的产物,也折射着时代的光影。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游戏,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游戏方式。历史根源常常是非常复杂的,也是非常有趣的,从中可以看到民族精神的稚嫩胚胎。一般来说,儿童游戏是对成人世界的集体模仿,也是对成人世界的柔性反抗。所有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事,几乎都是关于成人的。  相似文献   

15.
游戏名称:铃儿响叮当适合年龄:3个月~9个月游戏玩法:成人拿着有声响的彩色玩具,在宝宝面前摇晃后藏到自己的背后摇晃,吸引宝宝跟着声响寻找玩具,数秒后再将玩具出示在宝宝面前。反复进行。游戏益处:发展宝宝的听觉、视觉能力。游戏名称:和“皮球宝宝”捉迷藏适合年龄:5个月~10个月游戏玩法:游戏可以在床上或地板上进行。成人将装饰成娃娃头的皮球滚给宝宝,边滚边反复说“‘皮球宝宝’骨碌碌”,然后让宝宝将皮球滚给成人。待宝宝兴趣上来后,成人用方巾将皮球盖起来,问:“‘皮球宝宝’呢?”鼓励宝宝爬过来找出“皮球宝宝”,找到后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游戏可分为两大类: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创造性游戏是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这类游戏主要由幼儿自己玩,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规则游戏是成人在  相似文献   

17.
钱雪 《考试周刊》2014,(99):187-187
游戏应有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时,大家年龄相近,兴趣一致,没有成人的压力,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充分表现最真的自己,往往这个时候最能看出幼儿的交往状况。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与同伴的交往多于与成人的交往,如能正确对待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将帮助幼儿提高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电影《美丽人生》美在人性,人性之美美在通过民间游戏保护幼小心灵,使其不被人性中的阴暗面所遮蔽。作为民间游戏捉迷藏原本是轻松投入的,但电影主人公基度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利用民间游戏过程中的投入与轻松,让儿子在成人即纳粹杀人游戏中葆有一份对人类的美好期待;通过民间游戏之轻揭示乃至颠覆了成人游戏之重。人性之美和生命之乐观在游戏之轻与之重的悲喜乐章中呈现。  相似文献   

19.
一、原因及理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是由游戏的本质决定的。但作为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游戏长期以来却一直在成人的视域里若即若离。“业精于勤、荒于嬉”是成人对儿童的告诫,课上完成之后被允许游戏。又成了成人对幼儿的褒奖。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作准备,它还具有自身的存在价值,儿童不能只是为将来活着,他们也为现在生活,他们应当充分享用儿童期的生活,拥有快乐的童年。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第31…  相似文献   

20.
喜好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使然。幼儿的游戏对幼儿的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绪情感等的发展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幼儿的游戏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游戏能否真正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取决于成人社会的支持与保障,但目前学前教育中有一种忽视游戏的倾向。承认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并保证这种需要能得到满足,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幼儿观和教育观,要求我们要恰当地运用教师的指导和成人干预的手段,要求我们要保障幼儿能有愉快而有益的自由活动,并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