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中外语文工具书和学术著作仍是今年商务印书馆的两个主要出版方向。 在汉语工具书方面,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新华词典》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近年来除不断修订,以保名牌产品与时俱进外,为拓展名牌效应,还推出了《新华拼写词典》、《新华正音词典》、《新华成语词典》,以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需求。商务印书馆:坚持主攻方向,不断拓展外延  相似文献   

2.
《出版工作》今年第九期邱德新同志的《让更多的旧工具书恢复青春》一文,谈及希望有关方面能重印些象《唐人行第录》、《录鬼簿》、《清季职官年表》、《诗词曲语辞汇释》、《二十史朔闰表》那样有价值的工具书,对此,我们颇为赞同。我们古籍出版社,也有一部内容翔实、编制谨严、检索方便,对研究明清两代政治、文化、学术等方面都很有参考价值的初版  相似文献   

3.
由南开大学编辑专业组织编辑的《编辑教学丛书》第一批5本(《编辑理论与实践》、《版权法概论》、《编辑实用汉语》、《中文常用工具书使用法》、《书籍出版的艺术与技巧)))即将于今年12月前后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4.
解放后的文史工具书使用法教学,发端于刘叶秋的《字典和词典》等书。近几年来,出版了大批中文工具书介绍方面的书籍,如张旭光的《文史工具书评介》,王明根等的《文史工具书源流和使用》,刘裕昆编著的《社会科学文献检索与利用——怎样查社会科学的图书资料》,等等。这些书主要的结构框架是对工具书的知识和使用法的介绍。比如:查找专书  相似文献   

5.
一套为高等学校编辑出版专业编写的教材已经在新闻出版署的编辑出版教材领导小组的主持下,由辽宁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已出书的有《书籍编辑学概论》(阙道隆、徐柏容、林穗芳著)、《期刊编辑学概论》(徐柏容著)、《校对业务教程》(谈维主编)、《图书发行教程》(罗紫初著)。即将出版的有:《科技书籍编辑教程》,《编辑实用语文》、《编辑应用写作》、《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科技工具书及其使用》、《出版学概论》、《中国编辑出  相似文献   

6.
各地简讯     
<正> (本刊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今年继续举办第二期高校图书馆业务人员培训班,各民族学员共九十三人已经入学.这期培训班为期五个月左右,开设有《图书馆学基础》、《图书分类学》、《图书馆目录》、《中文工具书使用法》等四门课程和《期刊工作》、《藏书与保护》等专题讲座,并安排了一定时间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7.
业界动向     
泛太平洋集团对台湾媒体扩大投资 有“媒体神秘投资家”之称的泛太平洋集团总裁潘思源日前表示,除了在台湾现有的《泛游网》(ToGo-Travel)及预定年底发行的《海峡》月刊外,预计今年还将会在台湾投资三到四本杂志。他分析说,就长期来看,台湾是进军大陆媒体市场最好的跳板,而目前受不景气影响,台湾部分媒体的市价大幅缩水,投资价值已开始出现,其中他最看好财经类杂志的发展。 另外他还透露,由海峡文化发行,以工具书方式详细描述如何投资大陆的《大上海》双月刊今年将可以正式出版。 (齐经)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9月18日,"商务印书馆精品工具书数据库"专家评审会在北京召开。以商务印书馆近30部精品工具书为基础的我国首个工具书查检学习数字平台将于下月面世。据介绍,为使该平台更具权威性,商务印书馆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古汉语常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工具书事业正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品种之繁、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质量之高,都是空前的。同时,社会上的工具书热也方兴来艾,势头看涨。但是,与这种大好形式对比,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的工具书研究及教育依然夕阳故道,老牛破车,作为少甚!其封闭程度真可以板结、冰封喻之。先看现状: 最突出的是教材陈旧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有关院校及专家陆续编写出版了一些文科工具书专著。较重要的如武汉大学的《中文工具书使用法》、北京大学的《文科工具书简介》、南京大学的《文史哲工具书简介》及复旦大学的《文史工具书  相似文献   

10.
已在海内外读书界引起广泛关注的一部以“可读性较强,受多层次欢迎,新颖而博雅”作为专题工具书《中国读书大辞典》日前由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出版。此前台北《中国时报》就已发表署名报道,盛赞此书为“中国图书史上第一部关  相似文献   

11.
从1907年4月到1918年1月之间,《申报》曾陆续发表传奇杂剧十七种。查检已出版的有关近代传奇杂剧的曲录曲目和工具书可知,《申报》所刊传奇杂剧绝大多数是以往曲目著作及有关工具书未曾著录、未为人知之作。揭示它们,必将丰富近代传奇杂剧剧目和有关戏曲史实,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文工具书使用法作为一门学科诞生的历史并不长,因为历史的诸多原因,关于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的研究相对地讲比较薄弱,而这门学科的主体——工具书却发展迅速。这是个尖锐的矛盾。加强对中文工具书使用法的理论研究,对进一步发展这门学科是相当迫切的任务。本文试就中文工具书使用法理论问题的一个方面——科学知识体系,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中文工具书使用法》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编著(以下简称《使用法》)和《图书馆专业基本科目复习纲要·中文工具书使用法》(以下简称《纲要》)二书,突破了长期以来中文工具书介绍的百科全书式的结构形式,初步创立了这门学科的科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3.
工具书是有权威性和长久保留价值的图书。大概正因为此,虽然图书市场忽冷忽热,工具书却一直受到读者的青睐。然而,在已出版的工具书中存在的大量错误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忧虑的“工具书自我贬值现象”。近几年出版的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工具书,出错率名列前茅。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和人物等几个关键之处的错误占很大比重。《新编读报手册》将董必武同志的出生年代错成1835年,距实际出生  相似文献   

14.
中文文史工具书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在这里只能介绍一个轮廓。分两个部分谈: 一、工具书的定义、分类和各类工具书的用途什么是工具书?简单地说,工具书就是供查阅用的书。书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供人阅读的,象《中国通史》、《红楼梦》之类;一类是供有了疑难时查阅的,比如一部《辞海》,很少有人会认认真真把它从头读到底,只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才  相似文献   

15.
最近看到一本粗制滥造的工具书——《常用文言实词讲解》(颜亨福编,重庆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心中颇为不快。作为一个出版工作者,为有这样的“工具书”问世而深感不安。《常用文言实词讲解》(以下简称《讲解》)是一本近50万字、一次印量就达13万册的工具书。编者在《前言》中明确指出:“为了给中学语文教师备课提供参考材料,同时也为帮助语文爱好者和中学生学习古典文学,我们编写了这本讲解文言实词的工具书。”可是,当我们翻了一遍这本为广大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工具书之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随着读书热带来了工具书热。于是乎,各出版社纷纷出版各种各样的辞书。但是,在工具书热中,也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已出版的有些辞书,质量实在不怎么样。一是辞书编写工作中抄袭现象严重。《文汇读书周报》1987年8月1日,曾揭露福建人民出版社在1987年3月出版的《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小学教师丛书”之一)一书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研究馆员安双成主编的《满汉大辞典》,已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满汉大辞典》是编著者二十多年研究的新成果,是继清代光绪年间编撰的《清文总汇》之后,在我国正式出版发行的第一部大型满汉文对译的工具书,全书共170万字.  相似文献   

18.
工具书二强 商务印书馆:《新华字典》这部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发展的语言圣典,培养了老中青几代人,成为人们启蒙教学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和必备的语言工具书。为了使《新华字典》成为世界性的工具书,在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的精心策划组织下,30多位英汉语言学界及辞书编纂界的专家共同翻译编纂了集汉英两种释义于一体的《汉英双解新华字典》,《辞源》、《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英华大词典》的修订出版,确立了商务在出版语文工具  相似文献   

19.
陈乃乾先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出版了《室名索引》、《别号索引》两部工具书,为查阅古代文人的室名、别号给读者带来了不少方便也填补了文史工具书的空白。中华书局于1957年将陈先生两部工具书合并,改名为《室名别号索引》出版。嗣后,中华书局编辑部又收到丁宁先生、何文广先生、雷梦水先生的补编稿,汇为一编,名为《室名别号索引补编》,与《室名别号索  相似文献   

20.
六十年代,四川省图书馆中心委员会的同志们就曾提出建立“工具书学”理论体系的设想。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戴克瑜等同志又在《四川图书馆学报》上发表了《工具书学初探》的论文,进一步论述了工具书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应该说,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然而几年来,关于“工具书学”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应有的反响,看来有些问题还有待于展开讨论。讨论的前提就是“工具书学”是否应该建立?詹德优、李建民同志在《中文工具书的研究成就及其发展趋势初探》一文中谈到:“工具书学”这个名词术语,是工具书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提法。对它有兴趣的人,感到可喜可亲,而对它没有兴趣的人,却往往感到幼稚可笑。应该承认,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