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家庭系统是指由具有亲属关系的成员组成的系统.亲子互动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交往活动.家庭系统对学前儿童亲子互动具有重要影响.家庭系统中的一些子系统,如夫妻系统、祖辈系统等,对学前儿童亲子互动的影响尤其明显.从家庭系统的视角研究学前儿童亲子互动,有助于推动亲子互动研究的深化,开展对亲子互动的早期干预,开展有效的亲子教育,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为基本研究对象,首先指出了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培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接着从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培训体系的基本框架、幼儿园实施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的基本途径、学前儿童家庭实施诚信教育培训的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研究留守经历给学前儿童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学前留守儿童与非留守状态的学前儿童相比所表现的一系列社会性发展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家庭功能弱化所致,集中表现在保护功能、情感支持功能、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弱化,而家庭这些功能的发挥对儿童的顺利社会化是十分关键的。  相似文献   

4.
郭文霞 《现代教育科学》2007,(2):121-122,117
本文以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为基本研究对象,首先指出了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培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接着从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培训体系的基本框架、幼儿园实施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的基本途径、学前儿童家庭实施诚信教育培训的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家庭对个体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婴儿从出生开始就要依靠父母和家庭的保护,为其成长提供生活、教育和游戏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美国学前儿童家庭支持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包含法律法规、经济支持、亲职福利和服务性项目等多个方面。通过对美国学前儿童家庭支持发展历程、价值取向和内容的分析,建议从政府、社会、社区、幼儿园和家庭入手,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前儿童家庭支持机制,以全面提升学前儿童家庭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6.
绘画不但能反映内部心理现实,而且能表现绘画者的主体经验。对于儿童来说,相对于语言的表达,他们更多地喜欢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身的思想和情感。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心理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流动儿童所感知的家庭功能以及心理状况,我们以"家庭生活"为主题的投射性绘画测验作为测评工具,对在昆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施测,然后对其进行分析,结论:在昆流动儿童总体上的家庭功能良好,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沟通不足,父亲在儿童的教育培养中投入度不足。  相似文献   

7.
影响学前儿童谎言行为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自身行为、家庭表露、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功能等。家长应通过树立正确儿童观,实施科学教养方式;发挥优秀榜样作用,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建立明确的家庭规则,合理进行角色分配来有效预防学前儿童谎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学前儿童生活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影响学前儿童阅读发展的第一任教师。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家庭因素,为父母提供培养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相关策略。父母应该树立科学的家庭阅读观念;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积极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等,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儿童对家庭的感受以及情绪的表达,除了语言之外,绘画活动是通往他们内心的重要工具。同时,家庭模式和结构的改变,影响着儿童对家庭的认知。隔代抚养家庭下的儿童,他们与亲子抚养家庭儿童在家庭关系、自我概念等等方面有何差异,引发很多学者关注。本研究在Burns和Kaufman的家庭动力绘画(K-F-D)理论的基础上,对亲子抚养家庭和隔代抚养家庭儿童的家庭动力绘画进行分析讨论,并从绘画表现的差异特征中了解和探知其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的互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亲子抚养家庭的互动较隔代抚养家庭较差,存在父母对儿童的潜在忽视;2)隔代抚养家庭的养大于育,儿童存在情绪困扰状况,对父母认同感较低;3)不论亲子抚养还是隔代抚养家庭,家庭的阅读气氛不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在邢台市进行了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主要有家庭结构、父母的育儿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长的教养方式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都会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流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他们逐渐走向边缘化。其中,家庭环境对流动儿童边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要有效化解流动儿童的边缘化,必然要优化家庭环境,以帮助其回归主流社会。流动儿童去边缘化与家庭环境优化的路径在于:培育亲子关系,丰富孩子的发展资源;及时转变角色,促使孩子心灵的回归;努力实施养成教育,完善孩子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家长判定式”家庭教育,即家庭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家长陈旧教育观念与儿童成长规律不适应的矛盾”.通过对学前儿童成长综合因素解析,倡导建立“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模式来化解这一矛盾.在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中重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最大化地提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编《城市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调查问卷》,对重庆市239名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家长已认识到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但存在功利化倾向;片面强调家庭音乐教育内容的专业化,忽视生活化;家长践行家庭音乐教育缺乏主动性、家庭性,方法单一;0~3岁儿童的家庭音乐教育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14.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儿童的正向发展有赖于良好的家庭教育。通过对四川省部分地区特殊儿童父母的调查发现,无论在客观支持还是主观支持方面,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所得到的社会支持,特别是中观和宏观层面的支持都比较有限,微观层面的家庭成员的支持和中观层面专业教育机构的支持是家长们的重要支持来源,而纵横交融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形成。为此,建议在全社会尊重特殊需求人士的基础上,重视人才培养和机构设置,构建特殊教育的技术支持体系,并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以帮助特殊儿童及其家庭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家庭教育对幼儿英语教育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家长与幼儿一同说英语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利用家庭进行英语教育有利于对幼儿进行个别细致的辅导,有利于弥补幼儿园教学条件的不足等。然后提出家庭教育对幼儿英语教育的促进策略,即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自身的英语素质,积极参与幼儿园的英语教育活动,掌握科学的英语教育方法,以便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6.
颍川荀氏和弘农杨氏都是汉晋时期著名的士族,其两家的发展轨迹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两家都是以经学起家;两家子弟均保持士大夫清廉的品行,不畏强权;两家都兴盛于西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动画片对幼儿语言能力进行培养实施难度并不大,以制定的合理计划与目标为前提,家长和幼儿共同观看适当的动画片,再应用有效的措施培训幼儿的语言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本文作者结合个人多年工作经验,对动画片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家庭教育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幼儿英语学习是一种启蒙教育。研究表明,在汉语环境下,在家庭中实施幼儿英语教育是可行的。培养幼儿的英语兴趣、突出培养听说能力、以听为主说为辅的教学实践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生活作为教学内容,给幼儿读讲故事,合理利用动画片、网络及电视上的儿童英语节目,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激活孩子通过各种途径习得的语言,能培养其基本交际能力。幼儿英语家庭教育模式的个案研究对学校的幼儿英语教育、幼儿英语的师资培养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独生子女的普遍心理及其成因,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就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应努力树立教育新观念,科学地引导孩子学习,做孩子的朋友,给孩子创设有同伴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之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前儿童的绘画是溶入其自身情感及其表象,通过儿童内在自我建构形成的一种自我表现形式。学前儿童绘画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是儿童的发展水平的一种表现。学前儿童绘画教育必须在尊重儿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在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和为儿童绘画提供有效帮助的两极动态变化之间加以调适,使之趋向平衡,使儿童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舒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