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诠释了他与世人不同的幸福观。他追求的幸福乃是一种世上每一个人皆获得幸福之后的那种幸福,他的这一幸福观,让我们又重新解读了海子。本文对苏教版高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全新赏析,别样地展示了海子的精神世界,给予了海子又一全新的认识。希望本文能对师生解读海子及此诗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王力 《现代语文》2008,(1):72-73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名篇,也是距海子自杀最近的诗篇,解读此诗是研究海予思想很好的切入口.本文就试着由此进入海子的世界,探寻海子真实的精神世界,解开他为什么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却把尘世的幸福献给除他之外的每一个人.他挣扎于尘世幸福与隐逸情结之间的原因是什么,这与他的自杀有无联系.  相似文献   

3.
王玲 《文教资料》2006,(28):144-145
教学背景:海子的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讲述了一个有关幸福的话题,它备受人们的喜爱。一部优秀的作品总是具有多重性的,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不例外,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海子写给女友的爱情诗;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表现海子对幸福生活的一种积极昂扬的追求,与痛苦无关;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在歌唱生命、幸福的同时表现了诗人生活上遭受阻力的痛苦;甚至还有人执著于海子的死,将这首诗当作海子的遗嘱来理解。其实,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主题的理解是有差异的。有人说阅读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  相似文献   

4.
倪修山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之友》2005年第10期“语文新解”栏目的论文《是懦夫的屈服,不是智者的和解》对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进行了个性化的文本解读,文章认为海子在诗歌里宣扬的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处世态度。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海子选择了走向生命的终极来逃避,这又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无非是海子平和安静的外表包装的颓废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为你读诗"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跟着教材觅诗美",我们选择了必修一中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进行实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学生过去没有读过,但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并不陌生,这是选择悦读的基础。但学生对这首诗初步印象是烂漫温馨的,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因此,我们通过反复诵读,借助背景材料、问题支架,尽可能真实地还原海子的内心世界,为  相似文献   

6.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生于安徽怀宁县高河查湾。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有长诗《土地》(1990)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1991)。还有《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这里选择他的《亚洲铜》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首很流行的现代诗,语言朴素明朗,意蕴深刻丰富。本文试图采用新批评理论解读此首诗,分别从张力、悖论、反讽、含混、隐喻五个方面出发,深刻解读诗歌背后的意蕴,探寻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8.
海子晚期的诗歌中大量地出现“幸福”一词,表现出对生活的渴望。《幸福一日》、《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重建家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现实生活的不如人意使他分外渴望幸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能体现这种情感。  相似文献   

9.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间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罢此诗,心情格外沉重。纵观人类历史长河,其中不乏牺牲自己生命来唤醒沉睡尘世的精英。对比当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尘世,海子此诗从积极角度来说不啻一针警醒世人求真…  相似文献   

10.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已被流行趣味和正统趣味“收编”,变成了一个单向度的“世俗化”的文本.本文在充分细读的基础上,联系此诗的写作背景以及海子诗歌的整体创作状况,认为此诗实际上是一个语义丰富的“悖论性”的文本,它表达的并非是对世俗幸福生活的渴望和憧憬,而恰恰是死亡世界的宁静、神秘与美丽,海子藉此构建了一种独特的死亡美学.  相似文献   

11.
天才诗人海子在不到7年的写作生涯中留下300多万字的诗篇,本文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切入点,解读海子在尘世的幸福理想以及内心的痛苦挣扎,感受诗人海子在尘世挣扎的时代使然和自身追求的不可调和性。  相似文献   

12.
海子写《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以下简称《面》)是在1989年1月13日,而两个月后的3月26日,年仅25岁的他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对于《面》这首诗,它在海子的抒情诗歌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和诗歌所蕴涵的丰富信息,评论者给予了不同的见解。苗立源在《中学语文教学》(2001.9)中撰文认为:“《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是一个年轻诗人对生  相似文献   

13.
黄耀 《文教资料》2012,(18):29-30
本文以海子的现代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文本,解读海子所祈望的"幸福",以及他"幸福"背后的悲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坚持自己的诗歌理想,宁愿牺牲尘世"幸福"的海子,终究孤独、寂寞伴随他走向生命极致,他的生命中无幸福可言,幸福就像"闪电",瞬间失去,永远找不到属于他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余文静 《学语文》2005,(5):23-23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诗人海子的抒情名篇,一直以来,有很多评论者都在索解着本诗的主题意蕴,但分歧很大:到底是诗人对幸福的呼唤、拥抱,还是诗人主体的分裂和反讽,抑或是体现了作者对幸福的绝望?  相似文献   

15.
<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诗歌中的名篇,这首诗写于1989年。那段时期,他住在孤独的昌平小城,而且得知几年来刻骨铭心爱着的女友要去海外,这让海子为之苦闷,也不得不反省自己孤注一掷的诗歌写作。带着留恋、无奈与祝福的心情,他写下了许多有关“太平洋”“大海”意象的诗篇,其中包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16.
最近拜读了《中学语文教学》几篇关于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文章:苗立源的《做一个幸福的人》(2001.9)称该诗“是一个年轻诗人对生活的咏赞,是他内心喜悦的抒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年轻诗人给予所有善良人发自内心的诚挚的祝福”;刘国良和卫建国的《也谈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2003.5)认为从诗中“看到的是一个‘精神贵族’在物质世界中孤僻、执拗、偏激而又不能自拔的形象,全诗流露出的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情绪”;此外还有滕世群的教学实录(2003.5)。本人的基本印象是:他们对该诗的内涵把握不准,没有吃透。今略抒己见就教诸位,以…  相似文献   

17.
李小萍 《现代语文》2006,(10):64-65
初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种清新、欢快的感觉扑面而来,感觉这是首抒写诗人自己对于幸福的憧憬的诗,但仔细品味,在暖橙色的基调中,一些特别的音符便会使你在真诚与幸福中咀嚼出一种苦涩与绝望、孤独与执着。其实,在《日记》(1986.11.18)中,海子早就坦言:在我的身上,我的诗中,我被多次撕裂。正是这种撕裂,才更能让我们窥见复杂而丰富的诗人之心。海子心灵的撕裂是多方面的,而《面朝火海,春暖花开》是海子最感人至深的内心独自,它因其真率的情感流露和近乎无技巧的技巧而赢得巨大声誉。在这首脍炙人口的抒情短诗中,海子心灵的撕裂则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组语言符号的对立。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在整个新诗史上,海子的出现堪称一种奇迹,没有哪位诗人的抒情姿态比海子更为彻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紧紧围绕“幸福”二字展开,视野聚集于具有生命哲学深度与高度的生命存在的主题上。读罢此诗,我们似乎能清晰地审视到海子悲惨的处境及内心激烈的冲突——海子要寻找的幸福是那样简单,又是那样的遥远!他在痛并快乐的矛盾世界中挣扎着。我认为,这种矛盾的纠结在此诗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代表作,表现了海子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表面上看这首诗歌闲适温暖,单单诗题就很动人,但折射出的却是深深的痛苦,让人不是为他欣慰,而是心碎。  相似文献   

20.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者海子,现代著名诗人,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生,16岁考入北大, 后执教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的诗作有《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开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