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化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介绍了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和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调查。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了信息化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战略探讨,主张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活动,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运用多种信息技术为教师教学实践反思构建思想交流平台,加快推进"教师网联"计划,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新年伊始,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与中国教育报刊社联合举办,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教馆协会组织积极参与的"首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区域应用典范推选活动"评出结果:全国30个县(区)获得"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典范区域"称号,另有60所中小学和10名校长、教师获奖。该活动以促进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目的,面向全国征集基础教育领域信息化应用推进过程中涌现出的具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区域、学校,并发掘在学校信息化进程中业绩突出,有故事的基层新闻人物。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应用的不断深入,株洲市芦淞区教育局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提出了“向教育信息化要效益,向教育现代化要质量”的发展口号,确立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区域统筹、均衡发展”的基本策略,紧抓创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区这一重大机遇,大力实施“三个三”的发展举措,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步伐,区域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为促进广大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展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果,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文报社将于2018年7月—2019年6月继续举办第二届"语文报杯"全国语文微课大赛。一、大赛宗旨:推进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改,提升教学  相似文献   

5.
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为促进广大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展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果,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文报社将于2018年7月—2019年6月继续举办第二届"语文报杯"全国语文微课大赛。一、大赛宗旨:推进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改,提升教学  相似文献   

6.
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为促进广大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展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果,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文报社将于2018年7月—2019年6月继续举办第二届"语文报杯"全国语文微课大赛。一、大赛宗旨:推进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改,提升教学  相似文献   

7.
政府将"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作为一项信息社会的基础条件,纳入省合格学校建设标准。2012年,湖南省电教馆以实验县市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区域整体推进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呈现出良好势头。通过促进各县市区健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机制,构建教育均衡发展服务支持平台,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工作,湖南省进一步推动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在此基础上,湖南省电教馆积极探索推进实验县  相似文献   

8.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内的一场革命。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通过近十年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硬件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但是在应用层面却遇到了一定的瓶颈,主要表现为:优质资源缺乏,教师培训工作滞后,实际使用效率不高,教师教学理念和技术理念、管理人员管理理念和技术理念存在脱节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引发了"数字化校园"创建的区域推进。"数字化校园"创建区域推进的目标是在一个行政区域内整体促进信息  相似文献   

9.
区域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本研究运用绩效技术的理念与方法,系统阐述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绩效技术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策略,以期为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提供决策咨询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建设"教育e时代"工程推进广州教育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广州市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教育e时代"工程为标志,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及信息技术在教育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广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教育e时代"工程的建设思路与目标、建设与应用的现状,以及"教育e时代"工程对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意义和创新点,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一五"以来,江苏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纳入教育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2011-2015年)》精神,省教育厅专门制定了《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扎实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按照教育信息化"教师率先使用,职业教育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的指导方针,江苏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管理和  相似文献   

12.
"稳中求进、深化改革、推进教育内涵建设"是龙游县教育局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出的战略举措。作为承担教育技术工作的职能部门,围绕这一主题,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放到教育内涵发展的全局工作中来把握和推进,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我们要从拓展信息化建设、深化信息化应用、完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被视作衡量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的重要指标,而面向教师群体发展的教育技术培训就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重要工作。文章以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项目为例,从影响培训项目实施的区域化因素出发,分别在宏观战略、实施环节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阐释了在省级区域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4.
翁练 《今日教育》2012,(9):62-63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数字校园和"班班通"建设逐渐在城乡学校普及。但是要落实教育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战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是薄弱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问题。如何尽快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有效运用数字技术和"班班通",是当前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近5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教师信息素养校本培训模式,希望对学校和教师有所启示。一、提出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目标,明确校本培训要求  相似文献   

15.
拱墅区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单位之一,"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区域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成为拱墅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我区以"公共应用区里建,特色应用学校建"的思路,积极推进区域数字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全面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内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江苏全省启动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江苏省确定了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将在此框架下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重实践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和应用体系,提升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17.
简论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教师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教育信息化,关键取决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一、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内涵从信息论的角度讲,教育教学过程是对信息的获取  相似文献   

18.
区域信息化教学推广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区域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目前区域信息化教学推广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信息化教学理论研究与推广实践之间的隔阂仍是目前区域信息化教学推进的重要阻碍。借鉴"创新推广"理论的研究,探讨了其对信息化教学本身、推广过程、推广中的关键角色等方面的启示。在对基于B-PDS的区域信息化教学推广特点阐述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基于B-PDS的符合"创新推广"规律的区域信息化教学推广的过程性模式,期望为区域信息化教学推广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为促进广大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展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果,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文报社  相似文献   

20.
新年伊始,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企校合作共建的方式,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沈阳东泰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黑龙江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与七台河市教育局携手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题的合作共建项目。双方就共同探索"加快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确定了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