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网络教学,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也越来越多,但教学资源的配置并没有因网络的存在而最大程度地趋向合理。本文通过提出把智能代理技术引入教学系统,帮助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实施迅速高效的检查,而教师则可以在“人”的层面上充分发挥效力;通过学生端的代理模块,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材料的收集及与虚拟学伴和教师的交流,另外通过教学代理给学生及时的引导和建议,从而实现适应性学习。  相似文献   

2.
智能代理:网络教学的角色变革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网络教学,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也越来越多,大多数软件虽然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等各种学习模式提供了方便,但处于教学过程引导角色地位的教师的作用却很难得到实现,由于这个原因,教学资源的配置并没有因网络的存在而最大程度地趋向合理,本通过提出把智能代理技术引入教学系统,帮助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实施迅速高效的检查,而教师则可以在“人”的层面上充分发挥角色效力,通过学生端的代理模块,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材料的收集及与虚拟学伴和教师的交流,同时,通过教学代理给学生及时的引导和建议,从而实现适应性学习。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新技术成为变革教育教学模式的有力杠杆。根据智能代理的特点,并基于对实时交互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及网络教学系统现状的考查,笔者认为把智能代理引入到网络教学系统中来是非常必要的,这将极大地提高现有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的教学效果。基于对智能代理所扮演角色的考察及其对教学系统功能增强的研究,笔者认为智能代理在网络教学系统中基本上可完成两个方面的任务:助手(Assistant)和实时导师(Real-TimeTutor)。其中助手可以是教师的助教及学生的个人学习秘书,实时导师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代理。  相似文献   

4.
智能教师代理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学习因其学习方式的特殊性,极大地增加了网络指导教师的教学任务,减轻网络教师的负担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们提出并设计的智能教师代理作为代理软件在服务器端运行,能够代替真正的教师,并能与学生进行动态的交流,使学习变成学生与教师代理之间的互动过程,在不改变教学效果的同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相似文献   

5.
混合学习提倡将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方式优势结合。将智能代理技术应用到混合学习之中,可以部分替代教师的工作,引导学生有效获取信息资源,简化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同时能实现科学合理的评价。基于智能代理的混合学习支持系统的模型是通过学生代理、教师代理、教学代理、信息代理四个模块的功能设计,完成复杂、智能的工作及信息交换,实现混合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网络协作学习中的智能代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学习日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学习方式被大家所接受 ,协作学习作为网络学习的有效方式 ,在实际开展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利用智能代理技术构建由学生代理、教师代理、信息代理组成的网络协作学习智能代理模型 ,是对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应用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网络化学习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但目前能很好的实现网络化学习的系统较少。本文引入智能代理技术,构建了集教学代理、学习者代理等多个代理于一体的网络学习应用模型,并强调了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之间相辅相承的关系,从而实现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有机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当前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却遇到诸多现实问题。基于智能Agent技术的网络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模式。系统由多个不同主体行为的代理组成,通过对学习过程中实时信息的分析和数据挖掘,形成个性化的实时教学代理,辅助学生学习行为的开展,挖掘学生个人潜能。  相似文献   

9.
智能教学代理的系统特性及设计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智能化已经成为网络教学系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这种智能化的教学系统有利于提高现有网络教学的教学效果, 并能维持及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智能导师系统(ITS)及智能教学代理是当前网络教学系统智能化的两种主要路径, 较之ITS, 智能教学代理能更好地嵌入到已有的网络教学系统中.基于对国内外应用智能代理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原型和实用设计方案的考察, 分析了应用于网络教学的智能教学代理的系统特性, 从智能代理的运行机制、智能代理与网络学习环境的接口、代理行为的构建及连接、代理行为的控制、与网络教学系统的集成等几个方面, 探析了基于智能代理的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0.
以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能比较注重的是教学结果,而通过一年多有意识的研究性教学后,我越来越认识到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即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网络是指由教师机、学生机、服务器和控制台联网而成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点对点、点对面的通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向每台学生机传送教学信息之外,还可以通过教师机观察每一台学生机的屏幕信息,以达到对教学的反馈和监控;学生可利用教师设计的教学软件自主学习,学习中的问题通过网络向教师或同学提问,并进行网络对话。  相似文献   

12.
本介绍了学习代理人在学习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网络的智能代理实验学习系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和学习代理人根据学习情况扮演教师、学伴和学生,使学习以不同的心态思考问题,激发了学习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认知水平和实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智能代理技术(Intelligent Agent)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根据健美操教学的特点,通过分析智能代理技术的功能和特点,提出了将智能代理技术应用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学习模型。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越来越普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我们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课堂面对面的传统教学方法该如何改进、如何发挥优势、如何优势互补?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T型教学法。教师通过制造教学场景,利用声、光、形等教学手段,启发与激励学生,张扬个性,施展才华,进行个性化培养。学生通过在学习中相互竞争,在竞争中相互帮助,帮助中形成团队,逐步提高整体素质,实现学习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语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与学生积极地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对语文进行学习、探索。然而,在网络没有进驻课堂教学的时代。教师在进行“互动式”教学的时候就是尽量多...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和表达水平,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在当前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采取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优化。通过朗读教学的优化,以帮助学生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实现语文成绩的提高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教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丽 《吉林教育》2008,(3):97-97
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越来越成为我们教师的教育追求。现在,谈到这个问题,人们都在强调教师要转变观念,换脑充电。观念的转变确实是根本,但在现行的传统教学条件下,即使教师真正转变了观念,要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也很难实现。1名教师怎么也满足不了50多名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习要求。网络教学就可以极大地突破大班化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制约,网络世界为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这里,学生可以最大范围的获取信息,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为自由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就以《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运用网络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朱群新 《考试周刊》2012,(88):174-175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职业教育实施有效教学必须通过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才能进行。本文简要论述了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认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教学作为较新颖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多地为世人所关注,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符引入课堂教学,成为现代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从概念上分析.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各种学习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与促进下.有效地实现与完成对学习内容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20.
研究型教学改革的重心是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网络教育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后台统计数据,使教师了解学生课余学习的情况,从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文章以生物制药工艺学网络教学为例,介绍了eClass网络教学平台在研究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