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与抢新     
新闻之新,时间是关键,没有这个意识,新闻也会被放旧,落个望“文”兴叹的份儿。因此,只要发现有新意的事就必须先“抢”到手,尽早推出。才能在抢新的竞争中取胜。3月28日,看到大众日报一版加框发出“山东农业大学不再评职称了”,我顿时懵了,自己苦苦“养”了半年的一条“活鱼”、一则好新闻,眼睁睁地看着被挖走了。  相似文献   

2.
非事件性新闻是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情况、倾向或经验等,非事件性新闻的特点是点面结合,以面为主,反映事物发展变化中的阶段性、倾向性、经验性或典型性。从体裁上说,典型报道、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等皆属此类。非事件性新闻的时效要求较为宽松,但必须有合适的新闻由头,必须把握适当的报道时机。俗话说:馍不熟,气不圆。非事件性新闻与突发性事件新闻不一样,突发性事件新闻必须抢时效,而非事件性新闻则不一定要抢,有的甚至还要等一等,压一压,养一养,等事物…  相似文献   

3.
习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掌握好时、度、效。报道时机直接决定宣传效果,什么时间报、什么时间不报,什么新闻要抢时效、什么新闻需等一等,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9个月"碰饭"品兵声》的采编经历提示我们,对一些非事件性新闻不妨"养一养",等事物发展有一个阶段性结果之时见报,往往会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新闻就是新闻,大家奋起而抢,重要的新闻谁先抢到并发出去往往就是头条。因为头条先声夺人,先睹为快,所以新闻界最为注重的是“抢”或者“抓”头条。头条的分量之重可见一斑。一件事情发生发展到了可以引发社会关注的地步,那可能就是人们要“抢”的新闻了.既然要格才能得到,想必是有分量、有重大价值的事,否则有谁会去白费精力。小时候在农村,一听说“抢”,就知道或旱或涝,需要抢种或是抢收,否则温饱就会大受影响,那“抢”的意义出于实际和必须。我对于新闻这“抢”总是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常畅想那“抢”是在一种什么情景下开…  相似文献   

5.
在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六百勇士斗死神雷场放飞和平鸽》荣获消息一等奖。作为当年的评委之一,笔者在嚼读全文时,脑海里就不时闪现过这样的问题:边境扫雷早已有过多次报道,按说这是作者在“旧闻”中开拓出的新闻了。它的采写成功,对于回答怎样写好被别人写过的新闻,确有诸多可供借鉴之处。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对新闻资源的二度开发,认识不一。有人认为新闻是易碎品,要“抢”新闻,假如新闻被人“抢”走了,报道过了,就不好再写了。不错,写新闻报道,要提倡打“第一枪”。但如果因种种原因,没有赶上“头班车”,而又面对…  相似文献   

6.
我在平时采写新闻稿件中,写长新闻,也写短消息,但更喜欢写短消息。总结经验,写好短消息成如容易却艰辛。短消息写的必须是活蹦乱跳的“活鱼”,或者是含苞待放的“嫩绿”。现代社会的新闻竞争,首先是时效性的竞争,如果不“抢”,转眼间,“活鱼”变成“死鱼”,“嫩绿”变成“枯黄”,新闻成了毫无价值的旧闻。“抢”来的新闻,必须抓紧去写,“过了端午不卖雄黄”就是这个道理,否则,“抢”就失去意义。许多体育记者,边看比赛边写稿,比赛一结束,他们便冲出体育场,“抢”着发稿。只有立足于“抢”,消息才能写得短,写得快,才能成为读者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7.
并非所有的新闻都要抢,有的新闻则需要“养”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去采写。“养”出来的新闻并非因时过境迁无新闻价值,有的新闻反而被“养”出深度和效果来。1993年9月,我矿开始实行对考上大中专、技校的职工子女分别进行奖励的政策。我所主编的企业报《牟铜报》归口宣教部。奖励政策是宣教部部长起草的。要抢发这一重大新闻,非部长莫属。果然,文件下发时。他已将这条新闻当简讯写来了。我在刊发他的简讯同时,将他起草文件的初稿  相似文献   

8.
新闻写作就好比踢足球,只有把自己锤炼成一名综合素质优秀的球员,待有进球机会的时候才能抢准点,把“球”踢进门。  相似文献   

9.
抢新闻,在新闻竞争中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怎么个抢法。在我们国家里,抢新闻应该主要依靠建立健全伸向四面八方的通讯网络,记者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活动,及时、充分地掌握情况和新闻线索,提高采访写作本领。这样的竞争,才能有助于新闻信息不断增多,报道水平不断提高,各家报纸、电台、电  相似文献   

10.
抢新闻,在新闻竞争中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怎么个抢法。在我们国家里,抢新闻应该主要依靠建立健全伸向四面八方的通讯网络,记者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活动,及时、充分地掌握情况和新闻线索,提高采访写作本领。这样的竞争,才能有助于新闻信息不断增多,报道水平不断提高,各家报纸、电台、电  相似文献   

11.
争·拼·抢     
新闻改革中,各家报纸都争取能抢先发一些独家新闻,对时效性很强的、读者普遍关心的重大新闻尤其是如此。我的体会是:记者要有争、拚、抢的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才能较好地完成报道任务。试举二例说明。其一。一九八三年八月中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的生活中,时时 突出一个“抢”字.抢原料、抢市场、抢职位、抢人才、抢新闻……当然也有不法之徒抢银行、抢商店.不会“抢”的人只能吃救济.特勒夫妇正是凭借抢新闻的绝活,才确保了7位数的收入,衣食无虞.  相似文献   

13.
新闻当抢,但抢新闻当慎,时效性一定要服从真实性。每年都有假新闻出现,大多与抢新闻步入误区有关。1998年3月至12月初,全国十几家颇有影响的报纸都刊出这样一条消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将把2000年  相似文献   

14.
采编新闻,不但要学会“抢”,而且要学会“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就要求新闻工作不但要在时间上善于“抢”新闻,以增强时效性;而且要在时机上善于“压”新闻,以增强指导性。只有在最适当的时机发稿,才能体现最大的新闻价值,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因此,有时新闻“压”反而能“升值”。“压”得合适、巧妙,可以一“压”值千“金”。关键要看新闻采编人员有没有预见性和善于不善于利用时机。  相似文献   

15.
刘厚良 《军事记者》2013,(10):72-72
新闻界有句行话:抢新闻。说的就是新闻人要有一双发现新闻的慧眼和快写快发的能力。虽然从事新闻报道时间不长,但一条突发新闻却让我真切地理解了"抢"新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我在采写新闻稿件时,固然喜欢写长新闻,便更喜欢写短消息。因为如“活鱼”一般的短消息,是最受读者欢迎的“美餐”。要写好短新闻,关键是时效性。如果不“抢”时间,转眼间“活鱼”就会变“死鱼”。而“抢”来的新闻,必须抓紧去写,“过了端午不卖雄黄”就是这个道理,否则“抢”就失去了意义。许多体育记者,边看比赛边写稿,比赛一结束,他们便冲出体育场,“抢”着发稿。有的新闻单位提倡记者、通讯员站着写稿,这样消息才能写得短、写得快。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意思是客观景物虽然十分复杂,但用…  相似文献   

17.
新闻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作为业余新闻爱好者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4年来的新闻实践,使我体会到:写新闻要有一股“抢”劲。怎样抢呢?  相似文献   

18.
莫远明 《新闻采编》2003,(4):41-41,48
“抢新闻”作为新闻出版领域的一大潮流 ,既是一项记者业务基本功 ,又是一门新闻采写艺术 ,应当讲究方法和策略。关键是如何抢才能又快又准、合理合法 ,既能发挥迅速及时的威力 ,又能保证社会效益最优化。当前“抢新闻”应注意以下几个结合。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相结合客观存在的事实是考察新闻价值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而宣传效果则是宣传价值的动机和目的 ,二者不可偏废。不能忽视新闻价值而失去新闻本质 ,失去市场 ,失去读者 ,也不能忽视宣传价值而违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误导舆论。正确的做法是把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有机结合起…  相似文献   

19.
新闻从业者大都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新闻越来越难做。为啥?这除了媒体竞争愈演愈烈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众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发展的需要,读者素质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可选择媒体的增多,使得受众对新闻数量和质量有了近乎挑剔的要求。这也就让新闻从业者,尤其是奔跑在新闻第一线的记者备感压力,他们在反复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鲜活新闻才能抓住受众的心?如何抓取受众喜闻乐见的鲜活新闻?这些年,齐鲁晚报在抓鲜活新闻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突出三点:抢“第一”点,找共振点,抓要害点。抢“第一”点求…  相似文献   

20.
怀着求知的欲望,我拜访了原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第一副社长兼党委书记阎吾,请他谈谈有关采写现场短新闻的问题,他欣然应诺。有了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精神,才能“抢”到现场的历史镜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