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科技风》2015,(18)
通过工程实例,结合岩体节理等密度图得到岩体节理分布特征和优势节理。并考虑岩体工程的赋存条件,推导了拉剪应力条件下分支裂隙的方向和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式。通过受锚帮坡稳定性计算得到竖向位移的分布,揭示优势节理分布对岩体断裂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保证受锚结构的稳定性要减小裂隙的应力强度因子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三山岛金矿深部矿岩节理裂隙分布情况以及围岩的稳定性,对-600m,-645m,-690m中段进行了节理裂隙调查统计并借助RMR和IRMR岩体评价体系对各个采场岩体质量与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山岛金矿节理裂隙十分发育,随着深度的增加,节理的分布密度呈增大的趋势,岩体稳定性亦越差,为深部采矿方法优化和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岩体形成需要经过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此在岩体中就很容易出现大量的空隙、裂隙、地下水和节理等,这就使得岩体在成体结构呈上现出一种多介质的不连续情况,对其相关参数进行的现场量测工作存在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裂隙岩体巷道的安全控制难题,以黄岩汇煤矿典型巷道为工程背景,借助离散单元法程序UDEC研究了不同节理性质对巷道稳定的影响,探讨了巷道塑性区及围岩位移场的演化规律和顶板节理的力学性质对塑性耗散能、节理滑移耗散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节理参数下,巷道塑性区范围影响较小,约为5m左右。顶板变形量由150mm增大到800mm,两帮变形量由350mm增加至700mm。巷道围岩节理参数越小,表现出围岩内部裂隙更加容易发育和相互之间贯通,形成较大裂隙,导致巷道顶板下沉量更大;巷道塑性耗散能增加,围岩出现塑性变形,内部岩石破碎碎胀扩容现象。  相似文献   

5.
西南地区岩体结构面发育,直接控制边坡的稳定性,在开挖等工程活动中易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本文以贵州省某节理化岩质开挖边坡为例,依托3DE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边坡开挖模型,分析了不同开挖阶段岩土体的位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初始开挖,坡体原始应力被打破,产生卸荷回弹,由于开挖强度不大,岩土体通过自身的应力和位移调节达到新的平衡状态;随着开挖的持续,揭露软弱夹层,块体将沿着软弱夹层发生剪切滑移运动,考虑到锚杆及锚索的支护效果,块体最终达到稳定状态;最后一次开挖,极大地削弱了坡脚岩体的阻挡作用,坡体内各个锁骨段被逐一剪断,沿着软弱夹层和节理形成潜在滑移面,坡顶产生张拉裂缝,此时坡体处于临滑阶段,其失稳模式属于剪切-滑移-拉裂型。采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能够合理地模拟节理化岩质边坡开挖位移变化,为设计人员制定合理的支护方案及检验支护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加精确的预测岩体质量等级,本文采用了决策树等数据挖掘理论知识,建立预测模型。选取了岩体声波纵波波速、透水系数、单轴抗压强度、体积节理数、节理面粗糙度系数、节理面风化变异系数为影响岩体质量等级的主要因素指标,经过数据归一化、离散化和属性约简后,得到更高层次的离散值。建立了基于决策树的岩体质量等级预测模型,并从详细精度和节点错误率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效果良好。实现了对岩体质量等级的预测,4组待测样本预测结果全部正确。该方法不仅为煤矿勘探工程提供了安全保障,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很高的可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松卡矿区位于冈底斯一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内,岩浆活动较为频繁,造就了矿区发育大量的岩体。矿区饰面用花岗石矿的赋矿岩石为晚白垩世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通过系统调查,在矿区内共圈定了7个矿体,矿体出露宽度在50~500m之间,色斑、色线不发育,节理一般不发育;底色呈灰白色;花色均一稳定;较为清晰;具可拼贴性;属中-低档室内、室外装修石材。通过节理裂隙的统计分析初步查清了矿体内的节理分布特征及节理优势方位:对矿体影响较大的节理倾向优势方位为295°,在290°~300°区间;节理走向优势方位30°,在20°~40°区间。经过矿区内选取的两个面节理素描点(SKMJL1、SKMJL2)计算的荒料率分别为η1=51.10%、η2=44.59%,平均荒料率为48.43%,具有较好的经济潜力。  相似文献   

8.
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对地下工程稳定性的判断具有重大影响,由于岩体中结构面的存在,以及水、风化等外营力的作用,使得岩体的力学行为与岩石试块所表现的力学行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实现采用岩块参数预测岩体宏观力学参数,本文探讨了不同外应力、裂隙分布、巷道高度等情况下,岩体和岩块抗剪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对比了不同参数工程处理方法之间的不同,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银波铅锌矿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矿区地质条件,进行了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岩体的失稳形式主要表现为岩体顺片理面滑落;(2)矿区巷道破坏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破碎带型破坏;第二种为片帮型破坏;巷道破坏主要表现为沿节理面或层理面的片帮和掉块,沿节理裂隙等弱面出现滑移;(3)总体上该矿山的岩体是稳固的;得到的结果能够为进一步的采矿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中岩石节理所处的应力环境往往存在差异,因此法向应力对岩石节理抗剪强度的影响不容忽略。然而,针对岩石节理应力效应的研究不够深入,且获得的应力效应变化规律亦存在较大差异。为研究岩石节理剪切特性随法向应力的变化规律,采用PFC较为完善地实现了平直节理和单锯齿节理的数值直剪试验,并对其在不同法向应力下的峰值抗剪强度和峰值摩擦角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恒定法向荷载的增大,岩石节理峰值抗剪强度及其所对应的剪切位移也在逐渐增大;平直节理峰值抗剪强度与峰值摩擦角均无明显的应力效应特征,且其抗剪强度随剪位移的增加增大到峰值后,不再发生明显变化;单锯齿节理峰值抗剪强度及峰值摩擦角均存在明显的应力效应,且整个剪切过程呈现出峰前剪切硬化–峰后剪切软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