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发病为主。该病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曾发生此病的流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潮湿高温季节多见,冬季发病较少。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相似文献   

2.
健康留言板     
《父母必读》2013,(3):44-45
每月提醒春天,警惕手足口!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3~11月份多见,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及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病人的皮肤、黏膜疱疹液也会被感染,其中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5岁以下孩子是主要感染人群,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容易感染。  相似文献   

3.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发病为主。该病是一种全球性传染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云南教育》2011,(13):31-31
2011年以来,云南省手足口病较去年大幅上升,报告发病率较去年同期上升172.53%;报告重症病例较去年同期上升1057%,报告死亡率例较去年同期上升1300%。统计显示,全省手足口病发病总数和重症病例在全国居第三位,死亡数居全国第一位;我省有2个县的发病数居全国前五位。手足口病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我省已进入夏季和雨季,夏季传染病呈高发态势。为进一步做好学校(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和夏季传染病防治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母婴世界》2012,(8):54-55
什么是小儿手足口病?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故因此而得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夏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以3岁以下小儿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夏季热是婴幼儿在夏季常见的一种季节性疾病,尤以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为多见。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喝、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要症状。因其发于夏季,故名夏季热。本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密切的关系。我国中南地区及东南沿海地区较为多见。一般发病时间多在6、7、8三个月。而  相似文献   

8.
夏季热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证,因其多发于夏季,故名为夏季热。本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密切关系,一般发病时间多集中在6、7、8三个月。中医认为:幼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机体调节功能未发育完善,炎夏暑气相逼,故而发病。人夏之后要注意幼儿的饮食营养,保持房内空气流通,适当服食一些健脾益气、养阴清热的药物,以有效防治本病。现选用下列药膳疗方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是一个全年散发的疾病。但是它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是发病的高峰,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是一个发病高峰。宝宝患上手足口病后,家庭护理要注意什么呢? 手足13病的潜伏期通常是3~6天。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手足口病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到目前为止无特效治疗,主要是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因此小儿患了手足口病,家长应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以发热、手足口皮疹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多发病于婴幼儿,每年3—9月均可发病,但以6—9月份为多。近年来我地区均有散在发病。九七年在门诊采用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23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3例病人中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者9岁,平均年龄4.5岁,4岁以下19例,占本组病人的83%。 1.2 临床表现 以发热及皮疹为主要临床证状。发热在38~39.5℃之间,热型不定;皮疹为小米粒大小  相似文献   

11.
肠道病毒71型( EV71)是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最重要的诱因之一,并能引发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伴随着肺水肿的脑干脑炎可致死。细胞因子作为先天免疫的一部分,有利于抗病毒和Th1免疫反应的进行。细胞因子和炎症趋化因子在EV71脑干脑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在EV71肺水肿发病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炎症应答对感染扮演重要但明显不同的角色。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EV71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和肺水肿患者可以起到调节炎症、降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提高存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手足口病是我们年年都要面对、都要防范的,今年也不例外!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全球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春末夏初最为常见,发病高峰主要在5~7月份,冬季发病较为少见。因为它的传染性很强,所以,我们要追根溯源,从传染源一路追寻下去,才能更好地预防、护理手足口病。尽量减少宝宝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只知道冬季发病风险高,其实,防控心脑血管疾病夏季也不可掉以轻心。专家指出,夏季夜间睡眠质量好,心脑血管风险就会降低。炎热的天气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桑拿天”里,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在这些患者中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占了门诊患者的绝大多数,他们中有的是旧病复发,有的则是由于空调使用不当导致肺部感染和感冒,使心功能不全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14.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传染性强,传播快.一旦确诊应立即隔离,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只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治疗效果大多较好.可以说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相辅相成,均是手足口病患儿得以尽快康复出院的重要保证.本文对手足口病症的护理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鹅口疮是婴幼儿口腔、舌头上生出的凝乳状白屑,这种病为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下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婴幼儿。 发病初,先在口腔、舌头上或两颊内侧出现白屑,逐渐蔓延到牙龈、口唇、软硬腭等处,这种病的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小儿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腹泻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中男女比例为1.2∶1,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季节以10~12月为高峰,2岁以下的婴幼儿占95%以上,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36例患儿均予以补液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治愈及好转出院。病程芨7 d占77.8%(28/36),〉7 d占22.2%(8/36)。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明显季节性和年龄特点,是引起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因,治疗以抗病毒、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性发展在其全面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了解婴幼儿性发展的特点有助于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开辟性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和情感发展四个方面介绍婴幼儿性发展的特点,并提出对婴幼儿进行性健康教育的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场秋雨一场寒 根据气候特点和发病规律分析,虽说秋季天高云淡五谷丰登,但秋凉的刺激会使胃病复发,重症还会引起胃出血、胃溃疡等并发症;气温多变,肠道细菌感染和胃肠功能紊乱常造成秋季腹泻(即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是一种最常见的病症,发病人数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占病人总数的第二位。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感染性腹泻又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婴幼儿秋季腹泻就是一种病毒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19.
问:夏秋季是腹泻的流行季节,冬季也有腹泻病流行吗?答:冬季也有一种腹泻病流行,从每年深秋10月至转年1月为流行高峰,3月开始减少,5月以后明显减少呈散发状态。问:冬季婴幼儿腹泻有哪些特点?答:除了流行月份外,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尤其是出生3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所以这种腹泻被称为婴幼儿腹泻。城市、农村都有发生和流行。病原是病毒,而夏季腹泻的病原以细菌为最多见。问:冬季婴幼儿腹泻有哪些症状?答:发病很急,患儿先是发烧,大多在38°C上下,39°C以上的高烧比较少见,然后出现腹泻和呕吐,有的患儿是先吐后泻,还伴有腹胀、腹痛、全身…  相似文献   

20.
今年肆虐我国安徽凤阳等地的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传染病,以手足皮肤上起疱、口腔粘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常见的病原菌为柯萨奇A16病毒与肠道病毒71型,前者多在婴幼儿中流行,后者常致较大儿童及成年人受累。病毒随患者口咽部分泌物及唾液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唾液、粪便污染手和用具而传播。此病可发生于四季,夏秋季最为流行,近年来流行季节已有提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